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铁路将朝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车轮作为铁路运输车辆重要零部件之一,对其质量与数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全模锻法制造的车轮具有金属力学性能好、几何尺寸精度高、金属切削量少、不平衡度及表面缺陷小等诸多优点。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车轮全模锻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出车轮全模锻过程金属流动规律以及模具受力情况,该仿真结果为车轮全模锻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8日,铁路运输成功地实现第六次大提速,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在高速、重载和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机车车辆配件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材料热处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试从齿轮材料热处理制造技术与装备应用方面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马钢车轮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火车车轮、轮箍生产基地,为满足火车重载、高速的要求,该公司2006年从德国Hegenscheidt公司引进了一条车轮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12台数控机床、3台门式机械手及其他辅助设施。其中4台机床和1台门式机械手组成一个加工单元。门式机械手由德国Bleichert公司生产,该机械手X1轴、X2轴跨度大(11.8m),两侧各有一台伺服电动机通过齿轮、齿条驱动,X1轴、X2轴通过SIEMENS840DGANTRY功能耦合成一个同步直线轴(见图1)。  相似文献   

4.
正(邮发代号:24—7)《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杂志创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双月刊。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央级期刊,是我国锻压行业科技成果、产品信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领域知名权威期刊。1981年以来曾多次荣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1992年  相似文献   

5.
随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针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应用及生产要求控制越来越严格,汽车车轮的制造和生产对于整体的汽车行业发展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性影响,只有保障汽车车轮的技术应用才能满足整体的汽车行业发展及汽车行驶技术、技术应用需求,通过对汽车车轮制造中的定位参数设计,能够为汽车车轮定位的精准性控制提供保障,实现汽车行驶技术应用的安全性控制。鉴于此,本文针对浅谈前轮定位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及参数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在这些研究帮助下,能够为汽车车轮定位中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邮发代号:24—7)《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杂志创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双月刊。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央级期刊,是我国锻压行业科技成果、产品信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领域知名权威期刊。1981年以来曾多次荣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1992年  相似文献   

7.
时殷平 《现代制造》2010,(18):12-13
<正> 随着国内铁路运输朝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以及国外机车市场的扩展,无论对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的运用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是应对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精度,还是满足加工速度和生产效率,对生产设备应用的要求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高速客运、重载货运是铁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特点。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铁路运输线路建设的投入,至2009年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8.6万km,跃居世界第二位,到2012年将达到11万km,其中电气化线路将达到50%以上。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至2020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铁路已经走进了“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时代。为适应铁路运输“高速、重载”的需要,机车车辆必须更加安全可靠。随着铁路制造领域市场化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严峻的挑战。据了解,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正在从工艺、装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我们邀请了几位机车行业的专家,从焊接、热处理、铸造、锻压等领域谈一下“高速、重载”对热加工行业的要求和解决办法,旨在搭建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集多方合力,将我国的机车车辆制造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欢迎您就此次论坛的观点来稿,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0日,随着马钢车轮公司车轮扩能改造二期工程核心项目——第三条压轧线竣工的投产,历时3年半、总投资近9亿元的马钢车轮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建成,使马钢车轮年产能跃上110万件新台阶。马钢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火车车轮制造基地,而且也将成为“中国制造”高速车轮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也在迅速发展着,而对于汽车行业的生产技术以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制造行业当中,汽车车轮的制造和生产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指数的提高离不开车轮的制造,通过对汽车车轮的参数进行设置,可以为汽车的定位服务提供保障。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前轮定位对于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以及车轮参数的调整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火车车轮外形的制造精度和磨损程度对列车运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量车轮外形的仪器对于监控制造和运行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火车车轮外形测量仪器的基本构成原理 ,分析了其误差特性 ,用遗传算法进行该仪器机械部分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 锻造是机械制造工业重要的组成部份。它的设备(尤其是水压机)的吨位大小,年产量,锻件的重量及锻件精度、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锻造工业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汽车、拖拉机、飞机等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模锻件。又如在大型发电、轧钢、化工等设备的制造上还需要特殊的大型锻件。结合我国当前情况,大型电站、核电站、航空工业的一些重要锻件还不能满足需要,仍还依靠进口,因此大力发展锻压技术,提高锻压行业的管理水平,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是决定整车生产质量的关键。单就乘用车使用的铝合金车轮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对铝合金车轮要求的部分试验项目在我国自主品牌的车企中还没有要求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要求。  相似文献   

14.
车轮制造业的发展,涉及到技术、装备、管理、数字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当前,有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高管们的重视:产品轻量化、生产自动化和环境绿色化。这三化问题是我国车轮制造企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自由度火车车轮生产机械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车车轮各生产工序间轮坯传递的高负载、高温、高位置精度、高生产率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生产机械手解决方案。该机械手采用特殊的机构设计方案,实现了轮坯多自由度的自动定位、夹紧和传递等功能;采用西门子高速响应运动控制器和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实现了机械手高性能运动控制。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机械手具有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夹紧可靠、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已经应用于火车车轮生产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各生产工序间的工件传递。  相似文献   

16.
征订启事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和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央级期刊,是我国锻压行业科技成果、产品信息交流的重要园地。1981年以来曾多次荣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1992年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科技期刊二等奖;历届山东省优秀期刊;历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7.
环行起重机是核电站核岛内重要的起重设备,车轮偏斜作为通用桥式起重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技术要求,是起重机的制造过程中重要的检验测量尺寸,文章介绍环行起重机车轮偏斜值的测量方法。对车轮偏斜的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旭颖 《机电信息》2011,(12):100-101
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特别是高速列车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火车维修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中列车转向架的维修技术创新是车辆维修技术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火车车辆维修技术的现状,尤其对转向架维修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提出了进行技术创新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速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彦学  高锋 《工具技术》2002,36(1):16-21
高速加工是以较快生产节拍进行加工 ,提高切削和进刀速度是高速加工技术的重要环节。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零件毛坯、刀具、机床、自动控制与检测等多种技术的综合优化 ,需要变革传统的机加工工艺路线。我国引进的轿车零部件数控自动生产线上已广泛应用高速加工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缩短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 ,加快生产节拍 (轿车发动机生产节拍已缩短为 30秒 ) ,满足轿车高质量、高速率、低成本、大批量、社会化生产的技术要求。高速加工技术必将带动零件毛坯制造、刀具 (工具 )、数控机床、自动控制、在线检测、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快融入全球化生产制造体系 ,预计高速加工技术将在信息化、柔性化机械加工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邮发代号:24—7)《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杂志创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双月刊。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央级期刊,是我国锻压行业科技成果、产品信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领域知名权威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