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已成为全世界控制艾滋病公认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对于造成部分HIV/AIDS患者短期或长期的肝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甚至可造成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断、亚临床肝炎,或致死性肝衰竭,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导致肝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对抗病毒药物的类型、可能造成肝损伤的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也是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证据表明对HIV/AIDS合并结核病(TB)患者,联合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与抗结核(ATB)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10例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110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49例(44.5%),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BV/HCV)感染26例(23.6%),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ITP)20例(18.2%),药物相关骨髓抑制7例(6.4%),AIDS相关肿瘤及其他疾病8例(7.3%)。以血小板减少为HIV/AIDS首发临床表现者10例。82.7%(91/110)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血液学异常,包括贫血(68.2%)或白细胞减少(58.2%)。81.3%的HIV-ITP患者对激素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敏感,治疗无效或复发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缓慢上升。结论:HIV/AIDS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有机会性感染、合并HBV/HCV感染、HIV-ITP、药物相关骨髓抑制等。HIV-ITP可为HIV/AIDS患者首要临床表现,其根本治疗措施为抗病毒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同时合并贫血和(或)白细胞减少,多重血液学异常预示病情严重,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经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建立HIV/艾滋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AID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杨传水 《山东医药》2011,51(35):89-90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国家提供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对8例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IDS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中1例治疗4个月后死于急性肺炎,1例治疗3个月后终止治疗;8例服药后CD4^+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P〈0.05),机会性感染得到明显控制。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能有效遏制HIV病毒复制,促进HIV/AIDS患者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为HIV/AIDS合并HCV感染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167例合并HCV感染的HIV/AIDS患者(HIV/HCV组),接受HAART治疗2-5年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以同期264例HIV/AIDS患者(HIV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167例合并HCV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163例(97.6%)出现疲乏症状,163例(97.6%)发生胃肠道反应,107例(64.1%)出现肝功能异常,98例(58.7%)出现血脂升高,83例(49.7%)出现药物性皮疹,56例(33.5%)出现腹泻,52例(31.1%)出现贫血。与HIV组相比,HIV/HCV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频率较高(P<0.05),但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频率及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AIDS病人在HAART过程中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合并HCV感染时更容易发生肝功能损害,选择HAART方案时应尽量选择肝毒性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报道,HIV感染人群的CVD发病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因此,HIV感染并发CVD的发病机制成为艾滋病(AIDS)研究最关注的领域之一。现对HIV感染者独特的CVD危险因素及宿主、HIV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等三个方面致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血友病患者因输注病毒污染的未灭活血制品,同时感染了HIV和HCV.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这些患者因AIDS相关性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明显上升.随着HAART的应用,肝脏疾病和非AIDS相关性死亡成为主要死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0年上海地区长期随访治疗的HIV/HCV合并感染的血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生存状况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真菌病是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2年来国内外多部关于HIV/AIDS感染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南与共识相继发布, 真菌病原学诊断、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治疗方面, 国内外对于念珠菌病、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HIV/AIDS患者不同类型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方案求同存异,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的进步。本研究针对HIV/AIDS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HIV/AIDS患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在国外已快速发展,但我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较少.本文通过回顾当前HIV/AIDS患者的肺移植开展情况,从抗排斥反应、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等多个角度讨论我国开展HIV/AIDS患者肺移植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卡波西肉瘤(KS)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国外研究报道,在未经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KS发生率高达30%。目前认为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细胞因子、免疫状态、种族遗传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KS的治疗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为主,也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在未经治疗的严重免疫缺陷的艾滋病病人中,KS进展迅速,其在诊断后平均存活期小于1年。  相似文献   

12.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也称抗HIV治疗,是通过抑制HIV在HIV/AIDS患者体内的复制,从而减少体内HIV数量,减少对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的破坏,使机体免疫功能重建。ART虽不能根除体内的HIV,但能使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延长生命。然而,患者一旦开始了ART,就需要持续治疗下去,用药依从性成为ART的主要问题。依从性差的ART会导致治疗失败,增加HIV/AIDS患者死亡率,同时也增加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免疫力相对低下,容易诱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腹泻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国内HIV/AIDS并腹泻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相对缺乏。本研究对诊断HIV/AIDS并腹泻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病变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病变特征,期望对本地区医生诊断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因免疫机制受到破坏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化推行,机会性感染的致死性病例已逐渐减少,但由于对合并的恶性肿瘤认识不足导致的肿瘤性致死病例逐渐增多。本文统计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45例HIV/AIDS病人合并恶性肿瘤,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因免疫机制受到破坏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化推行,机会性感染的致死性病例已逐渐减少,但由于对合并的恶性肿瘤认识不足导致的肿瘤性致死病例逐渐增多。本文统计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45例HIV/AIDS病人合并恶性肿瘤,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的有效开展,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在规范化治疗后可以达到与普通人群相近的预期寿命~([1]),AIDS已然成为了一种慢性疾病。因此,专科医师除了面对免疫缺陷导致的机会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作为预防(TasP)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ART)早治组与晚治组相比,可以起到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作用,但也有研究显示早治组相比于晚治组对HIV阴性人群没有保护效果。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修改为,对于异性感染途径感染HIV的人群,不管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发现即治疗。2016年中国国家卫计委提出,对于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议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因此目前很多高基线CD4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能够接受免费ART。然而由于这部分HIV阳性者免疫功能尚未低下,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等艾滋病(AIDS)并发症发生率低,导致他们服药依从性差,出现HIV抑制失败率高,从而更容易出现耐药。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对于高基线CD4细胞计数的HIV阳性者ART状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常见机会感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HIV-1和HIV-2两种类型)感染导致CD 4T细胞免疫被破坏,进而发生某些以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为特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反转录病毒(以往称逆转录病毒)是有被膜的RNA病毒,其中数种可导致人类感染.  相似文献   

20.
抗HIV药物临床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开展以来,控制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及相关疾病的进程,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由于HIV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同时在药物选择压力的作用下,HIV可逐渐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耐药。随着HAART时间的延长及治疗人数的增多,HAART在目前及今后的治疗中面临HIV耐药的考验。对HIV临床耐药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合理开展HAART治疗并减少耐药病毒株的出现及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