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通过内镜中心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分析,研究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对策,并形成前瞻、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估内镜中心医院感染风险,发现可能引发医院感染暴发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科学评价改进效果.结果:分析发现内镜中心管理中的5个失效模式,制定措施,经一定阶段改进后,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内镜中心开展风险评估,可很好识别内镜中心感染风险,为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建立管理机制提供指导,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一种前瞻性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航天工业,9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被发达国家应用于卫生保健行业。文章综述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我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特点,总结了各类应用的价值意义和不足之处,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医疗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为减少医疗风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医疗风险管理方法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和医疗责任保险,是预防控制损害、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有效方法。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在职业暴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推广价值。 方法 通过组建专业的HFMEA团队,对职业暴露管理中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查找潜在失效模式并针对高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结果 职业暴露管理中发生的主要失效流程和环节有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人员因素优先风险数值(RPN)最高。进行HFMEA后RPN值下降,下降率52.50%。医务人员的正确防护率由实施HFMEA管理前的58.62%上升到72.45%,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率由74.03%上升到9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3、10.521,P<0.05)。 结论 应用HFMEA对医疗职业暴露管理进行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医疗行业作为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之一,在医疗行业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医疗设备作为现在临床医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临床上对医疗设备使用相关性以及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对医疗设备故障管理方面上的重视以及研究工作,这将会对医疗设备维修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维修质量,已然成为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在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风险,所以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风险进行预防,为此就需要采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FMEA与其他分析工具相比,更加注重对风险的预防,属于消灭潜在风险的第一道关卡,这些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程度在逐渐提升,其中在医院感染,医疗风险管理以及医疗护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此本文将重点研究FMEA对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的影响,以期对相关人员能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对需要干预的17个潜在失效点分别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策略,执行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针灸门诊应用FMEA方法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可及性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国内外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戴明循环、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2种质量控制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可行性的探讨.为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构建风险模型。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结合鱼骨图(因果)分析法作为工具,探究医用耗材SPD模式的风险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法进行风险类型调研,结合描述性统计方法计算风险系数。结果 风险由高到低依次是法规风险(RPN=27.24),其次是信息系统风险(RPN=24.41)、第三方管理风险(RPN=23.42)、院内管理风险(RPN=16.38)。结论 应结合政策法规完善医疗机构耗材管理制度,严格限制SPD服务商的业务内容,医疗机构发挥医用耗材管理主导地位,对SPD服务商进行严格考评,加强第三方团队管理,同时在全方位保障信息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完善医用耗材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原因,并介绍了两种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探讨了戴明循环、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用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为健全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是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基础上,整合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point,HACCP)及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等理论,形成的一种基于团队、系统和前瞻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医疗服务系统中潜在失效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率等进行评估,辨别存在的安全风险,预先建立预防措施,设计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HFMEA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持续提升提供新的思路。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HFMEA的起源、概念及内涵特征,详细分析HFMEA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及新的发展趋势,并聚焦当前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热点问题,阐明应用HFMEA理论进行慢性病管理的具体可行性。HFMEA是国际先进的前瞻性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在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领域应用具有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将"事后纠正"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的风险控制机制,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搜索相关研究文献,对FMEA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流程进行探讨,并列举了FMEA应用案例,提出了FMEA在医院设备管理应用的优缺点,为医院规避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实现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FMEA作为医疗设备的管理、评估手段,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工具,能够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介绍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步骤,并概述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切实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帮助医院明确剖宫产手术中的高风险环节及关键流程,切实做好产科安全管理。方法通过FMEA法与文献研究、头脑风暴、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剖宫产诊疗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结果共识别出剖宫产诊疗流程中10项高风险环节,即产后出血、知情同意效果不佳、会诊不及时、羊水栓塞、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会诊诊断及治疗错误、术前宣教效果不佳、麻醉失误、检查结果有误。结论 FMEA法是一项有效的医疗风险识别工具,能够前瞻性地检测出剖宫产高风险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风险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医疗差错、确保患者安全已成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发现并减少医疗差错的一个重要的前瞻性方法.在简要回顾FMEA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细描述FMEA的实施方法和步骤,重点介绍FMEA应用于降低医院医疗差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风险管理方法,对血液透析类设备进行风险管控,评估保障患者透析安全的作用。方法:根据FMEA风险管理方法构建流程图,结合临床实际选定血液透析机型及参与人员,剖析血液透析机主要系统中关键要素结构和功能,通过失效分析建立失效链,评估其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值事件采取有效持续改进措施并引入再评价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文件。结果:项目实施1年后血液透析机整体风险事件发生频度较实施前3年降低46%,可探测度提升65%,高风险事件100%下降至中风险;选定机型血液透析机整体故障率下降43%,维修周期降低35%,患者满意度上升5%。结论:FMEA风险管理方法能有效指引血液透析类设备关键要素的预防性维护保养,降低设备使用风险,保障设备使用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MEA梳理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确立主题,组建团队,进行失效模式和潜在因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潜在失效模式风险系数RPN值大幅度下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由48.33%上升至95.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FMEA可有效降低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提高医院科研人员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加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控制。方法成立医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梳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运用FMEA筛选出关键环节中的高风险因素,制定集束化管理方案。结果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共计接诊门急诊患者89 349人次,筛查发热患者5 099人次,其中有流行病学史1 171人次;筛查住院患者7 265人次,筛出流行病学史4人次。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及院内传染。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作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危机干预及疫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运用FMEA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筛选出医院感染高风险事件,从中确定风险事件为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2个院级优先级改进项目,进行风险控制与干预措施后,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除缺乏激励机制、医护团队间沟通不足等原因,FMEA实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优先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A实施后手卫生依从性为74.92%(79375/105953),较FMEA实施前的68.40%(58361/85328)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55,P<0.01)。FMEA实施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85%(80/2080),低于FMEA实施前的6.16%(123/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1)。结论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良好的效果,可前瞻性识别和评估医院感染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医疗风险事件做好防范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近年来,美国研究应用前瞻性质量分析工具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国家如意大利、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研究,而国内尚未见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报道。作者介绍了FMEA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列举了其在降低给药风险及保障医院软、硬件设备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提出了应用FMEA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医院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 方法成立FMEA小组,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对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并针对性改进。结果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RPN值大于8的失效模式均得以改善。结论FMEA的应用,降低了住院患者消化内镜检查风险,保障了患者检查治疗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