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麟  肖然  陈瀑 《重庆医学》2013,42(17):1946-1948
目的检测肝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水平,探讨肝功能损伤患者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70U/L的患者血清样本中的AMA-M2,阳性者同时用免疫印迹法进行AMA-M2检测,间接荧光免疫法(IIF)检测AMA。结果 120例血清样本中ELISA法、免疫印迹法AMA-M2阳性6例,间接免疫荧光法AMA均为阳性。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对血清AMA、AMA-M2抗体测定,有助于早期PBC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血清酶谱、免疫球蛋白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9项指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抗线粒体分型,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以4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作对照.结果:48例PBC患者ANA、AMA和AMA-M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ALP、γ-GT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 05).PBC患者免疫球蛋白增高以IgM为主.结论:PBC患者有胆汁淤积表现(血清ALP和γ-GT异常升高),有高滴度的ANA、AMA和AMA-M2抗体,这些表现有助于P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例PBC患者检测M4、M9型。结果78例PBC患者中74例(94.9%)AMA及M2均阳性。35例其他肝病患者M2均阴性。20名健康体检者AMA及M2均阴性。结论AMA及其分型,特别是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化肝硬化(PBC)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PDC ELISA)、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3E ELISA)、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 ELISA)检测107例PBC、167例疾病对照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 107例PBC患者用抗-M2-3E ELISA、抗-3E ELISA、抗-PDC ELISA和IFL 4种方法检测AMA-M2的检出率(敏感性)分别为99/107(92.5%)、94/107(87.9%)、78/107(72.9%)、87/107(81.3%),特异性分别为97.3%、98.5%、98.5%、97.3%.抗-M2-3E EUSA法AMA-M2的检出率(92.5%)显著高于抗-PDC ELISA法(72.9%)(P<0.001)、IFL法(81.3%,P<0.001),高于抗-3E ELISA(87.9%).在20例IFL检测AMA-M2为阴性的PBC患者中,用抗-M2-3E ELISA法AMA-M2的检出率为11/20(55%).抗-M2-3E ELISA和IFL的重叠度为85.0%(91/107).结论 抗-M2-3E ELISA法具有比IFL、抗-PDC ELISA法和抗-3E ELISA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达97.3%.因此.抗-M2-3E ELISA法可作为第一轮AMA-M2的筛查,但不可以单独用于诊断PBC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胡伟 《广西医学》2014,(11):1565-1567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免疫功能指标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评估病情的价值。方法检测98例PBC患者(PBC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MA-M2)、抗三联体(抗-3E/BPO)抗体、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抗-SP100)抗体、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抗-PML)抗体、抗核包膜蛋白gp210(抗-gp210)抗体。对比PBC患者中AMA-M2阳性和AMA-M2阴性患者的TBIL、ALB、TP、AST、ALT、GGT、ALP、Ig A、Ig G、Ig M水平。结果 PBC组AMA-M2、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检出率分别为66.33%、80.61%、28.57%、27.55%、38.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5%、12.50%、2.50%、1.25%、2.50%(P<0.05)。PBC患者中AMA-M2阳性78例(79.59%),AMA-M2阴性20例(20.41%);AMA-M2阳性组ALB、TP、AST、ALT、GGT、ALP水平明显高于AMA-M2阴性组(P<0.05);两组TBIL、Ig G、Ig M、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MA-M2水平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在AMA-M2呈阴性时联合检测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和抗-PML抗体,可以协助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拟诊或待排除 PBC 患者52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与免疫印迹(IBT)法测定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 M2亚型抗体(AMA-M2)、抗核抗体(ANA)核型及滴度、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 抗体)、抗肝细胞胞浆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结合 PBC 的诊断标准,分析抗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1)43例 PBC 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中,ANA 的阳性率与非 PBC 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AMA 敏感度最高(79.1%);AMA、AMA-M2、ANA 胞浆颗粒型、ANA 着丝点型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 PBC患者(P <0.05),特异度分别为73.8%、76.7%、82.9%、79.0%。(2)AMA 与 ANA 着丝点亚型2种抗体并联检测时敏感度增高(93.5%),特异度降低(56.7%)。(3)AMA-M2与 ANA 着丝点亚型2种抗体串联检测时敏感度降(14.0%),特异度增高(97.1%)。结论AMA、AMA-M2及 ANA 着丝点型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MA 与 ANA 着丝点型抗体并联检测用于 PBC 初筛较好。AMA、AMA-M2与 ANA 着丝点型抗体串联检测有利于 PBC 患者的排除。  相似文献   

7.
卢德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62-1163
目的:探讨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PBC的血清线粒体抗体(AMA)水平和AMA-M2,对30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AMA-M2阳性。结论:AMA-M2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有助于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肝病患者245例,根据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PBC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和肝病对照(LD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AMA-M2、抗SP100以及GP210抗体,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中抗SLA抗体,采用IIF法检测血清抗AMA。结果 PBC患者的AMA、AMA-M2、抗GP210、抗SLA的阳性率(93.21%、87.65%、25.93%、14.20%)均高于AIH患者(19.05%、7.14%、9.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C患者的AMA、AMA-M2及抗GP210的阳性率(93.21%、87.65%、25.93%)均高于LDC患者(9.76%、2.44%、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A阳性PBC患者的抗SP100、抗GP120及抗SLA阳性率(42.38%、30.46%、2.65%)低于AMA阴性PBC患者(63.64%、71.43%、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A、AMA-MZ、抗GP210、抗SLA等抗体在PBC与其他肝病中的表达不同,AMA对PBC的诊断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40例确诊PBC患者及100例非PBC患者.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③结果 40例PBC患者中38例M2首次检测阳性(95%),另2例2周后检测阳性;100例非PBC患者M2检测均阴性.④结论 PBC在我国多见,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自身抗体 2.1抗线粒体抗体(AMA):AMA为一组可同线粒体内膜或外膜上多种酶复合物成分相结合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MA是一种以线粒体为靶抗原、无种属和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在PBC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90%~95%,已成为诊断PBC的主要检查项目。PBC早期AMA常为低滴度,随着病情进展,AMA可逐渐升高,但其滴度高底与疾病严重度或预后并不相关。若AMA高滴度阳性,即使无PBC症状及生化异常,亦强烈提示为PBC。极少数患者临床、生化及组织学均符合PBC诊断但AMA阴性,其自然病程及相关的自身免疫状况和AMA阳性的PBC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卢建溪  钱师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03-1304
目的分析多种自身抗体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包括10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4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8例AM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3例其他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传统的抗AMA-M2、抗AMA-M2-3E(BPO)IgG、抗AMA-M2-3E(BPO)IgA、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结果 107例PBC患者抗M2-3E ELISA法AMA-M2 IgG的检出率为86.9%。在AMA-M2 IgG阳性病人中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明显高于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有11例患者AMA-M2 IgG阳性,16例患者存在AMA-M2-3E IgG、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1种或几种的组合。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只在PBC患者和AMA阳性的自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被检测到,且抗gp210抗体出现在愈后差的患者中。结论 AMA和抗核抗体(ANA)检测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2亚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核包膜蛋白(GP210)及核多点抗体(SP100)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0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及伴发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 10例PBC患者中,7例AMA-M2阳性,4例GP210阳性,1例SP100阳性,3例AMA-M2阴性的患者分别检测到了SP100、GP210抗体.结论 SP100、GP210与传统AMA-M2同时检测可增加对PBC诊断的特异性并提高PB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在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线性免疫分析法对2011年1月至10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其中检测抗核抗体(ANA) 379例,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各375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975例.结果 在ANA、SMA、AMA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阳性者(包括弱阳性)合计469例.379例ANA阳性120例(31.66%),375例SMA阳性19例(5.07%),375例AMA阳性5例(1.33%);97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结果:AMA-M2型抗体阳性56例(5.74%),抗Sp100抗体阳性215例(22.05%);抗gp210抗体阳性15例(1.54%);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阳性2例(0.21%);抗肝特异性胞质Ⅰ型(LC-1)抗体阳性33例(3.38%);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体)阳性3例(0.31%).在ANA(21.37%vs10.29%,P<0.01)、AMA-M2型抗体(4.00%vs1.74%,P<0.01)和SMA(3.73%vs1.34%,P<0.05)中,女性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注重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对该病的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需结合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07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07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确诊为PBC的患者中2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MA/AMA-M2结果呈阴性,AMA阴性患者和AMA阳性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A阴性患者的IgG、IgM和ALP平均值显著低于AMA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5)。AMA阳性患者比AMA阴性患者有更加严重的组织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P〈0.001)。结论通过更加严重的组织学变化和更高的IgG,IgM和ALP平均值看出,AMA呈阳性的患者(n=97)比呈阴性的患者(n=10)有更加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肝胆病医院2010年03月~2012年6月间诊断为PBC的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1例,以乏力、黄疸、纳差、肝区疼痛等为主要表现。GGT平均升高10倍,83.3%的患者TBIL升高,以DBIL升高为主,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阳性率高达100%。熊去氧胆酸(UDCA)做基础药物治疗,58.3%的患者病情改善,16.7%的患者死于并发症。结论:对于黄疸、肝脾肿大者,GGT明显升高伴AMA及(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早期诊断,UDCA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但远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M2-3E(2-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抗M2-3E抗体.结果 检测65例PBC病人,35例风湿病人和30例正常人.抗M2-3E抗体测定平均值:PBC组(48.5±18.2)RU/ml,风湿病组(14.6±12.0)RU/ml,正常组(12.5±10.3)RU/ml.结论 高水平抗M2-3E抗体与PBC密切相关,抗M2-3E抗体为PBC特异性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330例拟诊或需除外PBC的患者(最后确诊34例PBC,296例非PBC)病例资料,采用欧蒙免疫印记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3E/BPO)、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抗体(anti-SP 100 antibodies,anti-SP100)、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anti-PML)、抗核包膜蛋白gp210抗体(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及抗Ro-52,并对以上抗体进行诊断价值评估及临床意义探讨。结果:(1)34例确诊PBC患者AMA-M2、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85.3%/84.8%、79.4%/93.2%、35.3%/98.0%、41.2%/96.3%、44.1%/96.6%和61.8%/68.6%;AMA-M2分别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串联检测(series test)特异度分别为94.9%、99.3%、99.3%、98.3%和92.2%,并联检测(parallel test)灵敏度分别为91.2%、94.1%、94.1%、94.1%和91.2%;(2)PBC患者中AMA-M2阳性组和阴性组、抗3E/BPO阳性组和阴性组、抗SP10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PML阳性组和阴性组、抗gp21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Ro-5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MA-M2阳性的PBC患者中41.3%(12/29)抗gp210阳性,31.3%(9/29)抗SP100抗体阳性,37.9%(11/29)抗PML抗体阳性;而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60%(3/5)出现抗gp210,抗SP100,抗PML抗体阳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P=0.00)。结论:(1)AMA-M2和抗3E(BPO)诊断PBC的敏感度高于抗SP100、抗PML和抗gp210抗体,可作为诊断PBC的筛选试验抗体;(2)抗gp210、抗SP100和抗PML抗体诊断PBC的特异度高于AMA-M2,有助于AMA-M2阴性的PBC患者的确诊;(3)AMA-M2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抗Ro-52并联检测,诊断PBC敏感度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PBC的诊断符合率;(4)AMA-M2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串联检测,诊断PBC特异度显著提高,有助于PBC的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PBC患者血清同时选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盒检测AMA-M2及其靶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及抗M2-3E等免疫指标,并对其敏感性进行对比,观察两种试剂盒检测有无差异及3个指标之间的敏感性。方法:对51例PBC确诊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上海丰翔生物公司及欧蒙公司的ELISA试剂盒对待测血清分别进行了AMA-M2、抗M2-3E、PDC-E2等指标的检测,进行阳性率的比较。结果:51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国产试剂盒检测AMA-M2、抗M2-3E、PDC-E2的阳性率分别为72.5%、90.2%、72.5%,进口试剂盒检测AMA-M2、抗M2-3E、PDC-E2的阳性率分别为78.4%、92.2%、82.4%,经统计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P>0.05,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针对42例AMA阳性的患者进行AMA-M2、抗M2-3E、PDC-E2检测时,国产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5.7%、95.2%和78.6%,进口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5.2%、100%、95.2%,经统计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两种试剂盒检测无明显的差别。结论:使用进口和国产两种试剂盒检测AMA-M2、PDC-E2、抗M2-3E的阳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MA-M2、PDC-E2、抗M2-3E 3个指标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抗M2-3E,AMA-M2和PDC-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用免疫印迹法对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抗LKM-1)和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Ⅰ型抗体(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另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AMA-M2。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SLA/LP阳性率20.0%,LKM-1阳性率16.0%,LC-1阳性率8.0%,SMA阳性率52.0%,AMA阳性率12.0%,AMA-M2阳性率4.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SLA/LP阳性率2.6%,SMA阳性率15.4%,AMA阳性率94.9%,AMA-M2阳性率为97.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健康体检者出未检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IH和PB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筛查的抗核抗体谱(ANAs)、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ANAs的结果,了解2种方法是否可以相互取代及其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230例临床送检样本同时采用2种方法检测ANAs、抗dsDNA抗体与ANAs特异性抗体,分析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并寻找对临床有价值的检测方法。结果 2种方法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57.0%;IIF(-)/LIA(+)患者中最易漏检的抗体为抗SSA抗体、Ro52、Jo-1、线粒体(AMA)-M2抗体。IIF(+)/LIA(-)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与非自身免疫病(AID)组在各个滴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检测抗dsDNA抗体,绿蝇短膜虫抗原片(CL)-IIF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超过了LIA法。SLE患者单一检测IIF-ANA敏感性较高,而LIA-ANAs特异性较高。2种方法联合诊断,敏感性提高。结论无论单独使用哪种检测方法都可能出现漏检的情况。2种方法不能互相代替,需同步检查。CL-IIF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结果较LIA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