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范恩芳  唐颖  马英 《上海医药》2013,(18):42-45
目的:对上海远郊泥城社区18~60岁居民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为耳穴埋豆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随机抽样泥城社区6村居民404人,在调查人员指导下自填问卷;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人群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进行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泥城居民PSQI总均分为(4.83±2.53)分,睡眠质量差(PSQI≥7分)的发生率为15.8%。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状况、失眠家族史、吸烟、身体健康状况有关;与工作或学习压力、收入、居住地环境、饮酒等无显著性关联。结论:居民睡眠问题比较普遍,社区有必要开展睡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干休所130例离退休老干部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 SF-36健康调查简表、简易营养评估表(MAN-SF)、抑郁自评量表(CES-DC),对某干休所130例离退休老干部的生命质量、营养状况、抑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0名老年人的 MAN 得分(11.20±2.59)分,SF-36健康调查得分(72.87±13.03)分,CES-DC 得分(31.07±18.97)分。所调查离退休老干部生命质量在年龄、婚姻、经济收入、患病种类多少、使用支持装置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营养状况、抑郁程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生命质量较高。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疾病种类。老年人生命质量与营养状况成正相关,与疾病程度及患病种类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地理经济水平随机抽取辽宁省沈阳、鞍山和锦州3个城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11个行政区≥18岁的28 167名城区常驻(≥5年)居民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收集。结果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91%,标化率为27.72%;男性为34.21%(标化率为32.96%),女性为26.59%(标化率为23.65%),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性别、超重、肥胖、腰臀比值、吸烟、嗜酒、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吸烟和嗜酒量、吸烟和嗜酒年限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也呈相应的增高趋势。规律饮酒每天1次可降低居民患病的危险性(OR=0.87;95%CI:0.78~0.98),且高文化与高家庭收入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结论辽宁省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辖区内高血压患病和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分析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8个社区的18岁及以上常驻居民2673人。结果秣陵街道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5.66%,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人35.39%、15.79%,吸烟饮酒率分别为23.83%和16.19%。结论高血压和肥胖严重危害首社区居民健康,吸烟、饮酒等慢病危险因素水平居高不下,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钱素平  王峰  伍敬庭  单昕 《安徽医药》2018,22(4):624-628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某地区确诊的203例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展开调查,了解影响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该调查统一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确诊的203例肺结核患者开展了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最高分为29分,最低得分为10分,平均得分(18.77 ±6.5)分.生命质量得分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分组、居住地点、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饮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营养状况、是否患糖尿病和是否吸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是否患糖尿病、居住地点和是否饮酒与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相对较低,并且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昌市青山湖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况及患病的相关因素,以期促进干预对策。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1606名年满18周岁的居民进行人户面对面调查,并对调查居民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等测量。结果:被调查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为27.74%,居民患病率位居前3位的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症、肥胖症。调查人群中总吸烟率为34.25%,被动吸烟率26.53%,超重率27.02%,坚持锻炼率38.36%。运用Logistic归分析,认为吸烟、被动吸烟、饮酒、超重和体检次数等均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南昌市青山湖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一般水平,但患病危险因素暴露处于较高水平,应把全民健康干预和控制慢性病患病相关因素列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公共卫生任务。  相似文献   

7.
徐诗雨  顾新龙  时硕  陈贵梅  陈任 《安徽医药》2017,38(9):1216-1219
目的 分析安徽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皖南、皖中和皖北各随机抽取1~2个城市,其次在每个城市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100个城市居民和100个农村居民,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733名受访居民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知晓率为21.86%,总满意率为27.42%。影响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城乡分布和居民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的项目为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项目(59.83%),最低的为城市地区健康教育项目(19.36%);满意度最高的项目为农村地区的预防接种项目(59.55%),最低的为农村地区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1.63%)。结论 城市和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知晓率和满意度较低,其中多个项目,农村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大于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渔民人群吸烟、饮洒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现况调查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115名海岛渔民,按血脂检测结果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详细调查其个人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史,用单因素和单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吸烟(饮洒)组与对照组间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差异及吸烟和饮洒对高脂血症的OR值。结果:吸烟的OR值为3.417(95%CI:1.132-10.308),吸烟指数与高脂血症患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吸烟组LDL-C和ApoB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开始饮酒年龄≤20岁及年饮酒精量≥15000ml,高脂血症的OR值分别为4.016(95%CI:1.475-10.952)及3.274(95%CI:1.249-8.580),酗酒渔民LDL-C、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吸烟且饮酒者其OR值高于单吸烟或单饮酒者。结论:吸烟和酗酒是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LDL-C、AopB水平导致高脂血症发生。吸烟及酗酒对高脂血症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某社区4 318名居民慢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中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肥胖、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4318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医务人员入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物理体检等。结果在居民中有17·81%的人吸烟;有部分居民饮白酒和啤酒,饮食习惯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嗜咸食和甜食,同时也有部分居民喜素食;有70·95%的居民不运动或运动少于3次/周;25·71%的居民超重,7·25%的居民肥胖。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重视居民生活方式中的慢病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不同方式,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银屑病与吸烟、饮酒的关联性,为银屑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后期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整合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银屑病专病门诊数据和"上海慢病人群队列"社区居民调查数据,应用SAS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0例银屑病患者平均年龄(44.74±11.29)岁,36698名社区居民的平均年龄(56.36±11.29)岁;银屑病患者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5.83%和22.92%,饮酒率和现在饮酒率分别为16.94%和15.14%.多因素分析显示,银屑病患者吸烟率(OR=3.63,95%CI:2.65~4.99),现在吸烟率(OR=4.77,95%CI:3.38~6.73)明显高于社区居民;饮酒率(OR=1.87,95%CI:1.40~2.52)和现在饮酒率(OR=2.38,95%CI:1.72~3.30)也明显高于社区居民.结论 上海地区银屑病患者吸烟率和饮酒率高,吸烟、饮酒与银屑病发病存在关联.建议开展健康宣教,提高银屑病患者对吸烟和饮酒可增加银屑病复发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帮助患者积极戒烟和戒酒,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张光勤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399-3401
目的:调查2013年某区居民健康素养具体情况,总结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提供真实信息。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云龙区6个居委会抽取45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云龙区居民整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5.56%;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35.56%、10.22%和51.7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家庭年收入者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OR=1.234)、年龄(OR=0.974)、家庭年收入水平(OR=1.221)和职业为医务人员(OR=4.078)等因素影响着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结论该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水平较高,然而养成健康行为的效果较差。需要加大引导居民养成健康行为的干预力度,使城乡居民拥有的健康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吸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连续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前是否有吸烟史,分为吸烟组(60例)和未吸烟组(60例),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向患者发放SF-36(shortform-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予以评定,分析吸烟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与未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3、6、12个月躯体健康评分(PCS)和精神健康评分(MCS)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QO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未吸烟组比较,吸烟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生存质量降低,吸烟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生存质量恢复不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宋德宽  李新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50-151,154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5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给予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除高脂血症外,管理组缺乏体育锻炼、心理压力、肥胖、咸食、吸烟以及酗酒等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管理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率,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阳  董朝晖  孙利华 《中国药房》2014,(12):1080-1083
目的:为完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合理建议和实证参考。方法:使用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和调查问卷,对分别使用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从北京和杭州两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的1 00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入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高血压监测、控制状况和治疗状况,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等,数据录入后使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两地入户调查失访率均低于5%。杭州受访高血压患者EQ-5D生命质量得分为(0.85±0.13)分,显著高于北京受访高血压患者的(0.78±0.19)分(P<0.000);年龄、伴随慢性病数量、用药依从性、每周锻炼频率等对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支持得分、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处方量的满意程度、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精神状态等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医保待遇、经济条件、文化程度不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善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用药依从性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过高血压社区管理重点干预的对象;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加强健康宣教、提供令患者满意的处方量、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熊春林 《安徽医药》2013,17(5):785-786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研究社区预防对策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的720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高血压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不同性别、年龄、BMI、生活习惯及家族史者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将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720例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共58例,发生率为8.06%,其中年龄较高、BMI较高、吸烟、喝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患者,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居民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较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给予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居民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量表(CHPS)对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调查。应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前,患者吸烟因子得分处于低水平,意向、生活方式、责任、药物治疗和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只有态度因子得分处于高水平;健康教育后,意向(t=22.203,P<0.01)、责任(t=12.891,P<0.01)和药物治疗(t=17.507,P<0.01)这三个因子得分及总分有显著性差异;生活方式(t=13.001,P<0.05)和吸烟(t=8.229,P<0.05)这两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依从性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准确了解干部的健康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度某部师职以上干部307例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1%参检干部存在异常,患病率前4位疾病分别为继发性高脂血症85例(27.7%),原发性高血压65例(21.2%),肝囊肿34例(11.1%),脂肪肝33例(10.7%)。进一步对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运动锻炼习惯等影响因素行亚组χ2检验分析,高脂血症无脂肪肝组与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饮酒史、饮食习惯、运动锻炼习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人群健康体检继发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高,饮酒、无规律饮食及非长期运动锻炼均是其高危因素,因此应重视健康体检与预防保健,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强体育锻炼,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将2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 DSA 检查结果分组,其中未发现狭窄或轻度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其他分为单纯颅外狭窄组(41例)、单纯颅内狭窄组(93例)和颅内外合并狭窄组(47例)。分析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设计问卷收集包括姓名、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影响因素指标。结果所有研究者中患有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81例。单因素分布情况显示: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溶血磷脂酸水平是造成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χ2/t =8.744、5.562、10.736、11.032、9.812、10.002、9.083、2.57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长期吸烟和饮酒都是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纤维蛋白原是单纯颅外狭窄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长期吸烟和长期饮酒,及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原等因素都是颅内外合并狭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以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最为多发。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大,颅外、颅内外合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同型半胱氨酸、长期吸烟和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溶血磷脂酸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中青年(〈60岁)、老年(≥60岁)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两组组间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中青年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男性多发,吸烟、饮酒、家族史、高TG为区别于老年组的特征。(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比例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