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云南汉族D1S80位点基因频率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技术、小型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检测法,对169例云南汉族进行了D1S80位点的VNT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分析,发现了18个等位基因,51种基因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nberg定律.片断大小分布于400~750bp之间,基因频率为0.0030~0.2633.杂合度为87%,个人识别能力为0.9586,对9个家系的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技术和小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检测法,对云南白族人群和云南汉族人群D17S30,D1S80和ApoB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发现白族人群D17S30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其频率范围为00027~01818;D1S80基因座有19个等位基因,频率范围在00043~02414.汉族人群D17S30基因座有12个等位基因,其频率范围为00048~01920;D1S80基因座有18个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0030~02633;ApoB基因座有12个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0039~04648.调查还获得两个民族相应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和杂合度等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石家庄地区216名无关个体DIS80(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调查。PCR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及溴化乙锭染色,共检出70种基因型,25个等位基因,其中以18、24、30三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将本文结果与日本人群在DIS80(pMCT118)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比较,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DIS80(pMCT118)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非父排除率为0.71,个体识别率为0.9,杂合度为0.85。  相似文献   

4.
D17S30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位点是位于人类基因组17p13.3的一小卫星区域,该位点多态性丰富,是以法医学个人识别为目的的有价值的遗传标记之一。为了取得河北省D17S30位点基因频...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转运载体基因多态性及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巴胺转运载体(DAT)基因3’VNTR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的PD患者171例和正常人180名,利用PCR扩散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技术检测DAT基因3’VNTR多态性,并分析比较PD组与对照组之间多态性频率的差异。结果 发现PD组和对照组之间DAT基因3’VNTR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AT基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电泳银染技术分析130名汉族群体DNA D17S30遗传多态性,发现了1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0078 ̄0.3538,有42种基因型,其观察值和期望值经x^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个家系的9名成员D17S30遗传学分析,符合孟德尔遗传学规律。表明DNA D17S30在国人汉族群体具有高度多态性,在医学基因诊断,遗传学研究和法科学个人识别,亲权鉴定等领  相似文献   

7.
中国汉族群体D4S111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群体中α-艾杜糖苷酶基因D4S111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97名,结果:D4S111位点,在97名无关个体中发现5个等位基因和9种基因型,等位基因片段长度为830 ̄510bp,基因频率为0.0052 ̄0.3608,PIC为0.5966,杂合性为0.78。结论:中国汉族群体中D4S111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并与其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D17S5 VN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17S5 VNTR定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的短臂1区3带,P^53基因紧密连锁,在Miller-Dicker综合征中发现有D17S5 VNTR的信息丢失。为了进一步了解此基因的功能。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D17S5 VNTR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位点具有1-2个优良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态值和杂合度分析表明,检测的17个酶基因位点都是多态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NO1为0.627,平均杂合度hNO1为6.5,说明非O1VTK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天津地区112 名无关个体的D1S80 基因座位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其等位基因和基因频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小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方法观察长度多态性。结果:发现了26 个等位基因,大小在355~771bp 之间,基因频率为0.0045~0.1384,杂合度为73% 。70 种基因型,个人鉴别力为0.985。对6 个家系23 名相关个体的分析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结论: D1S80 基因座位个人鉴别力高,PCR方法简便、灵敏,可在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石家庄地区216名无关个体DIS80(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调查,PCR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分型及溴化乙锭染色,共检出70种基因型,25个等位基因,其中以18,24,30三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将本文结果与日本人群在DIS80(pMCT118)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比较,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DIS80(pMCT118)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  相似文献   

12.
陕西人群Rb1.20位点的VNTR多态性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相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探讨陕西人群Rb1.20位点VNTR多态性是否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胶有关。方法应用PCR方法对陕西正常个体外周血(50例)、食管癌组织(36例)、食管癌癌旁组织(27例)Rb基因20内含子VNTR区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出5个等痊睛段:385(B),355bp(C),330bp(D)和325bp(E)。在正常人群中,其等痊分别为A:0.31,B0.15,C0.07,D0.05,E0.42杂合物为72%  相似文献   

13.
应用St14(DXS52)位点VNTR多态进行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42例东北地区正常人St14(DXS52)位点VNTR多态,共检出8种等位基因片段。最长扩增片段为2.4kb。频率最高的扩增片段为700bp,约占50%。检测的女性杂合子率较高。利用此VNTR多态作为遗传标记,对3个甲型血友病家系进行了基因连锁分析,在一个家系中确定了一名女性为正常人,非携带者;在另二个家系中各检出一名男性胎儿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中国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的致病基因。方法:应用PCR技术对50名正常无关个体和22 名来自3 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成员,进行了13q12 区的D13S120,D13S141 以及17q21 区的ad-CA遗传标记基因型分析,对此3 个标记的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D13S120 和ad-CA标记的杂合度较高,PIC为0.66 和0.73,13q12区的D13S141 的PIC< 0.25。结论:D13S120和ad-CA 标记是中国人群开展LGMD产前诊断的有价值的遗传标记,D13S141 不宜选用做中国人群连锁分析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技术分析中国壮族、白族、藏族和蒙古族4个群体中D19S4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了该4个群体D19S400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从356份分别采自南宁壮族、大理白族、拉萨藏族和海拉尔蒙古族4个群体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共发现9个等位基因,观察到40种基因型。观察杂合度为0.75~0.89,个人识别机率为0.9274~0.9625。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4个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D19S400基因座个人识别能力高,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应用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的PCR法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与相应的对照大鼠(WKY、Wistar),以及SD大鼠肾素基因第一内含子中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结果表明:正常WKY、Wistar和SD大鼠,两个等位基因上的VNTR可呈现不同长度,形成杂合状态,其基因型有2.0kb/2.0kb、2.0kb/1.8kb、1.8kb/1.8kb3种。肾性高血压大鼠VNTR的基因型与正常无异;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两个等位基因上的VNTR均出现显著缺失,拷贝数比正常状态减少了50%,其基因型为1.0kb/1.0kb。提示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是复杂的,遗传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PCR-SSO方法对42名汉族常人HLA-DQA、DQB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DQA位点有20种基因型,DQA0101/0103占21%,DQA0101/0501占11.9%。DQA0101/0103、0101/0501和0101/0601三种杂合子基因型占研究人数的42.8%。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ve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52例正常对照者和17例骨质疏松患者的VDR基因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VDR基因bb、Bb、BB基因型分别为94.23%、5.77%、0%;骨质疏松组分别为82.35%、17.65%、0%,两组各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就目前调查例数而言,中国汉族人骨质疏松与BB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对云南汉族人群的ApoB位点进行了Amp-FLP分析,检出12个等位基因,26种基因型,扩增惩段工度分布于600-1100bp之间,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0039-0.4648,杂合度为66.41%,DP为0.8610.研究结果表明,ApoB位点在云南汉族人群具有高度多成性分布,在法医学及其他学科领域里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外 ,本研究建立的PCR实验方法将有利于在基层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用Amp-FLP技术分析D1S80位点的多生,对85例亲子鉴定案和2例强奸杀人案进行了鉴定。在85例亲子鉴定案中,35例排除了错误被控父亲,50例未排除。在35例中的D1S80位点排除了30例,排除机率为35.29%,其中有2例只有D1S80位点排除了亲子关系;其余遗传标记排除33,排除机率为38.82%,有5例D1S80示排除。在50例未排除亲子关系的案例中,由D1S80位点得到的单项父权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