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年女性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尿失禁状况.方法 以门诊就诊的慢性患者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女性慢性咳嗽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与男性患者的差异.结果 共入选288例慢性咳嗽患者,其中女性142例,平均年龄为(44.7±16.1)岁,病程为37(2~360)个月,男性146例,平均年龄为(41.3±14.3)岁,病程为24(2~480)个月.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生理状况领域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3±0.87 vs 4.15±0.82,P>0.05),心理健康领域(3.61±1.12 vs 3.69±1.00,P>0.05)及社会功能领域(3.85±1.18 vs 3.82±1.1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尿失禁发生率(71/142,50.0%)显著高于男性(3/146,2.1%),X2=86.7,P<0.01.结论 女性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程度与男性类似,但尿失禁是女性患者的一个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2.
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病情及诊治情况,评估慢性咳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问卷由19个条目组成。结果共295例慢性咳嗽患者,平均年龄(43.5±15.4)岁,其中男性146例(49.5%),女性149例(50.5%)。患者平均病程为(45.8±71.0)个月。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3个领域所得评分分别为:(33.6±6.7)分,(25.9±7.4)分,(15.4±4.6)分,总分为(74.6±16.1)分。生理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0.891、0.851;3个领域彼此间也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慢性咳嗽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伴心电图改变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1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年龄和性别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82.8%.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3%(157/184)vs.67.7%(21/31),P<0.05].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比男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5.7)岁vs.(61.2±8.3)岁,P<0.05].老年组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 vs.80.3%,P<0.05;75.0%vs.42.9%,P<0.05];非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vs.80.3%,P<0.05];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为主,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老年组患者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而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胸闷、胸痛伴有心动图改变疑诊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或老年女性患者,应尽早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既往曾发生胸痛胸闷症状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1)和非冠心病组(n=55),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E2),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4.37±1.12)岁,非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3.16±1.00)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9.31±1.20)pg/ml vs.(31.70±4.25)pg/ml,P<0.05],ACE水平则高于非冠心病组[(67.96±6.59)U/mL vs.(58.38±5.31)U/mL,P<0.05],同时雌激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呈负相关(r=-1.652,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E2水平较低和ACE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确诊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患者PCI预后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年龄>65岁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4927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3049例,女性1878例,统计其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CI结果、围术期抗栓治疗药物及其他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院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分析总结两组患者各自的特点及差异。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吸烟比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较女性高(51.5% vs 15.3%,P<0.01;22.1% vs 15.3%,P<0.01);而女性患者体质量指数[(24.8±4.4) vs (24.5±3.7)kg/m2,P<0.05]和发病年龄更高[(72.6±4.8) vs (72.2±5.4)岁,P<0.0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也较男性高(70.5%vs 60.8%,P<0.01;32.2%vs 24.9%,P<0.01)。两组术后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0.6% vs 0.1%,P<0.01)。结论在接受PCI的人群中,老年女性较男性拥有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且PCI预后也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2DM男性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T2DM男性患者100例,记录年龄、身高、体重和病程,检测FPG、HbA1c和性激素水平.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量表评估性功能状况.结果 患者IIEF-5评分较发病前降低[(15.40±7.41)vs(23.41±1.65),P<0.01].无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与轻、中、重度ED患者相比,其睾酮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可能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部分患者以性功能障碍为糖尿病首发症状.睾酮、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程度、血糖控制水平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男性和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年龄、吸烟史、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921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分析男女NSCLC患者上述各方面的差异,统计学方法选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921例NSCLC患者中,男性647例,占70.2%,女性274例,占29.8%.女性确诊NSCLC早于男性[(57.9±11.4)岁vs(60.9±10.9)岁,P<0.01],且女性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亦低于男性腺癌患者[(57.9±11.6)岁vs(59.8±11.1)岁,P=0.041].男性鳞癌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9.6% vs 7.7%,P<0.01),而女性中腺癌比例高于男性(88.7% vs 55.2%,P<0.01).在各型NSCLC患者中,男性吸烟的比例均高于女性(鳞癌:86.3% vs 9.5%,P<0.01;腺癌:68.1% vs3.7%,P<0.01;其他类型NSCLC:76.5% vs 0.0%,P<0.01),男性患者咯血的发生率高于女性(32.5%vs 18.6%,P=0.027).结论 NSCLC在男性中更为多发.女性发病早于男性,女性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腺癌患者.男性中鳞癌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中腺癌更为常见.各型NSCLC患者中,男性吸烟的比例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联合使用FibroTouch技术及肝纤维化四项生化指标检测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3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FibroTouch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肝脏硬度值(LSM),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肝纤维化四项生化指标。绘制LSM、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独及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共63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5.34 ± 12.56)岁,平均体质指数(24.47 ± 11.05) kg/m2;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4.28 ± 13.10)岁,平均体质指数(25.12 ± 11.64) kg/m2。两组研究对象性别构成比([χ2] = 0.002,P>0.05)、年龄(t = 0.437,P>0.05)、体质指数(t = 0.30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SM [(8.65 ± 5.22) vs. (3.24 ± 1.10) kPa; t = 8.013, P < 0.05]、IV型胶原(IV⁃C) [(51.80 ± 9.45) vs. (30.10 ± 10.34) ng/L; t = 11.506, P < 0.05]、Ⅲ型前胶原(PC⁃Ⅲ) [(77.28 ± 17.22) vs.(48.62 ± 9.54) ng/L; t = 11.224, P < 0.05]、透明质酸酶(HA) [(39.55 ± 5.32) vs. (84.89 ± 10.34) ng/L; t = 30.158, P < 0.05] 和层黏连蛋白(LN) [(99.47 ± 7.37) vs. (61.93 ± 9.80) ng/L; t = 22.496, P < 0.05]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均高于后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血吸虫病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LSM、Ⅳ⁃C、PC⁃Ⅲ、HA、LN水平均呈正相关(rs = 0.675、0.421、0.517、0.550、0.539,P均<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 LSM预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AUC值为0.864(P < 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时,LSM截断值为11.75 kPa,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84.00%;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预测慢性血吸虫病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AUC值为0.577~0.670,截断值为70.174~115.237 ng/L,灵敏度为17.46%~68.25%,特异度为71.01%~96.00%;两者联合应用诊断慢性血吸虫病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为92.06%,特异度为95.07%。结论 联合应用FibroTouch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诊断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灵敏度、特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PCI的60例急性STEMI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30例)和术前不用替罗非班(对照组,30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ST段回落、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13 vs 15,TIMI 2级12 vs 11,TIMI 3级5 vs 4,P>0.05),但术后即刻前向血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0 vs 2,TIMI 2级2 vs 8,TIMI 3级28 vs 20,P<0.05)。两组ST段回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32%±18.36%) vs (71.18±19.22%),P>0.05]。观察组术后6h血清心肌标志物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8.4±55.8) vs (178.8±63.2)U/L, P<0.05;心肌钙蛋白T(cTnT):(2.18±0.69) vs (3.21±0.46)ng/L,P<0.05]。术后出血并发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6.67%,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时,在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99983与rs2070744是否与冠心病风险相关.方法 以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412例2型糖尿病胸痛患者为研究人群,其中266例患有冠心病[男性171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64±9岁)],146例为无冠心病对照[男性67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62±10)岁].选取eNOS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1799983(G>T)和rs2070744(T>C).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eNOS基因SNPs读取个体基因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eNO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SNP rs1799983在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中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4%和9.3%,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冠心病风险有增高趋势(OR=1.2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 rs2070744在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5%和9.4%,C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冠心病风险有增加趋势(OR=1.117),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其他已知冠心病风险因素如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病史、脂代谢异常病史以及吸烟史后,仍未发现rs1799983和rs2070744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结论 在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eNOS基因SNP rs1799983和rs2070744可能不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病情及诊治情况,评估慢性咳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问卷由19个条目组成.结果 共295例慢性咳嗽患者,平均年龄(43.5±15.4)岁,其中男性146例(4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摘要:目的:了解银川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方法: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冠心病314例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稳定型心绞痛CQQC总分[(68.64-4-18.16)分比(63.6±19.25)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体力[(14.77±8.96)分比(11.11±5.57)分]、病情[(18.13±4.66)分比(10.64±3.68)分]、生活[(8.81±4.07)分比(7.26±3.84)分]、工作状况[(5.49±2.41)分比(4.56±2.76)分]得分显著降低(P〈0.01);男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40-49岁组、50~59岁组比较,60~69岁组体力和一般生活评分显著降低;70-80岁组患者在体力、一般生活、工作状况和病情得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体力和病情得分显著高于药物治疗患者(P〈0.05或P〈0.01)。结论:银川市住院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全国常模,不稳定型心绞痛对病情、体力、生活和工作等多方面评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性别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判量表对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度进行调查。结果:(1)生活质量:①简明健康调查问卷:除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维度外,总分和其余6个维度分女性组均明显低于男性组(P〈0.05~〈0.001);②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在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分和总分方面,女性组的均明显高于男性组的(P〈0.001);(2)社会支持度:除主观支持维度分外,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分以及总分女性组明显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在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利用体表心电图计算出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和Tpe/QT。结果①向心性肥厚患者Tpe值(ms)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增高(男性:109.2±12-3和80.3±12.6,P〈0.05;女性:104.6±13.2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6±0.10和0.19±0.03,P〈0.05;女性:0.25±0.05和0.20±0.02,P〈0.05)。②离心性肥厚患者Tpe值(ms)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增高(男性:114.2±14.3和80.3±12.6.P〈0.05;女性:110.3±12.5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9±0.09和0.19±0.03,P〈0.05;女性:0.28±0.10和0.20±0.02,P〈0.05)。③向心性重构组与正常构型组对比,Toe值(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79.9±11.6和80.3±12.6,P〉0.05;女性:80.1±10.5和82.3±14.1,P〉0.05);Tpe/QT值也有相同的结果(男性:0.21±0.08和0.19±0.03,P〉0.05;女性:0.19±0.03和0.20±0.02,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异常的程度与Tpe和Tpe/QT值增高相一致。推测向心性肥厚型和离心性肥厚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房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诊断为TA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新疆维吾尔族男女患者TA临床特点的差别。结果: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3.9;男性患者发病年龄显著大于女性患者[(32±13)岁比(24±9)岁,P〈0.053,40岁以上发病的男性占29.4%,女性占4.8%(P〈0.05);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显著增加(47.1%比75.8%);血沉(17.6%比62.9%),C反应蛋白(11.8%比51.6%),白细胞计数(17.6%比40.3%)均显著增加(P均〈0.05)。男女患者血管受累部位、分型比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以女性为主,发病年龄早于男性,病情多处于活动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广场舞蹈锻炼"改善绝经期冠心病妇女各种症状评分情况。方法:39例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参加了"广场舞蹈锻炼",60~120 min/d,5~7次/周,3个月,为舞蹈组。对照组为42例居住在相同地区的同龄未参加健身锻炼的冠心病妇女。两组对象入选后分别在3d内和3个月时接受了"西雅图心绞痛症状调查量表(SAQ)"和"绝经期妇女常见身心症状自评量表(Kupperman自评量表)"评估。结果:两组对象首次SAQ问卷评估中各项因子分和SAQ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3个月后,与首次评估和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比较,舞蹈锻炼组的多数因子评分及SAQ总分[(66.40±15.16)分比(67.18±13.93)分比(85.15±16.30)分]均明显增加(P<0.01~<0.05)。两组对象首次Kupper-man自评量表评估中各条目分和Kupperman总分分布接近(P均>0.05),3个月后,与首次检查和对照组同期结果比较,舞蹈锻炼组的多数条目评分及Kupperman总分[(29.40±6.51)分比(29.73±6.26)分比(23.65±6.29)分]均明显减少(P<0.01~<0.05)。结论:"广场舞蹈锻炼"活动可明显减少绝经期冠心病妇女心绞痛症状和绝经期身心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激素敏感性咳嗽(CSRC)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NCSRC)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13年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病因明确的357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因分为激素敏感性咳嗽组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组,将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激素敏感性患者相比,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的咳嗽病程更短(24 vs.36个月,P=0.025),CSRC组日间咳嗽积分更低(P<0.05).NCSRC组的咳嗽常于白天出现(87.85% vs.78.15%,P=0.006),而CSRC组的咳嗽则常出现于夜间(43.13% vs.32.60%,P=0.018).与NCSRC组相比,CSRC组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更低(26.33% vs.54.14%,P=0.000),咳嗽与饮食相关的比例更低(11.43% vs.37.08%,P=0.000),伴有鼻部症状的比例更低(40.06% vs.55.8%,P=0.001),气促的比例更高(18.21% vs.11.05%,P=0.032).感冒和讲话引起咳嗽或咳嗽加重的比例均为NCSRC组高于CSRC组(48.62% vs.38.94%,28.73% vs.17.65%,P均<0.05).CSRC组咽部异物感、频繁清喉和咽喉壁黏液附着感的比例显著低于NCSRC组(分别为8.68% vs.18.23%,20.73% vs.40.88%,3.64% vs.10.50%,P均<0.01).CSRC组的MMEF/pred显著低于NCSRC组(72.29±31.22vs.84.09±31.64,p=0.000),且气道高反应性的比例高于NCSRC组(29.9% vs.4.26%).CSRC组中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CSRC组(中位数5% vs.0.25%,P=0.001).结论 激素敏感性咳嗽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但单纯从临床特征上无法完全区分二者,仍需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咳嗽患者的诊疗状况。方法以首次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为对象,入选标准: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惟一症状,X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其病情及诊治情况。结果共调查558例慢性咳嗽患者,平均年龄为(42.35±14.38)岁,其中男性51.97%,女性48.03%,平均病程为(58.07±83.74)月,平均就诊医疗机构数是3.26±3.11;平均就诊次数是(20.80±30.00)次。80.82%的患者曾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在患者曾用的治疗药物中,有91.58%患者曾用抗生素,92.89%曾用止咳药。仅有0.72%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9.50%明显缓解。结论慢性咳嗽存在严重的误诊误治现象,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