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李晓康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86-1888
目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成本-效果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63.63%和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10.30±3.50 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比CE1为61.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泰能治疗重症肺炎效果好、成本低,疗效优于莫西沙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T细胞亚群(CD4~+/CD8~+、CD4~+、CD3~+)、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儿的CD4~+/CD8~+、CD4~+、CD3~+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IL-6、BNP、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可增强重症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加速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入住ICU需呼吸机支持通气的重危病人分为两组.A组(常规组)26例,常规经验性选择抗生素;B组(治疗组)26例,入住ICU即静脉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3~5d后,两组再根据细菌学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并且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0.01),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危重症感染的治疗早期,选择广谱、高效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降阶梯治疗能够较早的控制感染,缩短病程,减少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间歇降低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施炜  熊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625-626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4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或1 g,q8 h静滴,观察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和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明显胜于治疗前;痰液病原体的清除率为87.5%;胸部CT肺部炎性渗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34例存活的重症肺炎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齐佩能)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剂型供应,本品含有两种成分:(1)亚胺培南,为一种最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亚安硫霉素;(2)西司他丁钠,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泌尿道中亚胺培南原形药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高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PEF、FVC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P.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国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我们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作为对照药物,随机治疗各种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结果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非盲法、区组随机对照及开放试验设计。共治疗145例各种中、重度细菌性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91例,其中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随机对照各治疗54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开放治疗组37例。治疗组、对照组病人男女比例、年龄、体重、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冻干粉针剂225g/瓶(含哌拉西林2g,他唑巴坦025g),由浙江海力生制药公…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高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一医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肺部感染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量减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患者血清D-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2、4周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外周血WB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观察组患者FEV_1、FVC大于对照组,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高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的效果及对血清游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86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心脏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心脏损害病人62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64.5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心脏损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 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5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90例,另外选择同期79例胸痛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总T...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应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观察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后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后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术后疼痛感、炎症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细胞数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 min、1 h及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24 h对照组IL-11β及IL-6水平高于观察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IL-10水平低于观察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24 h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及观察组(P<0.05),2组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的小儿50名为健康对照组,哮喘小儿107例为病例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史问询结果分为急性发作组(共44例)和持续发作组(共63例)。分析3组小儿在T细胞亚群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差异。结果 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低于急性发作组(P值均<0.05);3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CD8+比较,急性发作组和持续发作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持续发作组高于急性发作组(F=7.019,P值均<0.05)。结论与健康小儿比较,哮喘小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存在差异,且持续性哮喘小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差异更为显著,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在反复持续性小儿哮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辅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胃泌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1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石倩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87-1091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给予卡介苗(BCG)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化疗效果和T细胞严群的影响。方法8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2)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3)单纯化疗对照组;(4)模型效果判断组。各组于实验开始接受结核杆菌(Mtb)攻毒;第1个月末处死模型效果判断组全部大鼠作病理学和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其他各组于第1个月末接受抗结核化疗,其中第1组化疗开始加用BCG治疗,第2组化疗1个月后加用BCG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各组大鼠于Mtb攻毒前和Mtb攻毒后1、2、3、5个月末的外周血中CD3+、CD4+、CD8+、DPT细胞含量,第2、5个月末加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1)Mtb感染后1个月内1、3、4组各死亡2只大鼠,第2组死亡1只大鼠。化疗开始后4个月治疗期死亡率:化疗一开始即同步加BCG治疗组22.2%(4/18)高于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0/19),P<0.05;化疗对照组为5.6%(1/18),(2)结核病鼠表现为CD4/CD8比值(可伴CD4+细胞)降低、CD8+(可伴DP)细胞升高,P<0.05或P<0.01;这种改变可在化疗后1-2个月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3)化疗开始同步加用BCG组治疗1个月时表现为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8+、DP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治疗2个月后CD3+、CD4+T细胞恢复到正常范围而仍保持CD8+、DPT细胞较高水平。(4)化疗1个月后再加用BCG组在加用BCG后表现为CD3+、CD4+细胞百分率不降低而CD8+、DP细胞升高。结论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而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是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第一个月死亡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DP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细胞。BCG作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应在化疗1个月后开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LED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1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25例和SLEDF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CVVH和SLED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4d血D-乳酸、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液净化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D-乳酸、ET、DAO、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8、14d D 乳酸、ET和DAO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第8、14d均较同组治疗第4d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8、14d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第8、14d均较同组治疗第4d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8d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降低,第8、14d较第4d降低(P<0.05)。结论 SLEDF和CVVH改善SAP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异常的作用相似,其中SLEDF操作方便,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美托洛尔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CD4、CD8水平。 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A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CD4水平高于A组(P<0.05)。 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机体炎性因子、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根治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炎性因子、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CRP、IL-17、TNF-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与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CD8^(+)、CD4^(+)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但炎症反应较低,机体应激反应较小,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微创及美容优势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