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Ca(OH)2及白云石水化泥浆加入物对镁白云石高温烧结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化泥浆形式加入的Ca(OH)2及白云石改善了镁白云石的高温浇结性能,烧结料具有均匀的显微结构,抗水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密闭电石炉内板结料试样抗压强度和显气孔率进行测定,并结合XRD、热力学模拟计算、SEM及EDS分析,研究其生成反应及板结机理。研究表明:板结料主要组成物质是氧化镁和固定C,质量分数分别为70.1%和20.4%;室温下,试样显气孔率为8.55%,抗压强度为315.60 N;板结料形成过程中,镁蒸气与氧气反应优先,镁蒸气与一氧化碳气体反应是主导部分,二者生成氧化镁的量分别占板结料中氧化镁总量的3.2%和96.8%(均为质量分数);料层板结由板结料粉末颗粒团聚和板结料团聚体烧结2个过程组成,温度是块状板结料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硝酸硝钾肥、农业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钙镁磷钾肥及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缓释复混肥料同时执行相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镁渣是提镁冶炼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然而关于镁渣中精炼镁渣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为探究精炼镁渣的理化性质,以山西某精炼镁厂产生的精炼镁渣为原料,利用高温箱式炉、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能谱联用仪(SEM-EDS)等表征手段进行了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炼镁渣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MgCl2·6H2O),对其进行氯化镁的回收是较为可行的方案。精炼镁渣中氮化镁(Mg3N2)的存在说明在对粗镁进行熔融过程中过高的熔融温度导致精炼出的单质镁和氮气发生反应。精炼熔剂的密度调配也会直接影响精炼镁渣中镁珠分离的难易程度。对镁渣进行破碎风选可以有效地对无用杂质进行分离,也会使精炼镁渣块中包裹的镁珠更好地暴露出来,有利于资源的回收。最后,对目前中国精炼镁渣的利用途径进行了论述,得出精炼镁渣具有较好的高值化利用前景,可以实现废物资源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料浆氢氧化镁具有良好的缓冲性和吸附性能,在酸性废水中和、重金属脱除、印染废水脱色、烟道气脱硫等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文章对料浆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我国镁资源丰富,料浆氢氧化镁市场广阔。因此,大力开展料浆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和应用研究,对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济钢第三炼钢厂的钢包镁碳残砖、转炉镁碳残砖和铝镁碳残砖的特殊处理,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再生料。以这些再生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再生镁碳砖和铝镁碳砖,与不加再生料的同规格产品具有同等或相近的理化性能指标,在160t钢包工作衬上使用,效果较好,残砖厚度与使用原砖的类似。  相似文献   

7.
以无定型水合二氧化钛和氢氧化锂分别作为钛源和锂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钛系锂离子筛(HTO)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测试等表征。研究了HTO在高镁锂比[n(Mg)/n(Li)]盐湖卤水中随时间变化对锂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TO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26 h吸附容量达到24.8 mg/g。HTO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分离系数(αLi Mg)达到4 813.0。经过20次吸附循环试验,HTO的锂吸附容量仅下降4.8%,且每次钛的溶损率都在0.08%以下。结果表明,HTO具有较好的循环吸附性能和稳定性。该HTO具有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取锂的能力,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间包用镁橄榄石质涂抹料的研制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大中型钢厂的中间包工作衬大多采用各种档次的镁质和镁钙质涂抹料、喷涂料或干式料.生产这些材料的主要原料为镁砂和镁钙砂,而镁砂和镁钙砂均属于高能耗产品,并且其资源日益枯竭,价格也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1前言镁钙质耐火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精炼效果和热力学稳定性,已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冶炼高级钢的炉衬。镁钙砖可分为不烧(轻烧油浸)与烧成砖两大类。为防止CaO的水化,不烧砖选用无水树脂,烧成砖选用石蜡(使用时加热脱水)作结合剂。2复合结合剂2.1防水化性本厂研制的K-96抗水化剂不含水,能包裹颗粒表面形成防水膜,并在400℃下开始挥发,至600℃基本挥发完毕,不存留任何有害成分c2.2结合强度K-96抗水剂还具有结合作用,可润湿物料,使泥料具有可塑性。如果单独用它来制砖,存在砖坯强度低,易变形的问题。一般不烧镁钙砖,加入1%…  相似文献   

10.
从连铸中间包干式料的材质、结合剂和抗渗透剂等三方面阐述了干式料的研究进展。目前主流的干式料材质为镁质,并逐渐向镁钙质和镁硅质干式料发展。干式料在使用过程中加入低中温结合剂,使其在浇钢时烧结致密。在干式料中加入抗渗透剂来改善干式料的抗渣性能,也是中间包干式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白云石蕴藏量巨大,白云灰乳碳酸化是白云石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镁、氧化镁等镁化合物的关键步骤之一,关系到镁的产率、产品中钙的含量及生产成本。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碳酸化过程镁的溶出率及重镁水中的钙含量与碳酸化反应温度、反应终点pH、白云灰乳质量浓度的关系,从而为提高碳酸化过程镁的溶出率,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影响镁的溶出率及重镁水中钙含量的主要因素为pH。白云灰乳碳酸化最佳工艺条件:白云灰乳质量浓度为9.00 g/L(以氧化镁计),反应温度为30 ℃,反应终点pH为7.50。在此条件下镁的溶出率为74.49%,重镁水中钙的质量浓度为0.10 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析纯氯化镁为原材料,以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得到的白云灰乳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做了表征,考察了影响氢氧化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加料速率、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加料速率为3 mL/min、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 ℃、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时,可以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3.
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作了评述。介绍了中国镁质资源诸如菱镁矿、水镁石、水菱镁石、白云石、斜方云石、盐湖卤水和海水制盐工业副产--苦卤等。对世界镁化学制品生产企业近期变化和发展情况以及轻烧氧化镁(CCM)与氢氧化镁生产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浓海水—钙法(轻烧白云石、石灰)制取氢氧化镁具有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传统钙法生产的氢氧化镁存在杂质含量高、产品纯度低等缺陷。本文以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为基础,从原料预处理、氢氧化镁合成、硫酸钙沉降、沉淀洗涤等方面对浓海水—钙法制取氢氧化镁的工艺进行改进,并在河北黄骅完成万吨级示范工程建设和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工艺制备的氢氧化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得到高质量的副产硫酸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测试真空镀金属酞菁固体膜的光吸收行为,分析了镁酞菁(MgPc)、氯铝酞菁(AlClPc)和氯镓酞菁(GaClPc)的光谱响应,及四氢呋喃(THF)溶剂对氯镓酞菁(GaClPc)、镁酞菁(MgPc)和氯铝酞菁(AlClPc)这些酞菁化合物光谱行为的影响,为这些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应用提供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蛇纹岩(除蛇纹玉外)应用时主要加工方法有物理加工、热法(焙烧法)、湿法(酸解法)3种。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研究蛇纹岩各种应用,不完全统计有关论文575篇,发明专利27项。蛇纹岩的研究领域在拓宽,应用范围在扩大,从农业到医药,耐火材料、建材到化工材料,金属镁和镁化合物、单晶硅到硅化合物系列产品,环保产品到玉石产品,均在快速发展。蛇纹岩将具有更好的开发前景和更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高温高压前后白云石内衬的晶相以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云石内衬材料中的白云石相在高温高压前后没有发生相变,但是科石英相在高温高压后发生相变.与此同时,白云石内衬的形貌也发生变化,并且不同区域的形貌也不同,形貌的变化是与温度、压力的变化同步的.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白云石内衬不同区域的温度、压力分布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刘莹 《无机盐工业》2020,52(11):103-107
以硝酸镁、硝酸铁和氢氧化钠作为初始材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铁酸镁光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合成的铁酸镁为纯的立方相,空间群为Fd-3m(227),晶粒尺寸约为25 nm。通过光学性质分析发现,铁酸镁光催化剂在200~700 nm处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其能带值约为2.11 eV。以甲基蓝、罗丹明B和甲基橙为考察对象,研究了铁酸镁光催化剂对3种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光催化实验表明,铁酸镁光催化剂对甲基蓝具有最佳的降解效果,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2.5 g/L,最佳的染料质量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s The firing of mixes of dunite and dolomite produces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giving periclase, forsterite, and lesser amounts of other orthosilicates of magnesium and calcium. The composition and amount of the newly formed minerals depend on the quantitative ratio of the mix components and on the firing temperature.Mixes containing less than 60% dolomite sinter at temperatures not below 1500–1600°C. The lime and the calcium and magnesium orthosilicates undergo complete combining which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a high-quality magnesite-dolomite refractory.Translated from Ogneupory, No. 6, pp. 36–39, June, 1976.  相似文献   

20.
多孔镍/白云石颗粒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镍的方法,改善多孔白云石颗粒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的催化能力。采用配位沉淀法制备Ni/白云石粉末,再以Ni/白云石粉末为原料,制备多孔Ni/白云石颗粒。以苯为生物质气化焦油的模型成分,在Ni/白云石颗粒固定床对苯进行蒸汽重整,考察了多孔Ni/白云石颗粒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和氧化镍含量等条件对其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Ni/白云石颗粒的催化能力随焙烧温度和氧化镍含量而变化,在焙烧温度750 ℃和氧化镍质量分数13.5%的条件下,Ni/白云石颗粒上苯蒸汽重整的气体收率达到最大值83.0%。在焙烧温度(450~900) ℃和氧化镍质量分数0~22.5%时,积炭率基本保持在4.5%。900 ℃焙烧2 h,对积炭失活的多孔Ni/白云石颗粒进行再生,再生的多孔Ni/白云石颗粒对苯蒸汽重整的催化能力与新鲜多孔Ni/白云石颗粒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