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例MODS患者 ,随机选择 10例行HVHF ,另 9例行常规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 2、4、8h动脉采血 ,检测血气、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 结果HVHF组与CVVH组于治疗开始后4h血Scr、BUN均显著下降 ,肾功能改善。HVHF组血TNFα、IL 1β、IL 6治疗前分别为 ( 1795± 5 0 6 )ng/L、( 96 4± 185 )ng/L、( 1332± 4 15 )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2 6 5± 397)ng/L、( 5 11± 12 4 )ng/L、( 72 6±2 4 3)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CVVH组血TNFα治疗前为 ( 1799± 5 11)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32 7± 4 2 1)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HVHF组死亡 3例 ( 3/ 10 ) ,CVVH组死亡 5例 ( 5 / 9)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HVHF可通过对流和AN6 9膜的吸附作用清除大量炎症介质 ,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及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方法 将75例初次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及血液透析滤过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脂蛋白(a)浓度的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组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较治疗前及血液透析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有所升高(P<0.05).血液透析组治疗后血清脂蛋白(a)浓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血清脂蛋白(a)浓度较治疗前及血液透析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496),与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比值呈负相关(r=-0.369).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可以通过清除部分炎症因子减轻微炎症状态,同时下调脂蛋白(a)水平,减少尿毒症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滤过联合血浆吸附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124例脓毒症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治疗时间24~72 h,血流速度150~180ml/min;观察组予连续性血浆滤过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治疗时间血浆吸附每天3 h,血浆滤过24~72h,血流速度150~180 ml/min,比较2组患者28 d生存率、ICU入住时间、依赖呼吸机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血肌酐、尿素氮、白细胞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白细胞介素6、TNF-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氧合指数、血肌酐、尿素氮、白细胞及APACHE II评分等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28 d生存率显著提高(72.58%比46.77%,P0.05),治疗后氧合指数改善更明显[(362.56±98.25)比(82.84±105.38),P0.05],血肌酐[(61.47±10.65)比(79.30±11.75)μmol/L,P0.05]、尿素氮[(8.69±3.61)比(14.06±3.76)mmol/L]、白细胞[(11.80±4.51)×10~9/L比(14.53±5.09)×10~9/L,P0.05]、白细胞介素6[(62.63±45.25)ng/ml比(112.38±66.23)ng/ml]、TNF-α[(23.62±4.27)ng/ml比(34.82±5.29)ng/ml]、白细胞介素1β[(32.52±8.32)ng/ml比(46.15±9.52)ng/ml]、白细胞介素10[(295.21±106.28)ng/ml比(361.78±102.03)ng/ml],生命体征改善明显(P0.05),APACHE II评分(11.62±3.71)比(14.36±3.52)、ICU入住时间[(15.69±3.51)比(18.92±3.27)d]及依赖呼吸机时间[(4.68±3.10)比(6.83±3.21)d]明显减少(P0.05)。结论连续性血浆滤过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可有效降低脓毒症AKI患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清除作用。方法18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随机选择10例行HVHF,另8例为对照组,行血液透析(HD)。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h、2h、4h、6h和8h时血、超滤液及透析液中TNF-α、IL-1β、IL-6的浓度(单位均为ng/L)。结果(1)HVHF组9/10例、HD组6/8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2)HVHF组治疗前血TNF-α1784±437、IL-1β960±173、IL-61320±325分别与治疗后4h1267±401、519±127、761±2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超滤液中未能检测出TNF-α,但可持续检测到IL-1β、IL-6;(3)HD组治疗过程中TNF-α、IL-1β、IL-6血中浓度无明显变化,透出液中未检测出上述细胞因子。结论HVHF可通过对流作用清除大量的细胞因子;AN69滤器对细胞因子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营养状况、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反应及随访一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营养状况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更为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胰岛素抵抗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国产新型血液灌流器MG1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共88例,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统计研究室提供随机化数据表分配,使用二阶段交叉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广泛使用的健帆HA130灌流器作为对照,A组患者先使用HA130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串联治疗一次,中间经过洗脱期1周,再使用MG150 HP串联治疗一次;B组患者先使用MG150 HP+HD串联治疗一次,洗脱期后1周再使用HA130 HP+HD串联治疗。分别在2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GEs和IS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新型血液灌流器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2个医院各入组44例患者;A组(n=44)和B组(n=44)两组患者治疗前除了AGEs[(285.77±107.03)ng/L比(456.89±129.10)ng/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2.67±2.58)mg/L比(6.38±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清除指数(Kt/V)、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IS、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min,Al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MG150和HA130 HP联合HD治疗2 h后血AGEs下降率分别26.0%为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3,P0.01);IS的下降率分别为51.7%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47,P0.01);β_2-MG下降率分别1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0,P0.01)。(3)共7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在2种灌流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新型血液灌流器MG150 HP联合HD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百令胶囊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不但清除了小分子毒素物质(肌酐、尿素氮),同时还能有效地清除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纠正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减轻或缓解尿毒症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药物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66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接受血液滤过联合常规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结果 基线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滤过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紫癜性肾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血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清除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作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emoperfusion/hiemocIialysis,HP/HD)联合治疗,先行HP/HD2小时,树脂吸附达饱和后取下灌流器,继续HD 2小时,单次总治疗时间4小时,治疗前后各测1次β2-MG和I-PTH观察疗效.结果 β2-MG治疗前(37108.55±13570.59)μg/L,治疗后下降为32133.81±13785.98μg/L,iPTH治疗前(631.91±436.60)pg/mL,治疗后为(380.60±245.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睡眠改善,食欲增加.结论 血液灌流对中大分子物质清除有效,长期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种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的患者200例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130)组、HD+ HP230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HD)组、床旁血液滤过(CVVH)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比较6组血液净化单次治疗前后血磷及血PTH清除率.结果 HD组治疗后血PTH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治疗后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FHD组治疗后血PTH值及血磷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治疗后血PT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 HP130和HD+ HP230组治疗后血PT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HDF组(P<0.05)和HFHD组,血磷值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床旁血液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均能有效清除血磷及PTH,清除效果依次为CVVH组>HD+ HP230组>HD+ HP130组>HDF组>HFHD组.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能否提高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能否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其病死率。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选取100例MHD患者,4周试验导入期后随机分为2组。HD+HP组(n=51)采取维持性单纯血液透析(2次/周)和HD+HP(1次/周)治疗;HD组(n=49)采取单纯血液透析(3次/周)治疗。平均随访2年。主要观察终点为患者死亡;次要观察终点为常规临床指标、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F-36量表生活质量指数。 结果 2年观察期结束时,HD+HP组患者的瘦素、hsCRP、PTH、IL-6、β2-MG和TNF-α 的血清浓度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胸比、左室质量指数(LVMI)、EPO剂量和降压药的种类均低于HD组(均P < 0.05);HD+HP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EF)、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HD组(均P < 0.05);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浓度、血清铁(SI)浓度、总铁结合力(TIBC)、Kt/V、每分心输出量(CO)和二尖瓣峰值流速比(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观察期结束后,SF-36量表显示HD+HP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HD组,总评价值显示HD+HP组患者总分高于HD组(P < 0.05)。2年观察期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HD+HP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Log-rank检验P < 0.05。HD+HP组患者行HD+HP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HD+HP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HD,同时在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其生存率方面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标准肠内营养(EN)、肠内免疫营养(EIN)液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对烫伤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12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EIN、EN+rhGH、EIN+rhGH组,每组32只.将大鼠制成总面积30%TBSA的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4、7、10 d抽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切取大鼠肝组织检测其CD14 mRNA、TNF-α mRNA的表达.另取8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伤后各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清内毒素、IL-6、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D14 mRNA、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4、7、10 d,EIN组和EN+rhGH组血清内毒素、IL-6、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CD14 mRNA、TNF-α mRNA表达均低于EN组(P<0.05或P<0.01);伤后10 d,EIN+rhGH组血清内毒素[(0.37±0.07)EU/mL]、IL-6[(289±49)ng/L]、TNF-d[(1.87±0.32)μg/L]水平以及肝组织CD14 mRNA(0.39±0.05)、TNF-α mRNA(0.47±0.03)表达均低于EIN组[(0.48±0.08)EU/mL、(364±53)ng/L、(2.50±0.48)μg/L、0.67±0.06、0.66±0.05,P<0.05或P<0.01]. 结论 EN、EIN液与rhGH联合应用可减轻大鼠烫伤后的炎性反应,且rhGH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的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维持并规律性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1次;血液透析滤过组(20例),每2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治疗4、12周时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值下降.首次治疗清除效果均显著(P<0.01);治疗4、12周时,血清钙、磷的下降不及甲状旁腺激素下降明显,但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较血液透析滤过组清除血清钙、磷明显(P<0.05),清除甲状旁腺激素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且优于血液透析滤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对脓毒症性脑病的影响,以及氢吗啡酮对脓毒症性脑病的神经保护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的关系。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0只,8~10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40):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性脑病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入选ESDN患者75例,其中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25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HD+ HDF组)28例、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组(HD +HP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与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及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应用Daugirdas公式计算透析充分性(KT/V),分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影响;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3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TNF-α及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12周后,血液灌流治疗与胰岛素抵抗、CRP、TNF-α、IL-6、Hb、Alb及BMI均显著相关;胰岛素抵抗和营养状态:HD+ HP组治疗前后有改善(P<0.05),较HD组和HD+ 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HD+ HP组治疗前后、以及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增高(P<0.05),HD+ HDF组与HD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ESDN患者体内长期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降低ESDN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2例MHD患者,交叉对照设计,每例患者每隔4周随机接受LFHD、HFHD、HD+HP3种之一治疗,每种治疗持续12周,清洗期4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比较3种治疗对血清hs-CRP、IL-6、TNF-α、β2-MG的影响。结果:(1)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hs-CRP、IL-6、TNF-α、β2-MG、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LFHD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HFHD组及HD+HP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HD+HP组较HFHD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次治疗前后,每两组之间相比hs-CRP、IL-6、TNF-α、β2-MG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下降最明显。结论:HFHD、HD+HP可以降低MHD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β2-MG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以HD+H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对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4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0.70±6.27)岁,年龄范围40~73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组(n=32)和OLIF组(n=32)。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3月。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结果OLIF组的手术时间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中出血量(119.72±30.41)mL、术后卧床时间(2.16±0.35)d、术后住院时间(5.18±2.06)d均显著低于PLIF组[(318.26±94.62)mL,(3.17±0.54)d,(7.35±1.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8个月的随访时间,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OLIF组腰疼痛VAS评分[(1.93±0.54)分,(1.74±0.63)分]显著低于PLIF组[(4.05±0.62)分,(3.87±0.74)分],腿疼痛VAS评分[(1.56±0.71)分,(1.37±0.52)分]显著低于PLIF组[(3.74±0.79)分,(2.53±0.59)分],腰椎JOA评分[(22.57±1.83)分,(24.38±1.65)分]显著高于PLIF组[(20.35±1.78)分,(22.14±1.3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LIF组血清TNF-α(16.95±3.92)ng/L、IL-1α(9.17±3.78)ng/L及CRP(1.97±0.2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PLIF组[(20.46±4.27)ng/L,(11.51±4.25)ng/L,(2.36±0.32)mg/L](P<0.05);末次随访OLIF组血清TNF-α(13.47±3.54)ng/L、IL-1α(6.52±2.09)ng/L及CRP(1.42±0.16)mg/L水平均显著低于PLIF组[(18.08±3.84)ng/L,(8.73±5.43)ng/L,(2.04±0.25)m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IF相比,OLIF治疗DLSS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清除效果,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及尿毒症未透析组,观察12个月。结果尿毒症未透析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透析后进一步升高(P〈0.05);12个月后,HD+HDF组及HD+HP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D组(P〈0.05)。结论①尿毒症患者HD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升高;②HD+HDF或HD+HP血液灌流能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胸腺肽α_1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周2次,共用4周;监测用药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同时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监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给胸腺肽α1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3.45±2.60)mg/L、IL-6水平8.07±4.30)pg/ml、TNF-α水平(13.89±5.0)ng/ml均较治疗前[分别依次为(5.36±4.12)mg/L、(16.31±5.12)pg/ml、(21.50±9.06)ng/m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IL-6及TNF-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胸腺肽α1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