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中通过对许厂煤矿1315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许厂煤矿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取得了放项煤开采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为本区域“三下”采煤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南屯煤矿地表移动观测成果,通过控制条带工作面的宽度控制地表变形,分析了采用条带开采方法进行北屯村庄煤柱放顶煤开采的可行性,并通过地表移动变形的计算,确定了保护地面房屋安全条件下实现村庄不搬迁放顶煤开采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3.
曹志善 《山西煤炭》2009,29(4):15-16
为了掌握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通过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总结了孔庄煤矿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地表下沉特征,并结合相邻采区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表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综放开采条件下与分层综采条件下的的地表沉陷规律.  相似文献   

4.
LFX-1型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淄博矿务局许厂煤矿尚属首次。通过在首采区1301工作面一年的现场应用,证明悬移放顶煤支架对于开采一定条件下的中厚煤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姚桥煤矿7005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揭示了厚表土层大采深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为进行同类条件下的"三下开采"工作提供地表移动参数.  相似文献   

6.
综放开采村庄房屋破坏规律与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村庄建筑物保护技术。结果表明:新建村庄经历了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陷变形影响和7511、7512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采动波及影响,所有房屋没有出现裂缝。利用采空区上方塌陷区附近就近建设抗变形村庄,是合理解决综放开采条件下村庄下采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放高压线铁塔下压覆煤炭资源,黄玉川煤矿采用地表移动变形预计与现场实测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放顶煤开采影响下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安全性及地表移动规律,在216_上02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使用"井"字梁式整体连续可调基础,对铁塔采取调平、抬高及平移等措施进行调节与监测,总结了10m以上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应用"井"字梁式整体连续可调基础高压线铁塔的下沉、倾斜、水平移动规律和实践经验,为国内10m以上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煤层倾角变化大及伪倾斜布置采煤工作面过地表高压线铁塔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8.
综采放顶煤地表沉陷规律及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滕永海  王金庄 《煤炭学报》2008,33(3):264-267
在实测、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及其机理.在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下沉盆地陡峭,移动变形集中,地表断裂比较发育.表现在参数上,地表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明显偏大.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导水断裂带异常发育,其高度与煤层开采厚度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红会一矿150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观测,确定了缓倾斜特厚坚硬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及有关参数,根据其规律提出了开采沉陷区域灾害防治措施,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阳煤矿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多个观测的实测资料,分析求出了五阳煤矿在分层综采和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和岩移参数。无论是分层综采,还是综采放顶煤,都表现出地表下沉盆地陡峭、地表移动剧烈等特点;综采放顶煤与分层综采相比,地表下沉系数相当于初次采动,地表裂缝和破坏要轻得多。  相似文献   

11.
对“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计,介绍了铁路及立交桥的维护方案和实施过程,对“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夏林发  郑志刚 《矿山测量》2007,(2):39-39,66
文中通过对厚松散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地表沉陷变形规律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厚松散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的特征,得出了该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的特点,为今后指导“三下”采煤及征迁赔偿等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综采放顶煤表土层移动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侃  黄振修 《煤炭学报》1999,24(1):21-24
为了有效的研究兖州矿区综采放顶煤开采情况下的表土层内的移动变形机理,建立动态力学预测模型和研究地表沉陷控制方法,在南屯煤矿开采工作面上方建立一个岩体内部移动变形监测钻孔.监测采用钻孔测斜仪和钻孔伸长仪组成的三维测量系统,通过监测获得了丰富的成果:综采放顶煤地表移动活跃期很短,具有突变性;表土体内部存在短暂的离层现象;在特殊层面位置有明显的相对滑移以及表土层移动角取决于粘土层的性质等.  相似文献   

14.
为系统掌握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机理,某煤矿于2018年初建立了E2307综放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结合工作面具体概况,在对现场进行实地观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求取了某煤矿特定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岩移参数和岩移角值,揭示了该矿厚松散层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规律,为某煤矿今后开展村庄下、水体下、铁路下、公路下采煤以及合理留设保护煤柱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了我国“三下”采煤关于综放开采沉陷领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厚冲积层大采深村庄下综放开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明清  郝明香 《煤》2002,11(2):22-25
2 6 0 8— 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是鹤煤集团公司首例村庄下大强度放顶煤开采 ,通过采前可行性研究 ,开采过程中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进行观测 ,对地面村庄民房破坏情况进行监测 ,以及为搞好工农关系而采取的支付受破坏严重民房租赁费办法 ,使村庄下综放开采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刘增平  邵昌尧  张连良  吕卫东 《采矿技术》2006,6(3):189-191,212
针对许厂煤矿浅埋深、厚冲积层、薄基岩的围岩地质条件,利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的方法研究了该条件下进行条带开采的地表变形特点,研究表明,该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移动期很短、地表移动无明显移动初始期和衰退期、地表下沉系数相对较大等特点.在有效控制地表变形、保护地表建筑物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探讨了采用矸石充填置换开采部分条带开采后所留设保护煤柱的可行性,并在现场进行了初步工业性试验.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三下"压煤、条采煤柱回收及矸石井下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福军 《煤矿开采》2014,(2):95-97,41
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是合理留设保护煤柱,进行压煤开采合理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地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实测及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了下沟煤矿巨厚白垩系砂岩含水层下综放开采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及地表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下沟煤矿导水裂缝带高度介于111.8~125.8m;同时由于洛河砂岩、宜君砾岩的存在,对地表岩层移动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且开采充分度的影响使得地表移动变形值呈现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动态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动态地表沉陷规律。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和动态地表变形值非常大,地表移动的初始期很短,活跃期比较长,剧烈期显著。研究成果对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动态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动态地表沉陷规律.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和动态地表变形值非常大,地表移动的初始期很短,活跃期比较长,剧烈期显著.研究成果对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面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适合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地表岩移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在该条件下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和特点。为今后指导"三下"采煤及征迁赔偿等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