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前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肾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影响及术前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6例肾移植受体的术前CMV感染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情况,根据术前有无CMV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CMV感染组肾移植受体根据有无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同时检测35例正常健康者CMV结果.采用检测CMV-PP65抗原诊断CMV感染.结果术前CMV感染率肾移植受体为63.8%(74/116)高于正常健康者14.3%(5/35).术后发生CMV感染或CMV病非治疗组为5例(15.6%)高于治疗组1例(2.4%).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术前CMV感染组为14例(18.9%)高于非感染组2例(4.8%).术后发生AR治疗组为4例(9.5%)低于非治疗组10例(31.3%).结论肾移植受体术前CMV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健康人群.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CMV感染或CMV病的发生率.术前CMV感染的肾移植受体术后AR发生率高于非感染者.对术前CMV感染患者采取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的危险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重度UC患者160例,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MV,基于是否CMV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整理重度UC合并CMV疾病特点、治疗相关资料,以Logistics回归分析重度UC感染CMV的危险因素。统计重度UC合并CMV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抗病毒治疗对重度UC临床缓解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60例重度UC中感染CMV 46例,感染率为28.75%。感染组的白细胞计数、内镜下深大溃疡、纵行溃疡、发热、腹痛、体重下降、并发症率、既往糖皮质激素史、既往免疫抑制剂史均高于未感染组,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糖皮质激素史、既往免疫抑制剂史、低白蛋白、低血红蛋白是重度UC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46例重度UC合并CMV感染患者中,29例开展抗病毒治疗,17例未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患者早期临床缓解率(82.76%)明显高于未抗病毒治疗者(64.71%)(P0.05);持续随访12个月,抗病毒治疗者院外UC复发率(24.14%)明显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52.94%)(P0.05)。结论重度UC患者出现体重下降、发热、腹痛症状,内镜下可见深大溃疡、纵行溃疡等特征,需警惕是否感染CMV,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低白蛋白、低血红蛋白是CM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需加强易感患者监测,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早期自然流产且有CMV(PCR检测)感染的孕妇22例.取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然后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患者进行治疗,当CMV转阴性时和转阴性6个月后采血进行染色体Cd分析,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CMV感染和治疗后血液染色体Cd畸变情况,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22例CMV感染患者血液Cd畸变率为0.76±0.14/细胞,而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畸变率为0.28±0.04/细胞,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 抗体病毒治疗可降低Cd畸变率,这对健康妊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在肾移植术后的发生率及CMV感染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检测2 0 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CMVDNA和 48例肾移植受者血清CMVIgM、IgG抗体。并定期复查CMVDNA ,对CMVDNA阳性的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结果 :术后CMVDNA阳性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经抗CMV治疗 ,则排斥反应减少。结论 :预防和治疗CMV感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病程<1年的12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奥氮平和氯氮平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两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外周血CMV DNA含量,探讨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CT)患者进行外周血CMV DNA定期检测。可评价患者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13-59岁(中位年龄31岁);含急性白血病30例(ALL 11例、AML 19例),慢粒(CML)11例,淋巴瘤(NHL)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例,急性重症再障(SAA)3例。在移植后每周检测1次,CMV DNA拷贝数〉102为阳性,连续2次〉103或1次〉1×10^4时行抗病毒治疗。结果57例患者中有32例(56.1%)在病程中检测到CMV DNA阳性,拷贝数1.2×10^2-7.8×10^5,行抗病毒治疗26例,死亡11例,仅1例与CMV感染有关。结论CMV DNA的定期检测可以使患者在病毒血症时及时接受治疗,减少CMV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唐雅望  张玉海 《友谊医学》2001,24(1):11-12,40
目的 研究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PFA)预防及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4名肾移植术后患者采用国产PFR治疗肾移植术后静止期及活动期CMV感染,并于用药后3月内随访调查,观察PF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4名肾移植术前静止期CMV患者肾移植术后经PFA治疗后,在观察期间未出现CMV活性感染,而6名患者肾移植术后未采用抗病毒预防治疗,其中有2名患者(33.33%)在观察期间出现CMV活动性感染。10名肾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患者,经PFA治疗3-4周后,疗效良好者8例(80%)。PFA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四肢发麻、发热、头痛。结论 PFA可以较好地预防及治疗肾移植术后CMV感染,该药虽然不良反应较多,但多数程度较轻,一般无需停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HIV/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标本(血液、尿液)在HIV合并CMV感染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分析HIV合并CM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848例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CD4^(^(+))T细胞计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等资料信息,采用荧光PCR(FQ-PCR)检测血液/尿液CMV-DNA载量。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感染的差异,以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HIV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48例HIV/AIDS患者中,有205例(24.17%)CMV-DNA阳性。尿液CMV-DNA检出率20.03%(142/709)高于血液CMV-DNA检出率12.04%(102/847)。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合并CMV感染的危险是女性2.30倍(95%CI:1.43~3.71),年龄30~<50岁和≥50岁合并CMV感染危险是年龄<30岁的2.43和2.32倍(95%CI分别为:1.20~4.91,1.15~4.65)、CD4^(+)T<50个/μL合并CMV感染的危险是CD4^(+)T≥100个/μL的3.88倍(95%CI:2.50~6.03),ART治疗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危险比非ART治疗下降89%(OR=0.11,95%CI:0.05~0.24)。结论尿液在CMV感染的早期筛查比血液准确度更高,应重视CD4^(+)T计数较低、中年以上男性,加强其CMV感染的早期筛查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护理特点。【方法】对34例SLE合并CMV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心理、用药、氧疗、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34例CMV感染患者中,25例患者通过采取合理的氧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心理护理后治愈出院,4例转呼吸重症监护室,5例死亡,治愈率为85.3%。【结论】为提高CMV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在护理中,要严密观察病情,掌握抗CMV药物的使用方法,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氧疗管理,及时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定量监测血浆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水平指导的抗病毒抢先治疗下,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之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发生CMV肺炎的22例患者, 总结发病的临床特征及评价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750例allo-HSCT患者中共22例发生24例次CMV肺炎(2.9%), 发病中位时间为+51d(+30~180 d), 16例(72.7%)患者在发病前后出现CMV血症, 6例患者血浆CMV-PCR持续阴性。23例次患者胸部CT上出现间质性改变(如弥漫的磨玻璃影、多发斑片影等)。治疗上抗病毒药物联合皮质激素疗效较好, CMV肺炎总体治愈率为83.3%。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患者及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GVHD)是CMV肺炎的不良预后因素(P=0.034, P=0.023)。结论: 通过定量PCR监测CMV-DNA水平, 尽早诊断并给予适当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MV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更昔洛韦为主综合早期干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听力损害的疗效.方法 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对 CMV感染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对16例听力损害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营养脑细胞及听觉刺激法等综合早期干预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3~6个月时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治愈12例(75%),有效2例(12.5%),无效2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早期干预,对CMV感染引起的婴儿听力损害的疗效满意、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经治疗后,14例治愈,2例死亡,其中7例经普通鼻导管吸氧缺氧症状改善,4例经用无创呼吸机加压吸氧才明显改善缺氧症状,3例需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症状改善.结论 CMV感染性肺炎起病急病情重,早诊断、尽早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治疗CMV感染性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后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抗病毒药物疗效。 方法 :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所行HSCT的 2 0 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前预处理采用化疗联合全身照射或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多数异基因HSCT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 versushost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CMV感染预防采用更昔洛韦 (ganciclovir,DHPG) 1 0mg·kg-1 ·d-1 ,分两次静点 ,移植前第 9天至移植前第 2天连续 8d。移植后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定期进行病毒DNA监测 ,CMV阳性或发生CMV病的患者应用DH PG或 /和膦甲酸钠或联合这两种制剂进行治疗。结果 :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率为 35 .6 % (72 /2 0 2 ) ;间质性肺炎最常见占感染人数的 4 4 .4 % (32 /72 ) ,单纯病毒血症占 33.3% (2 4 /72 ) ,CMV肠炎占 1 3.9% (1 0 /72 )。感染的高峰时间为移植后第 6 0~ 90天。DHPG或 /和膦甲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 6 0 %。经单因素分析证明异基因HSCT ,急、慢GVHD是HSCT后CM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移植前CMV血清学状态、预处理方案与CM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MV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体重增加值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其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齐拉西酮治疗效果,且未对认知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CV)、黄芪联合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进行评价.方法 将65例CMV感染的新生儿随机分为GCV 黄芪治疗组(治疗组,36例)和GCV治疗对照组(对照组,29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情况,2组疗程结束后应用FQ-PCR检测CMV-DNA以判断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黄疸消退、肝酶下降、肝脾肿大好转、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治疗4周后复查CMV-DNA含量,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GCV、黄芪联合治疗新生儿CMV感染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FQ-PCR技术为新生儿CMV感染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更为确切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程<1年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小儿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儿CM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为ITP患儿的血清CMV-IgM,20例患儿合并CMV感染,感染率为47.6%;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常规治疗,其中16例CMV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小儿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对CMV感染的ITP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病程<3年的6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喹硫平和氟派啶醇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组副反应少而轻.结论 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刘文英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725-726
目的:检验国产喹硫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4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国产喹硫平治疗,并与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16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国产喹硫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副反应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相似,且有对血清泌乳素影响甚小的特点。结论:国产喹硫平是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IgM抗体检测及IgG抗体亲和力分析对CMV原发性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80例CM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MV IgG抗体,采用免疫捕获法检测CMV IgM,分析CMV IgG抗体亲和力。结果:所有患者的CMV IgG检测均为阳性,且稀释度在1︰1 022~1︰14。其中40例CMV IgM抗体为阴性,40例CMV IgM抗体为阳性。CMV IgM阴性与阳性者AI值与CMV IgG抗体亲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MV原发性感染诊断过程中,大部分CMV IgM抗体阳性者并非近期原发性感染,不能根据单一的血清学检测进行诊断,CMV IgM抗体检测联合IgG抗体亲和力分析有助于对CMV原发性感染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