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小儿危重病评分方法和小儿死亡危险评分法对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内科危重监护病房收治的40例患儿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评分状况不良或持续无改善者预后不良。通过临床验证,危重病评分不失为客观、量化评价危重病例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和评价外科危重病病情和预后。方法 采用APACHEⅡ评分法对256例外科危重病患者进行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 发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计分值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随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计分值的增加,死亡率增高。本组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用直线回归方程作相关分析,r=0.915,P〈0.001。结论 认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评价外科危重病病情的严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和评价外科危重病病情和预后。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法对256例外科危重病患者进行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发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计分值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随着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计分值的增加,死亡率增高。本组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用直线回归方程作相关分析,r=0915,P<0001。结论认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评价外科危重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死亡率方面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临床各种危重病的严重并发症,在采取有效救治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方法:选择危重患儿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正常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危重护理中,可预先知道病情发展,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够使分诊更加高效、科学。通过对国内外急诊中常用的危重病病情评分系统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规范的急诊评分系统的建议,为我国医院在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一年中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患儿之间选取100例,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小儿护理评分法对50例患儿进行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参照组的50例儿童使用常规的小儿危重病护理方法,将两组的临床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我国评分法的各个分数段进行评分发现,F≤70评分数的患儿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F≥90评分数的患儿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人数较低(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98%,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76%,两组对比,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下,使得护理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使临床护理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的加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超 《柳州医学》2005,18(2):79-8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它的前驱表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已经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死率仍高达50%-90%,是当今ICU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将我院ICU 1998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46例MODS终未阶段患者(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MODS救治成功率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儿危重症并发低渗性低钠血症——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钠血症引起的低渗性脑病是儿科危重病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对低钠血症所产生的神经系统改变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1]。本文就在我院儿科住院危重患儿中,并发低渗性低钠血症伴脑病的13例患儿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95年1月~1998年10月间,在本院儿科住院危重病儿并发低渗性低钠血症伴脑病共13例,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的标准进行评分[2],13例评分均≤80分,血钠≤130mmol,血浆渗透压<280mmo1/L。全部病例原发病诊断明确,并发低渗性低钠血症伴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危重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护理干预,评价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4.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8.0%(14/50),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8.0%(24/50),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进行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护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的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19例入住ICU的危重病患者血清CysC浓度,并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ysC浓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CysC浓度与死亡组CysC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CysC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观察CysC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对危重病患者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回顾分析我院40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预后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观察,APACHEⅡ不同分数段危重病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分值≤10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APACHEⅡ分值〉10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分值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PACHEⅡ分值〉30分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0%。结论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评估急诊危重病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可以应用APACHEⅡ评分尽早了解小儿危重病的预后程度并早期实施救治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对于小儿护理的指导价值,分析其对于危重病患儿治疗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危重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1.30%71.74%)和患儿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率(89.13%76.08%)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4.35%17.39%)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有着很高的指导价值,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安全,促进其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再给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70分、70~80分、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老年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振钊 《广西医学》2008,30(11):1676-1677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变化、预后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92例危重病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评定APACHE评分;并与同期住院的非危重病患者78例进行对照组.结果 危重病患者血清TT3、TT4、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T3、 TT4、FT3均与APACHE II评分值呈负相关,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重,血清TT3、TT4、FT3越低.结论 危重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反映病情变化、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的血清酶水平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危重病患者使用危重疾病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并根据分值高低进行病例分组 ,使用酶动力法同时测定患者和对照组病人的血清ALT、AST、CK、LDH、HBDH。结果 危重患者血清酶含量明显升高 ,病情越重 ,升高越显著 ,死亡组患者显著高于存活组 ;APACHEⅡ分值越高 ,病情越重 ,血清酶升高愈显著 ,死亡组患者APACHEⅡ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 危重病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酶含量变化与病情轻重均呈明显正相关 ,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同步测定能更准确的判断病情及预后 ,以便采取更有效更科学地救治措施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EWS评分在识别门诊潜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使门诊"潜在危重病"患者及早得到医疗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恶化,能够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分流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74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结果使用MEWS评分筛选使门诊"潜在危重病"患者及早得到了医疗干预,避免了病情发展恶化。有利于规范门诊医务人员的评估行为,提高对门诊高危病人的专业识别能力。结论 MEWS评分作为识别门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工具是对门诊危重病人管理机制的补充和完善,也为门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前馈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对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38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细致地观察护理,并进行胃肠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接受治疗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36例有改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于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进行深入的临床护理及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中各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危重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并收集危重病患者入院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所需相关数据并进行评分。结果:危重病患者的血清TT3、TT4、FT3、FT4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SH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患者血清TT3、TT4、FT3、FT4与APACHEⅡ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中的急性生理学评分(APS)、FT4与Glasgow昏迷评分(GCS)均具相关性(P〈0.05);促甲状腺素(TSH)与APACHEⅡ评分及其中APS、GCS、年龄评分和慢性健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激素各值与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不具统计学意义;危重病患者血TT3、TT4、FT3、FT4与TSH间相关性分析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患者血TT3、TT4、FT3、FT4相互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非甲状腺疾病的危重病患者常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水平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危重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中的APS具相关性,而与TSH的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琦  邢柏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66-467
目的观察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在急救中心住院的危重病患者98例,在入院24h内对每个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抽静脉血测血乳酸水平,按照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78例。男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印例为对照组,测定静脉血乳酸水平。结果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6.15±3.99)mmoL/L和(1.68±0.76)mmoL/L,P<0.01。危重病患者APACHEⅡ各分段血乳酸水平与病死率随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而增加,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P<0.01)。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结论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其水平对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