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智能充放电设备给航空锌银蓄电池充电时出现电压过高,致使充电意外提前结束的情况,分析了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与航空锌银蓄电池的一些特有特性,并提出了充电时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立颖  武建文  蒋原 《低压电器》2013,(7):29-32,57
针对锌银蓄电池的工作特点,研究了其充电控制策略。采用预放电方式,避免蓄电池充电时单体电压突然升高;采用串联电阻,减小电流波动和电池损耗;采用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实现蓄电池充电。阐述了智能充电器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智能充电器的控制电路、主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根据锌银蓄电池充电策略研制的一种新型航空用大容量锌银蓄电池充电器,成功应用于某航空地面保障设备。所研制的充电器证明了充电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航空锌银蓄电池失效的特征、标志,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寿命影响因素,从制造工艺和使用方面提出了延长锌银蓄电池寿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耐压锌银蓄电池循环寿命短主要表现为容量下降率快,低于额定容量时寿命终止.为了提升耐压锌银蓄电池循环寿命,针对影响锌银电池循环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采取了调整负极物质配方、正负极容量配比以及降低电池内阻、采用异型极板结构、优化放电制度、调整组合方式等改善措施,经过验证,耐压锌银蓄电池循环寿命从30次提升至50次,满足了 1...  相似文献   

5.
航空蓄电池在飞机地面装载与准备、启动发动机以及应急状态下是飞机电气系统的直流电源,在整机电源容量分析(ELA)时需要进行容量分析。在其他飞行状态下,蓄电池由飞机电网充电,是飞机电源系统的重要负载,需要对其进行负载分析。分析了飞机蓄电池ELA稳态计算原理;结合实测飞机电气系统实验模拟设备运行数据,完成了飞机航空蓄电池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ELA计算研究。研究表明,正确的蓄电池ELA分析可为飞机电气系统设计中蓄电池选型或机载电子电气设备加改装提供必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串联充电的蓄电池组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性能差异逐渐增大,会导致个别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生过充电,而有的蓄电池在充电结束时也不能充满电的现象。过充电对蓄电池的危害很大并存在着安全隐患,充不满电的蓄电池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动力UPS装置的控制设备,以保护串联充电的蓄电池组在整个充电的过程中,每只蓄电池都不会发生过充电。采用每只蓄电池都限压充电,从而能使各只蓄电池的最终充电电压基本保持一致,充分发挥蓄电池的效能和保护蓄电池不发生过充电或欠压。该控制设备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检验,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动力UPS装置蓄电池组均衡充电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锂离子蓄电池健康充电目标,探索了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恒压补充电方法。该方法结合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管理过程,基于反馈控制思想,实现了锂离子蓄电池的恒压补充电。该方法在研制的机载蓄电池地面维护设备中探索应用,应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充电维护、循环充放电活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充电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实现恒压补充电,充电速率较原有限压补充电方式提高20%。在补充电时,锂离子蓄电池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充电效率和充电时间等参数得到有效提高。该方法对锂离子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充油压力补偿式锌银蓄电池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多用于深海潜水器等特殊领域。论述了这种锌银蓄电池的耐压结构设计、气液分离方式以及高压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确保电池在7000m水下(71MPa压力)环境中工作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银锌和银镉系列都是颇为成熟的系列。二次银镉电池是1900年首先由琼纳(W.Jungner)研制的,安德列(H.Andre)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对银锌电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银锌蓄电池就已经商品化了,而银镉蓄电池的  相似文献   

10.
高功率锌银整体蓄电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功率锌一银蓄电池采用内部整体串联组合、壳体整体密封技术,大大提高了比能量和比功率,平均重量比功率已达到1071W/kg;介绍了高功率锌一银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电池温度快速升高的控制方法;还介绍了单体电池之间和组合电池之间容量一致性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D型MH Ni电池以 1C电流充电 ,测量电池电压和温度 ,计算不同充入容量下的充电接受率。结果表明充入容量为电池实际容量 10 5 %~ 110 %时充电接受率最大 ,采用电池表面温度变化率dθ/dt=2℃ /2min控制电池充电终止 ,可使电池 1C充电时充入容量控制在此范围。此方法优于用 -ΔV和温度控制MH Ni电池充电终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蓄电池的性能除了与本身的品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紧密的联系。本文总结了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至今为止应用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各种充电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储能电感对称分布的动态均衡充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串联动力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存在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电感对称分布的均衡充电电路。详细分析了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均衡工作过程,并根据蓄电池充电态动态模型建立的端电压与电池荷电状态之间关系,解决了均衡电路开关器件脉冲占空比计算问题,使各单体电池荷电状态在充电过程中实现均衡。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实现电池间能量的动态转移,有效弥补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充分发挥动力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铅酸蓄电池以其容量大、寿命长、性价比高、输出电压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优良的充电控制策略不仅能缩短充电时间,而且能相对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因此,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在其应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现有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了不同充电控制策略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典型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规范充换电设施建设规模和站体布置,研究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典型设计方案。阐述了典型设计方案编制原则,给出了服务对象具体参数和典型设计方案分类,举例对充电站典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总平面布置、充电设备、供配电系统、二次系统、土建、消防等内容,并从电池架充电、分箱充电机选型及组柜、换电设备设计、换电监控、电池检测维护等五方面详细阐述换电系统设计方案。提供了所有典型设计方案的配置情况。该典型设计方案可用于统一设备类别和选型,有效控制充换电设施工程造价,也为后续充换电设施运行维护取费标准作好准备,已成功用于指导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编制充换电设施项目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马进红  王正仕  苏秀蓉 《电源学报》2013,11(1):30-33,38
针对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过程要快速高效同时保证电池寿命的要求,提出将大电流脉冲充电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充电方式。通过对电池大电流脉冲充电过程的大量试验,将其充电效果和恒流充电方式进行比较,证实了大电流脉冲充电是一种能有效减小极化现象、高效快速的充电方式。同时试验了不同脉冲时间、不同充电电流对脉冲充电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脉冲充电参数。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的充电接受率反映了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流接受能力。采用恒流一恒压充电工作制度,分析了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初始充电温度、初始电解液温度和比重对铅蓄电池恒流充电时间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阀控铅蓄电池恒流充电时间的长短对电池充电电流的接受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屈莉莉  杨兆华  杨振坤  秦忆 《电源技术》2003,27(5):468-469,483
介绍了一种新型蓄电池充放电装置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蓄电池充放电装置集充、放电功能于一体,既可作蓄电池的充电电源,实现对蓄电池恒压、恒流充电,又可作蓄电池放电的负载,把蓄电池恒流放电时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且在蓄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均可以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和高功率因数、低谐波污染,节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脉冲充电提高铅蓄电池充电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茹  李文坡  陈杰 《电池工业》2010,15(4):222-225
针对目前铅蓄电池充电方法不当而大大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这一情况,采用三电极体系模拟小容量铅蓄电池。电化学测试系统代替充电器对电极体系的充电过程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比较几种充电模式的充电效率,证实脉冲充电方法是一种低析气量、高效率的充电模式。重点考察了脉冲充放电时间比以及脉冲放电电流对充电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脉冲参数并探讨了脉冲充电可以提高充电效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