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瘀促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美通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瘀促孕汤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卵泡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1.80±0.35),成熟卵泡(0.75±0.60)个;研究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治疗后最大卵泡直径(1.89±0.16),成熟卵泡(0.95±0.26)个。结论通瘀促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对卵泡发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术)与观察组(腹腔镜术+药物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妊娠率、复发率、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妊娠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术后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在提升妊娠率的同时,能够降低其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之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病患术后生殖预后产生的影响,了解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病患术后生殖影响因素。方法:将2013年02月15日—2016年02月20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病患均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病患随访情况以及生孕情况。结果:病患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r-AFS评分分期、术后助孕技术等均会对病患的生殖产生影响,(P0.05)。结论:术后病患的妊娠率高低与病患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r-AFS评分分期、遵循医嘱用药、术后助孕技术等紧密相关,临床需要结合病患的实际情况,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以此改善病患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EM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基础体温(BBT)、排卵情况及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妊娠14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妊娠6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BBT情况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BBT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SH、FSH/LH、PR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活血方可改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唐嫄 《河北医学》2011,17(3):393-395
目的: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对妊娠的影响,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80例患者中,成功受孕者25例,妊娠率为31.3%.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术后联合用药及接受助孕与患者术后妊娠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三类因素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影响最大的为术后接受助孕,其余依次为术后联合用药以及输卵管通畅。结论:临床相关工作人员应能够对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以提升术后的妊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改善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与少腹逐瘀胶囊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6例)。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FSH、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和KM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2和KM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羟孕酮与少腹逐瘀胶囊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E2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申小静 《中医学报》2011,(8):1013-10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IUI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则IUI治疗.结果:活血化瘀中药联合IUI对EM不孕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IUI是治疗EM不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结果:术后妊娠率为55.2%,继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妊娠率高于囊肿合并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和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加用GnRH-a治疗组术后妊娠率高于未用药组(P<0.01,P<0.05).结论:手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输卵管通畅情况、内异症分期及内异症部位和术后是否用药影响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纪飞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16-1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之间于本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68例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32例。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行异位病灶电凝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行异位囊肿剔除术,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总妊娠率较高,其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电灼术后妊娠率高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妊娠率,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葛晓梅 《中外医疗》2012,31(36):107+109-107,10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原本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跑"到子宫腔之外的地方,进而造成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同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并非肿瘤,却被称为一种妇科"良性癌",这与其具有植入性以及难以治愈的特点有关,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定要理性对待,积极治疗。依发生部位之不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内外两类,"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月经过多、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坠胀、膀胱症状等,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临床治疗上,笔者在使用抗孕激素促使患者痛经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具有化瘀止痛、活血止血的功效,联合用药起到了抗炎镇痛作用,控制痛经及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者接受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并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因不孕并且有生育要求而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诊为EMT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分析术后自然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完成随访的138 例患者中,45例患者自然妊娠,总体受孕率为32.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EMT 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为:年龄、不孕类型、临床病理类型、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术前抗穆勒氏管激素(AMH)和是否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各因素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可提高EMT不孕症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是治疗EMT不孕症的有效手段,并且术后6~12 个月自然妊娠率最大,是妊娠的最佳时机,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妊娠率不断下降。患者年龄、不孕类别、临床病理类型、r-AFS 分期、术前AMH水平及术后是否使用GnRH-a是影响EMT 不孕症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70例,其中伴不孕者156例,痛经严重者140例,病人行内异囊肿剥离术,16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结果全部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对156例合并不孕症患者随访,已妊娠者94例,妊娠率60%。80例痛经严重者76例明显好转,4例减轻。结论腹腔镜下内异囊肿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研究分为两组:EMS合并不孕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6和TNF-α水平。结果:EMS合并不孕症组血清、腹腔液中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IL-6、TNF-α在EMS引起的不孕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度与重度输卵管不通的发病率与轻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其中,轻度的受孕27例(75.00%),中度的受孕11例(57.89%),重度的受孕4例(40.00%),轻度与中度、重度的受孕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各期患者尤其是轻度患者的生育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腹腔液一氧化氮(NO)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孕发病的关系,以及探讨解决轻度内异不孕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荧光法检测60例轻度内异症不孕患者(内异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管性组)和20例对照组患者的腹腔液容积、血清和腹腔液的NO水平,并比较了内异组和管性组的IVF指标。结果:内异组和管性组行IVF-ET后,两组胚胎植入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受精率内异组显著低于管性组(P<0.05);内异组腹腔液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管性组;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腹腔液中NO代谢物水平(ΔF/F,中位数)分别为9.98、13.76和20.72,内异组腹腔液中NO代谢物水平增高,与对照组和管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照组、管性组和内异组血清中NO代谢物水平(ΔF/F,中位数)分别为12.25、13.00和13.6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液NO水平变化可能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发病有关。IVF-ET是治疗与轻度内异相关不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治疗妊娠情况3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2009年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三组,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B组与对照组的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治疗结果相比,均P0.05。A组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治疗结果与B组、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13.31、12.84,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是治疗Ⅲ、Ⅳ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腹腔镜下病因及病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及与输卵管和盆腔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0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腹腔镜手术中检查输卵管及盆腔病变情况,取输卵管远端组织病理检查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DNA-PCR检测,调查患者的不孕年限及宫腔操作次数,及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输卵管结核,淋病,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构成比分别为6%,16%,18%,16%,22%,输卵管和淋病与输卵管及盆腔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粘膜损害呈负相关,不孕年限与病变严重程度关系不显著,术前宫腔操作次数和双侧输卵管受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输卵管性不肝患 输卵管病变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宫腔操作可能是其高危因素,其中结核和淋病造成的输卵管盆腔病变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邱聪丽 《河北医学》2014,(7):1101-1105
目的:探讨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微创手术后生殖状况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内异症合并不孕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logistic 回归分析其术后生殖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7.00%。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为患者术后生殖状况的危险因素,促排卵药物及术后助孕治疗是患者术后生殖状况的保护因素。结论:病人的年龄、不孕的时间、不孕的类型、促排卵药物使用与否及术后是否接受助孕治疗均是影响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微创手术后生殖状况的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微创手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Masculinization of a female fetus occurred during a pregnancy in which the mother received danazol for infertility due to endometriosis. The biochemical theories and the necessary treatment are outlined. Conception may occur before or during a course of danazol, and patients should be made aware of the need for concomitant contrace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