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归四逆汤乃<伤寒论>中治血虚寒凝所致的厥阴寒证的代表方.后世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厥阴寒证,而且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现将近5年来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养血、通脉止痛,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四肢厥寒、脉细欲绝等症。笔者一直尊祟仲师法度,每遇气虚血亏、寒凝经脉之证,偏爱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多有效验,窍不思浅陋,献拙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3.
当归四逆汤首见于《伤寒论》,原用来治疗阳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煦而出现的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之证。目前此方的临床价值已远远超出《伤寒论》所述范围,凡因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的虚、冷、瘀、痛等内、外、妇科诸证,均可选用。现将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当归四逆汤的经验报道如下。一、急性阑尾炎王某,女,20岁,1985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于14天前,突然发生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继则恶寒发热,恶心欲吐,当即求医,诊为急性阑  相似文献   

4.
当归四逆汤治疗多发性神经炎临床体会赵方杰多发性神经炎是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障碍和周围性麻痹。当归四逆汤载于《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师仲景之法治疗10余例,药证相符,屡用屡验,...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可分为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络、阴虚血瘀、肝肾亏虚证型,中医临床辨证时以气虚血瘀证型多见,针对气虚血瘀型DPN多选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时可灵活选用补阳还五汤单方加减治疗或单方合用其他方剂或西药、足浴、针刺等治疗,临床疗效甚好,现将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28-230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V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47.23±3.79m/s、47.12±3.56m/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6±6.78m/s、42.23±6.12m/s,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V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48.98±3.12、36.78±5.11m/s)高于对照组(45.26±3.26、33.12±2.16m/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当归四逆汤煎剂中药,对照组服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当归四逆汤可以提高有效率(P0.05),提高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0.01),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按摩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60例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按摩,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足浴按摩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西医单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蜡艾无烟灸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当归四逆汤组和联合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牵引、按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当归四逆汤组服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当归四逆汤组的基础上蜡艾无烟灸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颈部疼痛、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与当归四逆汤组比较,联合组β-内啡肽水平较高,前列腺素2、5-羟色胺水平较低(P0.05)。与当归四逆汤组比较,联合组患者颈部疼痛明显改善,VAS及NDI评分较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伤。结论蜡艾无烟灸联合当归四逆汤可明显改善风寒痹阻型颈椎病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及颈部疼痛,降低预后复发,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8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α-硫辛酸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气虚血瘀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TCSS和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DP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对172例DPN患者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5级记分法量化评分,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阴虚、血瘀〉50%;高龄组阳虚证候比重及积分高于低龄组(P〈0.05);血瘀、阳虚证候积分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增高(P〈0.01)。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评分与阴虚、阳虚、血瘀积分呈正相关;空腹血糖(FBG)与气虚积分、脂蛋白a与阴虚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阳虚积分呈正相关;NCV异常组中的阴虚、血瘀证候比例高于各自正常组,而气虚、痰湿证候反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积分越高,NCV异常越明显。病程、FBG、收缩压(SBP)、同时并发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PN临床证候以阴虚、血瘀为主,阳虚、血瘀越明显,神经传导速度越慢;病程延长、FBG和SBP升高、合并DN和DR及神经系统体征评分增加是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医学检验的角度,提供血瘀证(BSS)诊断的实验依据。以及进一步分析中医血瘀证辨证分型中的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与相关临床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医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和健康人(健康组)各50例,采集血液样本按规定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血脂指标以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心钠素(ANP)、血清游离钙(F-Ca2+)、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三型血瘀证与健康组相比,血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以及ET、NO、ANP、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患者比较,血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除外)、血脂指标以及ET、NO、ANP、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凝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患者比较,血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血脂指标以及ET、NO、ANP、F-Ca2+、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凝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患者比较,血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血脂指标以及ET、NO、ANP、F-Ca2+、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临床检验指标对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诊断分型提供实验依据,提高血瘀证诊断分型的客观性。为现代科学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218例急性心肌梗死围再灌注期中医证候要素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围再灌注治疗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为AMI再灌注治疗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制定AMI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选择拟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观察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时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滞证、寒凝证证候要素的分布频次和变化特征.结果 共纳入218例AMI患者,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11例,溶栓治疗7例.再灌注治疗前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血瘀证(98.62%)>气虚证(80.28%)>痰浊证(77.52%)>阴虚证(14.68%)>阳虚证(6.88%)>寒凝证(2.75%)>气滞证(2.29%);治疗后1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90.37%)>血瘀证(76.61%)>痰浊证(74.77%)>阴虚证(14.68%)>阳虚证(10.09%)>寒凝证(3.21%)>气滞证(1.83%);治疗后3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85.78%)>痰浊证(50.50%)>血瘀证(47.71%)>阴虚证(16.97%)>阳虚证(8.72%)>寒凝证(1.38%)>气滞证(0.92%).与治疗前比较,再灌注治疗后3 d气虚证明显增多,血瘀证、痰浊证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气滞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再灌注治疗具有中医活血、化痰的作用,气虚是AMI再灌注治疗后的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疗效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实证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和止痛药服用情况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及停止治疗4周后,治疗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和头痛伴随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痛药停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1 h即刻头痛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能明显缓解患者头痛发作时的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止痛药的服用量,缓解头痛伴随症状。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对头痛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较好的即时镇痛效应和可靠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疼痛评分、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素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能够调节血清前列腺素浓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指标,缓解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6.
当归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占糖尿病患者的47%-9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运用当归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占糖尿病患者的47%~91%,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运用当归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少腹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近年来,作者以此为基本方,随证化裁治疗多种具有血瘀寒凝征象的妇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兹举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DPN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胰岛素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显著高于对照组,TCS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的疗效确切,是临床治疗DPN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