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将中医辨证为血瘀湿滞型的3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生物反馈每日1次,每次30min;中医治疗采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方,按照原方比例打粉,每次服40g,每日3次。治疗20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VAS评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73.3%。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中文版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中文版PAC-SYM量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15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例患者1周后重测,39例患者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后再次采用PAC-SYM量表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PAC-SYM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0.91,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9~0.91;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2;中文版PAC-SYM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F-36、PAC-QOL、SAS/SDS总分均显著相关(均P<0.01);生物反馈治疗后,PAC-SYM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中文版PAC-SYM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中国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评估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此类特殊人群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SF-36简明健康量表,对52例肝移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移植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均P<0.01);肝移植患者家属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对健康总评价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P<0.01);焦虑、抑郁情绪与肝移植患者家属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健康总评价呈负相关(均P<0.01),抑郁情绪与患者家属的生理职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心理行为干预对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心理行为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诱导宣泄、个别心理疏导、家庭及社会支持及一般护理于预等措施.采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SF-36总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减轻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消极的认知,提高对人工肝治疗的依从性,可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AS)、抑郁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DS)筛选出35例伴焦虑、抑郁的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心理疏导及口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心理干预方法治疗,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心理干预,观察3周后两组的耳鸣、焦虑、抑郁情况。结果:3周后治疗组耳鸣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耳鸣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等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耳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连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的社会功能扣心理功能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临床疗效及ECG表现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痰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4例缺血性中风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个月后干预组SF-36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心理行为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诱导宣泄、个别心理疏导、家庭及社会支持及一般护理干预等措施。采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SF-36总分及各因子分,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减轻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消极的认知,提高对人工肝治疗的依从性,可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在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内容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家属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 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减轻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肠通秘汤联合生物反馈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脾肾阳虚型 FC 患者 42 例, 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予以益肠通秘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 SAS、SDS 评分改变。结果:42 例总有效率 95%,其中 7%(3/42) 疗效明显,67% (28/42) 疗效较好,21% (9/42) 疗效一般,5%(2/42) 无效;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排便顺畅度及大便的性状明显好转 (P < 0.05) ;治疗后 SAS 评分(38.8±10.1)和 SDS 评分(40.0±8.9)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焦虑评分异常率下降为 26%,抑郁评分异常率下降为 21%( P < 0.01)。结论:益肠通秘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 FC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和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4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71例)。分别于术后l周和术后1个月采用zun礁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心理状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统一由经过培训的心理专科护士进行心理自助教育,包括每周1次的集体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试技巧教育,并发放有关的健康教育手册和音像制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自助教育可以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宣泄疗法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的9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成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以宣泄、认知教育、放松训练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⒚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⒚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护理干预后较干预前焦虑和抑Ⅳ情绪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VEGF在晚期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治疗后的生存期有关,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效果,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治疗问题。方珐将192例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96例,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疗法。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应用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测评患者性功能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状况。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和性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性功能状况。对于C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应用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就诊整形美容外科的男性乳腺发育症(GYN)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整形美容手术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体像障碍(BDD)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5名GYN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65名GYN患者中,术前焦虑、抑郁状态以及体像障碍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54%、57%和12%;手术前SAS、SDS和BDD自评量表分值分别为33.685±6.543、34.338±5.414和23.487±7.441,术后分别为26.442±4.278(P〈0.05)、27.968±7.112(P〈0.05)和16.184±8.544(P〈0.05)。患者术后SES分值较术前上升5.869±6.197(P〈0.01)。患者术前EPQ中的E、P和N量表的分值在常态范围之内,L表的分值超出常态标准;手术前后EPQ各表分值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和焦虑是GYN患者常见的心理异常状态。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可以显著纠正GYN患者的消极体像,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梁玲 《中国科学美容》2014,(21):153-15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1),护理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出院后1个月随访,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骨折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RP)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方法 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下回顾性分析46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FARP患者,男女之比1∶ 1.3;平均发病年龄51.43岁;主要表现为坠胀疼痛(56.5%);15例(32.6%)患者有耻直肌牵拉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为6.52;20例(43.5%)患者伴有其他盆底功能疾病;11例(23.9%)患者接受心理治疗;临床诊断肛提肌综合征15例(32.6%),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痛18例(39.1%),痉挛性肛门痛13例(28.3%);治疗上采用生物反馈结合针刺的方法,总有效率73.9%. 结论 FARP以慢性肛门痛多见,常伴有其他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和心理问题,生物反馈结合针刺治疗FARP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颈椎病患者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探讨颈椎病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行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85例患者术前术后抑郁、焦虑心理状况.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负性心理,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满意.12例(14.12%)患者术前出现明显的抑郁,21例(24.70%)患者出现焦虑;术后1周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焦虑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与VAS和SF-36评分显著相关,但与年龄和JOA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 部分颈椎病患者术前存在抑郁及焦虑,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部分改善这2种心理,患者负性心理对其预后具有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9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 SAS/SDS)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GERD组,B组为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GER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LF)治疗,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症状缓解以及B组患者精神心理改善情况。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正态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6个月,A组和B组GERD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下降了(89.6±19.7)%和(68.3±27.8)%(ta =9.97, Pa <0.001;tb=5.47, Pb <0.001),A组症状缓解率更显著(P=0.019)。B组SAS评分由(52.78±4.83)显著降至(40.59±9.69)(t=7.12, P<0.001);SDS评分由(57.70±6.29)显著降至(39.57±5.62)(t=8.74, P<0.001)。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有效,同时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以负面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脊柱结核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81例脊柱结核患者家属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发生率90%,性别、家庭关系,疾病程度是影响患者家属焦虑、抑郁主要因素。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脊柱结核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发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