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多元化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4例:多元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多元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半年,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为理想,优良率为88.0%,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近期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有效率,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3%(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3%(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67%(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膝关节恢复效果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创伤科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效果的合格率为100.0%,大幅度超过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幅度促进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红梅 《吉林医学》2012,33(12):2673-267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胫骨平台骨折功能恢复和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中优17例,良37例,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胫骨平台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观察疼痛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笔者医院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2小时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疼痛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可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84-84,94
目的 探讨对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康复护理,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观察手术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手术后6个月,护理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为7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15-2716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按照施护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2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0.0%,低于观察组的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迅速,并发症减少,满意率提高,应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邢雨旸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56-3157
目的:探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传统胫骨平台后侧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7.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与优质护理干预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这一期间,选取了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与优质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与疼痛评分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 05);护理后2组患者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护理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 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 24% ,明显比对照组的76. 19%高(P<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与优质护理干预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中应用,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6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康复所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多元化康复护理应用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高其预后恢复效果,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整体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谢灵娟 《大家健康》2016,(2):258-259
目的:分析研究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和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骨折患者资料12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速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临床基础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开展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增加中医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2.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76.9%,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中医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膝关节恢复与骨折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对比2组骨折复位程度、肿胀消退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肿胀消退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及必要护理可有效改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肿胀消退及切口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骨折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内髁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前方入路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后内侧入路的方法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骨折复位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骨折复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骨折可有效的提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且骨折复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17例,良37例,优良率为9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能够显著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张战和 《吉林医学》2013,34(18):3574-3574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