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廷亮  陈锋 《测井技术》2003,27(1):62-65
超正压射孔、酸化、测试三联作工艺是一项射孔守井新技术。分析了该工艺的施工目的、工艺观点以及井下工具的选型,并用施工实例介绍了该三联作工艺在高含硫气井的管柱设计、联作方法和施工效果。通过对测试成果和测井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分析,肯定了该工艺在获取地层真实资料、降低产层污染和缩短试油周期等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跨隔射孔-测试联作技术是将射孔器、测试工具及专用工具一同下井,上下封隔器先后坐封,卡在射孔层位上下,射孔后进行单层测试,不用打桥塞封层、注灰,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本文主要简单介绍该工艺的原理、优点、关键技术及在大港油田的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超正压射孔、酸化、测试三联作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本文分析了该工艺的施工目的、工艺难点以及井下工具的选型,介绍了该三联作工艺在高含硫气井的管柱设计、联作方法和施工效果。通过对测试成果和测井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分析,肯定了该工艺在获取地层真实资料、降低产层污染和缩短试油周期等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钻井、固井、完井射孔油气层的污染,提高碳酸盐岩和砂岩油气层的油气产量。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提出将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合为一体,通过一次施工完成射孔和压裂两个工序。通过实例表明,该工艺不仅节约人力、物力及时间,而且能合理利用能源,是提高渍气井产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含泥质、钙质地层完井和改造作业周期长、储层易受压井液污染问题,开发了射孔-测试-酸化联作工艺。该工艺利用一次联作管柱完成射孔、测试、挤酸3项作业。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提高了完井和地层改造施工效率,避免了压井液对储层的伤害。为拓展该工艺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针对以往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相应地设计了几种射孔-测试-酸化联作管柱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6.
迪那高压凝析油气田测试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迪那11井试油关井压力高,钻井漏失的泥浆中的铁矿粉在放喷反排时可能对地面设备造成损坏。为此选用射孔-测试-酸化管柱,射孔后立即进行酸化,同时地面安装KQL105/78-65整体采油树和贝克、EXPRO两套分离器。成功的试油工艺为该区域安全试油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结合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的结构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各射孔工艺管柱的不同结构及特点,浅述了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与MFE测试阀配合、与机械点火头同时应用、与延时起爆器联作、与贝克公司的负压阀联作以及与井下采油泵联作等在射孔工艺中的进一步应用。实例说明YB1-1型压力起爆装置应用于传输射孔和测试射孔联作工艺中成功率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斜度深井射孔一测试联作施工中,由于下钻管柱易遇阻、P-T封隔器旋转坐封扭矩大不易坐封、射孔枪引爆时容易损坏压力计时钟等原因,造成施工难度大,成功率低。在冀海1×1斜井射孔一测试联作施工中,对常规管柱进行了改进,采用了RS封隔器、PR转换工具及阻振器、安全枪等,经冀海1×1井实例验证,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射孔—测试联作工艺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最早的射孔—测试联作工艺 ,点火系统采用钢丝绳驱动点火 ,易造成误射孔及钢丝绳被拉脱等现象 ;改用液压驱动点火方式 ,点火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液压驱动点火发展到压差式液压驱动点火 ,使其点火系统又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时采取了有效的井下压力计、时钟防护措施 ,设计研制了压力计减震托筒及射孔枪引爆瞬间高压释放装置等井下工具 ,施工成功率大大提高。针对其工艺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近几年又设计研制了“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该工艺减少了试油工序 ,提高了施工效率 ,节约了试油成本 ,录取的地层资料更完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浅海试油对试油周期要求严格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浅海浅层不易出砂地层的“射孔-排液-压力计测试”三联作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即可完成射孔、排液、测试三道工序,提高试油速度,防止油层遭受二次污染,有效减少了地层流体在管柱中的渗流阻力。该三联作工艺目前主要应用在胜利浅海探区,通过5井层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阿姆河高温、高含硫复杂碳酸盐岩气藏A区低压井和B区高压井在作业过程中压井困难、井控风险高、储层二次伤害问题突出、资料录取困难等难题,开展了射孔、酸化、测试联作工艺研究。通过工具优选、工艺优化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两套适用于高温、高含硫和不同产量条件下的射孔、酸化、测试联作工艺,即适用于A区储层的低压井三联作工艺管柱(OMNI阀+LPR-N阀+RD阀)和适用于B区储层的高压井三联作工艺管柱(OMNI阀+RDS阀+RD阀)。该联作工艺在阿姆河复杂酸性气藏高、低压储层中共应用41口井,成功率100%,地质资料取全取准率100%,其中20余口井酸化后测试产量超过100×104m3/d,单层射孔、酸化、测试作业时间平均缩短15 d以上,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缩短作业周期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完井作业期间的井控风险,该研究为类似气藏的完井配套工艺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生气热高压射孔工艺是将自生气热液用作射孔液,具有射孔深度大和通过冲击射孔孔道解除油层泥浆污染的优点,值得研究推广,本文介绍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并从经济角度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吐哈油田地层压力较低、储层物性较差,且要进行上返试油的井采用常规测试射孔联作技术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防止地层污染,降低试油成本,缩短试油周期,获取详实可靠的地质资料,采用跨隔测试射孔联作工艺。经在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牛16-8井采用三开三关加四开放喷求产工作制度,工艺取得成功。根据测试成果,对该井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克拉2气田的高压气藏开发,分析了在开发过程中射孔完井的预期目标和遇到的技术难点,介绍了一种适于开发高压气藏的新射孔完井工艺——模块枪射孔,简述了模块枪射孔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对该射孔工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葡深1井完钻井深5500m,井温高达200℃以上,射孔、测试施工难度大。经过针对性的射孔测试设计和模拟试验,成功地完成了二层射孔及测试,射孔弹发射率100%,获取了合格的地层测试资料,为该地区下步深层勘探布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河秀 《钻采工艺》2002,25(4):94-95
超正压射孔技术是在射孔的同时向地层施加超过地层破裂压力的压力,使地层产生裂缝,支撑剂的加入又可使裂缝保持持久性,最终达到改善射孔完井效果的目的。该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项集射孔和小型压裂改造为一体的新型射孔工艺技术。介绍了超正压射孔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关键和施工过程。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超正压射孔工艺处理负压射孔效果不理想的低压地层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气田开采中射孔工艺对井下高温、高压、高冲击等测试环境的特殊实际情况,根据存储测试技术的特殊要求,结合实际射孔信号的特点,对井下压力测试系统的要求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采样策略、仪器功耗、环境适应性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方法.给出了存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了系统实现原理.经过大庆油田测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存储测试系统能够精确地记录下井、射孔和压裂恢复整个施工过程的压力数据,为高质量打开油气层,进一步研究射孔工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联作射孔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 ,对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井等油藏的开采有独特的应用效果。介绍了其优点、施工原理、引爆方式、配套设备的原理和施工工艺 ,并对该技术在现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井深大、井底温度高、射孔跨距大的测试技术难点,根据测试射孔管柱既要满足测试需求又要简单可靠的原则,优化了负压测试阀射孔联作管柱,形成了由负压测试阀、RDS循环阀和RD循环阀组成的测试阀组合,优选了川南692厂的超高温深穿透射孔弹。该工艺在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3口井进行了施工作业,测试工作制度采用一开一关一开放喷,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负压测试阀射孔联作管柱和超高温深穿透射孔弹能够满足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测试射孔联作施工的要求,提高了测试层资料录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深化地质人员对杨税务潜山储层的认识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射孔与下泵生产一次完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井求产时,按常规工序,射孔与下泵作业分2次完成,由此引起施工周期长、作业费用高、易井喷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射孔与下泵生产一次完成的技术,并从能实现过泵定位、投棒射孔、地层测试等功能的射采联作泵,射孔联作配套工具,工艺程序,完井管柱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将射孔与下泵抽油工序合二为一,射孔作业后无需起出管柱,便可进行油井投产。经132井次的现场应用,工艺先进可行,射孔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泵效为51.2%。实践表明,该工艺可实现射孔、下泵作业一体化,简化施工工序,降低修井成本,并能有效防止井喷事故,避免对地层的二次污染,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