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癌基因EGFR,C—Jun和Ras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的分子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Jun和Ras三种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54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12例正常上皮,34例基底细胞增生和8间变。在29例EGFR测定中,正常组织未见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和间变分别出现39%和80%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在所有活检正常和癌前病变组织中未观察到C-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Rb和P16蛋白表达。结果:在25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8例食管正常上皮、13例基底细胞增生和4例间变。在正常组织未见Rb和P16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中Rb和P16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6%和9%,间变均为33%。提示: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已发生Rb和P16蛋白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前病变组织Rb和P16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Rb和P16蛋白表达。结果:在25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8例食管正常上皮、13例基底细胞增生和4例间变。在正常组织未见Rb和P16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中Rb和P16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6%和9%,间变均为33%。提示: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已发生Rb和P16蛋白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WAF—1和P53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WAF-1和P53的变化。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不同病变组织中,均可见WAF-1和P53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随病变进展到间变和鳞癌,WAF-1免疫阳性率逐渐降低。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轻度升高,但到间变和鳞癌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未见进一步升高。在正常上皮和基底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雄激素受体(AR)在40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组织中的定位。结果显示:40例中27例(67.5%)为EGF-R强阳性表达,EGF-R主要位于增生的前列腺上皮的基底层和鳞化上皮。并且,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上,仅少量在细胞浆内;40例中24例(60%)AR为强阳性表达。AR限定于前列腺基底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核内;EGF-R和AR在同一病例中的免疫反应相一致。结果提示:EGF-R和AR可能涉及到前列腺组织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在40例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组织中的定位。结果显示:40例中27例为EGF-R强阳性表达,EGF-R主要位于增生的前列腺上皮的基底层和鳞化上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CNA、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对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酶标记,并设20例宫颈慢性炎标本作对照。结果正常鳞状上皮仅少数基底细胞表达PCNA、EGFR和c-erbB2呈可忽略的弱阳性;在鳞状上皮癌组织中PC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化生的鳞状上皮且和细胞分化呈显著负相关,25/45例、13/45例分别过度表达EGFR、c-erbB2蛋白。结论PCNA、EGFR、c-erbB2蛋白的表达在判断良恶性病变、肿瘤的恶性程度推测其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活检标本进行标记可为临床选择进一步治疗的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TREATMENTOFSTENOSISOFLUMBARVERTEBRALCANALBYOPENING-DOORPLASTYWangXinsheng,Yangkai,WangJunqin,JiaQingwei,DongJun(Dept.ofOrthop...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变发生的分子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状上皮。提示:Ras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Ras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变发生的分子学基础,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状上皮。提示:Ras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和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纤维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4例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组织以及3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0例贲门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以及病理学的研究。结果:58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检出16例正常食管上皮,34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8例间变(DYS);26例贲门活检组织中,共检出7例正常,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3例DYS。食管正常组织,BCH和DYS组织均未发现C-erbB2阳性反应,但鳞状细胞癌(SCC)组织C-erbB2阳性率为50%;食管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myc免疫阳性率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其中间变组织阳性率最高,而卉门癌组织中其阳性率略低于间变组织。结论:c-myc过度表达是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C-erbB2过度表达与贲门上皮癌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食管癌变晚期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理论的分子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选择性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来自河南省林州市21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肿瘤抑制基因P53进行比较研究。结果:21例原发食管癌病灶中发现14例P53基因突变(67%)。突变部位分别为第5外显子(4例,占29%)、第6外显子(1例,占7%)、第7外显子(2例,占14%)和第8外显子(6例,占42%)。1例突变发生在第4内显子(7%)。对14例癌旁上皮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P53基因分析发现均有不同数量的基因突变。间变及原位癌组织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极为相似,但是基底细胞增生病变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不同,其突变部位均发生在第5外显子。提示:食管上皮不同部位的孤立病灶出现相似的分子学改变,支持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的理论,随着病变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到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发展,这些分子学变化可能在癌变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WAF1和P53的变化。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不同病变组织中,均可见WAF1和P53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随病变进展到间变和鳞癌,WAF1免疫阳性率逐渐降低。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轻度升高,但到间变和鳞癌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未见进一步升高。在正常上皮和基底细胞增生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少于P53免疫阳性细胞,在间变和癌阶段更低。WAF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第3、4层,比P53免疫阳性细胞高2~4个细胞层。提示:间变时低水平的WAF1可能与P53功能丧失有关。在间变和癌时WAF1低表达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MYC、Rb、P16及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标本中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分析45例原发性食管鳞癌大体标本中C-MYC、Rb、P16及EGFR蛋白的表达.将食管标本固定并沿食管长轴取成大小为2.0 cm×0.5 cm的若干段组织.根据组织学检查结果,绘图显示每例食管标本不同病变及各种蛋白在不同区域(正常黏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C-MYC、EGFR在食管癌自然病史中呈现渐进性高表达,而Rb则在其中呈现渐进性低表达,P16表达则无渐进性.EGFR、P16表达在单纯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MYC、Rb则在原位癌与浸润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Rb与C-MYC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绘图显示出每一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同一区域不同肿瘤标记物表达的差异、同一种肿瘤标记物在不同区域表达的差异及同一种肿瘤标记物在同一种黏膜病变中表达的差异.结论EGFR、p16基因的改变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c-myc、Rb基因的改变可能是其中的中晚期事件,并赋予肿瘤细胞更多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上述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相互协调作用.对肿瘤标记物表达情况绘图可直观展现不同病变中肿瘤标记物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揭示食管癌形成的内在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erbB-2的表达状况,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细胞增生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66例原发性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作"席卷样"包埋,并记录切片中孤立的正常上皮及各种病变数目,即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不典型增生(DYS)和鳞癌(SCC),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这些组织中c-erbB-2表达的变化。结果:从正常食管上皮到BCH、DYS、SCC,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60%、37%和89%,C-erbB-2局灶型分布的百分率分别为50%、67%、48%和35%,弥漫型分布的百分率分别为50%、33%、52%和65%;从高分化到中分化、低分化SCC时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00%和75%。结论:C-erbB-2表达变化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C-erbB-2表达阳性率从正常上皮到BCH升高明显,到癌时最高,提示:C-erbB-2可能是食管癌变发生的主要分子事件之一;从正常食管上皮到BCH、DYS、SCC,C-erbB-2局灶型分布百分率逐渐减少,弥漫型分布百分率逐渐增加,提示:随着癌变的进展,C-erbB-2表达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和p27的表达。方法:食管癌高发区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cyclinE和p27的表达。结果: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共发现33例正常食管上皮(NOR),46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26例间变(DYS)和40例原位癌BCH→DYS→CIS,cyclinE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23%(6/26),25%(11/40),46%(6/13),55%(24/44)。而p27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53%(18/33),35%(16/46),27%(7/26),33%(13/40)。结论:cyclinE和p27表达异常是食管癌变早期重要的分子改变,cyclinE的高表达和p27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目前对食管癌前病变的形态学研究很广泛,但对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尚不清楚。P_(53)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已被接受和重视。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食管癌前病变肿瘤抑制基因P_(53)的表达状况对食管癌发病学的意义。处理方法将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经酒精固定,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作组织病理学诊断;另一连续切片作免疫组化染色。第一抗体分别采用兔多克隆血清免疫球蛋白CM-1和小鼠举克隆抗体PAb1801。结果研究的1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除正常食管上皮外,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组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P_(53)免疫阳性反应。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其在上皮内的分布与细胞的增生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在食管癌变的早期即有明显的肿瘤抑制基因蛋白P_(53)的表达。提示可能在食管病变早期阶段已发生P_(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9.
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hMLH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MLH1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及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hMLH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14.29%)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95.00%)、非典型增生(71.43%)和原位癌(6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1)。结论hMLH1蛋白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并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