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明善  徐铭  李澄俊  陈兵  陶勇 《兵工学报》2007,28(8):970-974
以鳞片状晶体石墨为基本原料,通过湿法球磨,研制出一种新型3 mm波衰减材料——超薄导电片。研究了其基本物理性能,测试了超薄导电片对3毫米波的动态衰减性能。基于毫米波干扰材料的雷达散射截面理论,通过对超薄导电片的趋肤深度、表面电阻率、热损耗电阻的分析、估算,说明了超薄导电片对3 mm波的吸收衰减优于毫米波箔条,约占总衰减的35.6%.应用米氏理论,计算了超薄导电片在3 mm波段的消光参数,认为在粒径参数尼较小时,以吸收衰减为主;当是较大时以散射衰减为主,在半波长(超薄导电片的粒径为1.5 mm)时,吸收衰减约占总衰减的42%.  相似文献   

2.
俞春培 《含能材料》2023,31(3):213-214
<正>美国普渡大学设计了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火花间隙点火器相比于普通金属,导电聚合物因其更低的密度和更强的抗腐蚀能力,在点火系统的工业化生产中具备更好的应用潜力。美国普渡大学利用聚苯胺这一导电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并将其打印在绝缘基底上制得火花间隙点火器。其点火试验的结果表明,其平均发火电压约为3.14k V。在点火器上沉积Al/Bi2O3纳米铝热剂并对其实现成功点火,验证了该点火器对含能材料的点火能力。  相似文献   

3.
侯伟  潘功配  关华  朱晨光 《含能材料》2008,16(5):595-598
为制备一种新型毫米波无源干扰材料,采用化学复合镀覆技术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沉积了铜银薄膜。并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导电性能及毫米波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学镀工艺所得铜银复合镀覆碳纤维织物镀覆均匀、光泽性好,有较强的导电性能。RCS值随着金属镀覆碳纤维织物导电性能的增强而增大,铜银复合镀覆碳纤维织物的RCS值为其理论计算值的92.3%,是一种有效的毫米波干扰材料。  相似文献   

4.
弹用红外干扰发烟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喜凤  吴昱  武湃  金青君 《含能材料》2005,13(6):408-411
对铜基红外干扰发烟剂的配方及影响配方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烟剂不仅对中、远红外光具有优良的干扰能力,而且对可见光、激光也具有良好的遮蔽能力。该发烟剂还具有装填密度大,不导电,耐高、低温性能、相容性和稳定性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钡铁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蔗糖-硝酸盐法制备钡铁氧体,用原位聚合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包覆了一薄层聚苯胺。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苯胺包覆钡铁氧体后表面形貌发生明显改变;红外光谱和物理性能测试系统结果表明,在钡铁氧体颗粒表面和聚苯胺间存在某种化学作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试表明,在2~16 GHz频率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复磁导率变化不大,复介电常数有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聚苯胺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铁氧体和聚苯胺之间形成大量的界面,增强了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极化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聚苯胺(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法合成PDAAB@rGO@AgNPs新型光响应导电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DAAB@rGO@AgNPs导电效果良好,当rGO的掺杂质量为1.25 mg,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33 S/m,紫外光照射1 h,电导率高达100 S/m;在紫外光/可见光回复下,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以实现光控循环。  相似文献   

7.
大功率单脉冲雷达是我国航天测控网中的主干设备,具有一定的目标特性识别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心的现有装备,阐述了目标特性的含义;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单脉冲雷达目标RCS测量原理、测试技术及RCS参数标定进行论述,并给出不同方法的标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导引头作战性能受天线罩性能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天线罩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并对其各个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该系统的性能展开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天线罩电气性能的全自动化测试,具有测试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测速雷达的测速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毫米波测速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高精度谱分析法测量外弹道弹丸速度曲线,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推出弹丸的初速.分析了测速误差、精度与测点数、外推步长的关系.该系统将毫米波技术成功应用于火炮或枪支的内、外弹道参数的测试.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测试比对,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主动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引信体制的特殊性,设计并阐述了一种采取视频脉冲延时法的引信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该系统克服了以前引信测试设备中延时无法连续可变和不能时变的缺点,能模拟弹目交会时导弹由远到近快速接近目标的距离变化过程。经实际应用后,满足引信测试要求,对设计其它脉冲多普勒体制引信测试设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动压作用下敏化剂对乳化炸药破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红波  颜事龙  刘锋 《含能材料》2008,16(3):247-250
利用电导率仪测量了玻璃微球和膨胀珍珠岩两种敏化剂敏化的乳化炸药在动压作用前后的电导率变化情况,用电导率的大小来表征乳化炸药的破乳程度,分析了敏化剂的种类和含量对乳化炸药破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动压作用下,乳化炸药的电导率随着敏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于相同敏化剂含量的乳化炸药来说,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电导率小于膨胀珍珠岩敏化的乳化炸药,因此,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的抗动压性能优于膨胀珍珠岩敏化的乳化炸药,适当降低敏化剂的含量,可以降低乳化炸药的破乳程度,提高乳化炸药的抗动压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孔隙率及孔径的变化对开孔泡沫铝导电性的影响。采用铸造渗流法制备了孔径为0.751~.75 mm,相对密度为0.4050~.436的泡沫纯铝,用“直流四端电极”法测量了不同参数泡沫铝的电阻并通过计算得到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开孔泡沫铝来说,孔隙率的变化对其导电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相对密度的提高,泡沫铝的电导率呈指数关系上升;而随孔径的变化对其电导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Cu-Al合金平板试样内氧化层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2O为氧源,采用包埋法在自制真空炉胆内进行了Cu-Al合金平板试样的内氧化试验,测定了内氧化层深度和试样的电导率,建立了平板试样内氧化后Cu-Al合金层和弥散强化层共存下的电导率模型,推导出Cu-Al合金平板试样的内氧化深度X和电导率!的关系:!=41.18+0.541 333 2!3X-4X2"。结果表明,内氧化后在试样横截面上有一条明显的界线,分界线的深度测定和电导率测定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此界线即为内氧化的前沿界面,在显微镜下可测量出内氧化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1-xCexCoO3 -δ(x =0 .0 5~ 0 .2 )阴极材料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导性能。XRD图谱表明SrCoO3 -δ体系中CeO2 固溶量为 10 %~ 15 % (质量分数 ) ,且随着氧化铈含量的增加体系稳定性略有降低 ,晶胞出现收缩。当氧化铈的掺杂量为 15 %时的电导率高于其它固溶量的组分 ,在 35 0~ 4 0 0℃达到最高值 ,超过了5 0 0S/cm ,满足了作为低温SOFC阴极材料的电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快速凝固高强度高导电Cu-C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方法获得了Cu-0.8Cr微晶合金,对淬态及时效处理后合金的 导电性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凝固Cu-0.8Cr合金经适当的时效 处理,可以在保持高导电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合金的硬度。在500℃时效30min,导电率 为82% IACS,显微硬度为HV185。  相似文献   

16.
含Cs盐推进剂燃烧产物导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霖  谢中元  邵庆新 《含能材料》2009,17(1):99-102
运用热力学平衡常数法,在计算磁流体发电机用推进剂燃烧产物组成和燃温等热力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沙赫方程和燃烧产物电导率计算模型,计算了磁流体发动机用含Cs盐复合推进剂燃烧产物的电导率,揭示了电导率随Cs盐、铝含量以及电导率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铝含量一定,当Cs盐含量在5%~10%时,燃烧产物电导率达到最大; 燃温越高、燃烧室压力越小,燃烧产物电导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了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与常规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在电磁干扰屏蔽领域的研究进展。相比于金属系电磁干扰屏蔽材料,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不仅具有质轻、易合成、电导率可调、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它们的主要屏蔽特征为吸收损耗,不同于金属材料的反射损耗特征。单纯采用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很难获得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效能,通过将本征型导电高分子与金属材料的复合可极大提高它们的电磁干扰屏蔽效能,同时可以控制屏蔽材料的吸收/反射损耗比。  相似文献   

18.
管壳对长延期钨系延期药燃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实现长时间延期,研究了管壳对钨系延期药延期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期药的燃速随着延期体管壳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由热绝缘材料到导热材料,延期药的燃速明显加快,其影响机理是管壁对未燃药剂的预热作用;当延期体的管壳为同种导热材料时,延期药的燃速随延期管壁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原因是管壁吸热较多导致延期药燃烧直径的减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火药燃烧等离子体低温、高压、瞬态的弱非理想性质,提出了综合考虑电子与离子、电子与中性粒子碰撞作用的电导率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含电离种子K_2CO_3发射药燃烧产物的电子密度和电导率,揭示了火药燃气电子密度和电导率随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 000~3 000K范围内,火药燃气的电子密度和电导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火炮发射过程中,火药燃气的电子密度和电导率随时间逐渐减小,且呈非线性下降趋势。初始时刻,电子密度ne和电导率σ最大,分别为2×10~(22)m~(-3)、705.6 S/m。  相似文献   

20.
毛保全  李程  白向华  兰图 《兵工学报》2018,39(2):296-304
为提高火药燃烧产物的导电特性,基于气体热电离理论,在火药中添加电离电位较低的碳酸钾碱金属化合物以提高其电离度。通过对火药燃烧反应的化学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内弹道理论和等离子体理论建立火药燃气的热电离模型,数值计算了火药燃烧过程的压力、燃气温度等热力学变化过程。应用Saha方程和交错法,分析了火药力、燃烧室容积和钾盐含量变化对燃烧产物电子密度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光谱测量法试验测试了无钾盐添加剂和加入钾盐后火药燃烧产物的发射光谱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电离种子碳酸钾后能够使火药燃气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火药力和药室容积的增加可以相应地提高燃气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