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追踪分离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以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鸡矢藤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3β-二羟基-乌索-11-烯-28-油酸(1)、2α,3β,13β-三羟基-乌索-11-烯-28-油酸(2)、乌索酸(3)、2α-羟基乌索酸(4)、α-亚麻酸(5)、二十三碳酸(6)、棕榈酸(7)、β-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结论 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云南红豆杉Taxu yunnanensis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云南红豆杉种子中分离得到12个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1)、9α, 10β-二乙酰基-2α-羟基-5α-桂皮酰基-3, 11-环化紫杉烷-4(20)-烯-13-酮(2)、2α, 7α, 10β-三乙酰基-9α-羟基-5α-桂皮酰基-3, 11-环化紫杉烷-4(20)-烯-13-酮(3)、2α-乙酰基-9α, 10β-二羟基-5α-桂皮酰基紫杉烷-4(20), 11-二烯-13-酮(4)、2α, 7β, 9α, 10β-四乙酰基-5α-桂皮酰基-11, 12-环氧紫杉烷-4(20)-烯-13-酮(5)、7β, 9α, 10β-三乙酰基-5α-桂皮酰基紫杉烷-4(20), 11-烯-13α-醇(6)、9-去乙酰基紫杉宁A(7)、5α-去桂皮酰基紫杉欧吉酚(8)、2α, 5α, 10β, 13α-四乙酰基-1β, 7β, 9α-三羟基-4, 20-环氧紫杉烷-11-烯(9)、7β, 9α, 10β-三乙酰基-2α, 5α, 13α-三羟基紫杉烷-4(20), 11-二烯(10)、7, 9, 10, 13-tetra-O-deacetylabeobaccatin VI(11)、taxacustin(12)。结论 化合物23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 19,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 3α, 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 3β, 19α, 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 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脱皮马勃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脱皮马勃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 7, 22-三烯-3β-醇(1)、麦角甾-7, 22-二烯-3β-酮(2)、麦角甾-5α, 8α-环二氧-6, 22-二烯-3β-醇(3)、麦角甾-7, 22-二烯-3β, 5α, 6β-三醇(4)、反式-桂皮醇(5)、反式-桂皮酸(6)、对羟基苯甲酸(7)、4-羟基苯基乙酸酯(8)、苯丙氨酸(9)、正二十八烷(10)、对苯二酚(11)、棕榈酸(12)。结论 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羊角天麻Dobine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corymbolol(1)、β-corymbolol(2)、1β, 6β-二羟基-桉叶烷-4(14)-烯(3)、麦角甾醇(4)、1-O-(β-D-吡喃葡萄糖)-(2S, 3S, 4E, 8E)-2-(2R-羟基-十六酰氨)-十八烷二烯-1, 3-二醇(5)、1, 2, 3-(2E-十一烯酸)-甘油三酯(6)、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7)、1-棕榈酸甘油酯(8)、1, 1′-软脂酸乙二醇酯(9)、正三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 以上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结合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 3β, 28-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1)、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 3β, 23, 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命名为猕猴桃素A。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产自河南的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狭苞橐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1)、6β, 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2)、6β, 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β-内酯(3)、eremoligularin(4)、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5)、10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6)、艾里莫芬-1(10)-7(11)-8(9)-三烯-12, 8-内酯(7)、咖啡酸(8)、棕榈酸(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1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荔枝草Salvia pleba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荔枝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ic acid,2)、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3)、2α,3β,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β,24-tri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4)、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 benzoic acid,5)、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3β-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2α,3β-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β-di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7)、高车前苷(homoplantaginin,8)、印度荆芥苷(nepitrin,9)、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0)。结论 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刘赟  周欣  龚小见  赵超  陈华国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780-1781
目的 研究鬼箭羽Euonymus a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21αH-何帕-22(29)-烯-30-醇(1)、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2)、1,30-三十烷二醇(3)、正辛烷(4)、正壬烷(5)、正二十四烷酸(6)、β-胡萝卜苷(7)、羽扇豆醇(8)、山柰酚(9)、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10)。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藏木香Inula racemosa根中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藏木香根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活性测试。结果 从藏木香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木香内酯(1)、1α, 5αH-13-羟基愈创木-4(15), 10(14), 7(11)-三烯-6α, 12-内酯(2)、1α, 5α, 7α, 11αH-愈创木-4(15), 10(14)-二烯-6α, 12-内酯(3)、1α, 5α, 7αH-3β-羟基愈创木-4(15), 10(14), 11(13)-三烯-6α, 12-内酯(4)、1α, 5α, 7α, 11βH-3β-羟基愈创木- 4(15), 10(14)-二烯-6α, 12-内酯(5)、吉马烷-1(10), 4(5), 11(13)-三烯-6α, 12-内酯(6)、(E)-3-(4-羟基苯基) 丙烯酸(7)、7-羟基香豆素(8)、香草醛(9)、3β-羟基-5α, 8α-二氧环麦角甾-6, 22-二烯(10)、β-谷甾醇(11)、1α, 5αH-2α, 6α-二-(4-羟基-3, 5-二甲氧基苯基)-3, 7-二氧双环 [3.3.0]-辛烷(12)。结论 化合物25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得的12个化合物进行抗菌实验,其中化合物146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异叶青兰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 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杯碟法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从异叶青兰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β,5α-二当归酰氧基-桉烷-(15)-烯 [1β,5α-diangeloyloxy- eudesm-(15)-ene,2]、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 [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3]、10α-羟基刺参-4-酮(10α- hydroxyoplopan-4-one,4)、熊果酸(ursolic acid,5)、环阿尔廷-23Z-烯-3β,25-二醇(cycloart-23Z-ene-3β,25-diol,6)、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4-hydroxy-3-methoxycinmamaldehyde,7)、黑麦草内酯(loliolide,8)、24-羟基-3-氧代-11,13(18)-齐墩果二烯-28-酸 [24-hydroxy-3-oxo-11,13(18)-oleanadien-28-oic acid,9]。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弱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的树脂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方法对乳香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乳香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素(1)、β-乳香酸(2)、乙酰11α-甲氧基-β-乳香酸(3)、11-羰基-β-乳香酸(4)、乙酰11-羰基-β-乳香酸(5)、9, 11-去氢-β-乳香酸(6)、乙酰α-乳香酸和乙酰β-乳香酸(7)、α-乳香酸(8)、9, 11-去氢-α-乳香酸(9)、α-乙酰榄香醇酸(10)、3α-羟基甘遂-8, 24-二烯-21-酸(11)、榄香酮酸(12)、3α-羟基甘遂-7, 24-二烯-21-酸(13)、α-棕榈酸甘油酯(14)。结论 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理肺散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理肺散原植物攀援耳草Hedyotis scan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色谱技术对理肺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理肺散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2α, 3α, 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2α, 3β, 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3)、2α, 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4)、2α, 3β, 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白桦酸(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8)、芹菜素(9)、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和胡萝卜苷(13)。结论 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尾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香三萜二烯酸(1)、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2)、豆甾醇(3)、β-谷甾醇(4)、棕榈酸(5)、熊果酸(6)、1α, 6, 11β, 15β-四乙酰基-6, 7-断裂-7, 20-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7)、2α, 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8)、马斯里酸(9)、2α, 3α, 19-三羟基-12-烯-28-乌索酸(10)、毛叶香茶菜素E(11)、6β, 11α, 15α-三羟基-6, 7断裂-6, 20-环氧2-1α, 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2)、对映-7α, 20-环氧-贝壳杉烷-16-烯-1α, 6β, 7β, 14β, 15β-五醇-1-O-葡萄吡喃糖苷(13)、冬凌草甲素(14)、胡萝卜苷(15)。结论 除了化合物356141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尾叶香茶菜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王慧  吴军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4):532-536
目的 研究角果木属植物十雄角果木Ceriops decandra树皮的二萜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十雄角果木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 13-松香二烯-3β-醇(1)、18-羟基-8, 11, 13-松香三烯-7-酮(2)、8, 11, 13-松香三烯-3, 7-二酮(3)、3β-羟基-8, 11, 13-松香三烯-7-酮(4)、15, 18-二羟基-8, 11, 13-松香三烯-7-酮(5)、8, 11, 13-松香三烯-7β, 18-二醇(6)、8, 11, 13-松香三烯-3β, 18-二醇(7)、8, 11, 13-松香三烯-7α, 18-二醇(8)、13β-羟基-8(14)-松香烯-3, 7-二酮 (9)、13β, 18-二羟基-8(14)-松香烯-7-酮(10)、ent-8(17), 13E-半日花二烯-15-醇(11)、ent-8(14)-海松烯-15R, 16-二醇(12)、(5S*, 8S*, 9S*, 10R*, 13S*)-3-hydroxy-16-nor-2-oxodolar-3-ene-15-oic acid(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地榆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地榆炭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28-去甲乌索-12,17-二烯-22-酮(1)、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2)、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酸(3)、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酸(4)、3β-羟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5)、3β-羟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6)、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2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7)、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9-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8)、3β-O-α-L-阿拉伯糖基-乌索-12,18-二烯-28-β-D-葡萄吡喃糖苷(9)、3,4′-O-二甲基逆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榆皂苷元V,化合物2、5首次从地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研究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 Y. B. Chang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胡柚甲素(2′-羟基-丙二酰-3,4-二羟基-苯甲酸,Ⅰ)、3′-羟基-4′,5,6,7,8-五甲氧基黄酮(Ⅱ)、圣草酚(Ⅲ)、二十四酸(Ⅳ)、十二酸甘油酯(Ⅴ)、新圣草枸橼苷(Ⅵ)、柚皮苷(Ⅶ)、新橙皮苷(Ⅷ)、4-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Ⅸ)、3,4-二羟基苯甲酸(Ⅹ)。结论 胡柚甲素为新化合物,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傣药芽鲁哈咪卖Rhinacanthus nasu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方法分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和2个混合物,鉴定为C26~C32烷混合物(Ⅰ)、α-软脂酸单甘油酯(Ⅱ)、软脂酸(Ⅲ)、硬脂酸(Ⅳ)、木焦油酸(Ⅴ)、β-谷甾醇(Ⅵ)、羽扇豆醇(Ⅶ)、对羟基苯甲酸(Ⅷ)、胡萝卜苷(Ⅸ)、α-乙基-D-吡喃艾杜糖苷(Ⅹ)、硝酸钾与硝酸钠混合物(Ⅺ)。结论 化合物Ⅹ是分离过程产生的人工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Ⅴ、Ⅷ~Ⅺ是首次从傣药芽鲁哈咪卖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银背风毛菊丙酮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30)-烯-3β-羟基蒲公英烷(1)、20-烯-3β-羟基蒲公英烷(2)、1β-hydroxy-ursa-9(11), 12(13)-dien-3β-yl palmitate(3)、1β-hydroxy- oleana-9(11), 12-dien-3β-yl palmitate(4)、21α-hydroxy-taraxasterol(5)、20(30)-烯-21α, 22α-环氧-3β-蒲公英醇(6)、12-ursene-3β, 11α-diol 3-O-palmitate(7)、9(11), 12-ursadien-3β-ol 3-O-palmitate(8)、bauereny lacetate(9)、3β-hydroxy-11-oxo-olean-12-enyl palmitate(10)、3β-hydroxy-11α,12α-epoxy-friedoolean-14-enyl palmitate(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银背风毛菊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1为首次从风毛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暗花金挖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天名精属植物暗花金挖耳Carpesium trist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暗花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羟基-9β, 10β-环氧-1βH, 5αH-愈创木-11(13)-烯-8α, 12-内酯(1)、天名精内酯酮(2);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5α, 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5)、5α, 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 9(11), 22-三烯-3β-醇(6)、β-谷甾醇(7)和β-胡萝卜苷(8)。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暗花金挖耳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