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在母线上并联电容来补偿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启动压降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并联电容的数值,并提供了电容投入与退出的控制回路。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电流可达额定值的4~7倍,过大的启动电流造成线路压降增大,引起母线电压波动,甚至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联电容可以起到补偿电动机启动电压降的作用,使系统和母线电压在电机启动时较为平稳,提高了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串联电容法和并联电容法提高两台同工况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原理,推出串联电容法和并联电容法所需电容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证实了用串联电容法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时,在一定条件下所需电容量较小,且能减小电动机启动电流.  相似文献   

3.
智能软启动技术在异步电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瑾 《黑龙江电力》2009,31(3):226-228
针对大功率异步电动机通常降低启动电流冲击的措施,阐述了智能软启动技术性能及功能,并讨论了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微电机》2017,(10)
根据大功率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轻载、空载运行时功率因数小、运行效率低的特点,探究大功率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调压节能方法。首先,针对当前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节能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恒功率因数与最小电流法相结合的分区复用节能控制方法;其次,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分区复用节能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最后,得出了分区复用控制下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定子电流变化关系,验证了轻载、空载时异步电动机在分区复用控制下节能控制效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马磊 《华东电力》2005,33(11):99-101
针对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给出了一种用单片机、步进电机、多圈电位器组成的软启动装置,分析了软启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及试验结果。该装置除了可以提高电动机启动时的功率因素,进一步减小启动电流及电网压降,还可以有效地消除常用软启动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无级调压。特别合适于对调压精度、运行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中、小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大功率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带来的极大的冲击电流,这一冲击电流在一些情况下有很大的危害,如造成电网电压瞬间降低,电压波动厉害,影响其它设备正常运行,也对照明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电动机回路很长,回路相应的阻抗就大,如果直接起动,大的起动电流在回路中的压降就大,这样加在电动机端子上的电压就减少了,电动机的转矩与所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低会造成电动机起动困难,或使起动过程延长。如果直接起动,起动力矩冲击大,有  相似文献   

7.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串合适的电容运转可以提高局部电网的功率因数,而且具有降压起动的功效。但串电容后对电动机的性能会有怎样的影响,电动机是否能正常工作,本文利用Matlab作为辅助工具得到异步电动机串电容后与串电容前电压、电流、转矩及机械特性的对比。结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串电容还是可以应用于现实的,在某些场合可以利用串电容这种方法来实现局部电网功率因数的提高和改善且具有降压起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描述了大中型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的特点,给出了电容初步设计的原则瑟步骤,建立了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理论分析和仿真实例表明,异步电动机采用容起动,可以明显降低起动电流,保持较高的起动转矩,减少起动时间,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起动方法,值得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家用电冰箱压缩机大多使用电阻分相启动式单相感应电动机作为动力。维修人员为了改善压缩机的运行特性,把电动机改装成电容分相运行方式,降低了工作电流,提高了功率因数。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改成电容分相运行后,虽然总输入电流减小,但压缩机温度几乎与原机差不多。从理论上讲,电流减小,绕组温度相应降低。结合上述情况分析一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特点:电阻分相启动式电动机的定子上有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启动绕组的线径细,电阻较大,运行绕组的线径粗,电阻小。启动后,启动绕组断开不再发生作用,输入电流为绕组工作电流。而电容启动电容运行电动机的启动绕组线径较  相似文献   

10.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特性无传感器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C机和虚拟数据采集示波卡采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的转子电流信号,采用小波理论对其降噪。考虑转子电流信号的渐进特性,提出了基于连续复小波变换的渐进信号瞬时频率提取方法,将其应用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特性测试,间接实现了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特性的无转矩、转速传感器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准确、快速地测试,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特性在线测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容补偿起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应用电容器补偿起动的特点在于既能减小电风的最初起动电流和电和,又能基本郇初起动转矩。本文民容补偿起动系统的基本要求,电网压降的选择,起动电容的选与、控制电路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家用洗衣机刚刚面世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专用洗衣机电动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代用电动机,如DO系列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启动转矩小,启动电流大,不适应家用洗衣机的工作特性。但,启动转矩增大必然导致满载效率的下降。而启动转矩不够,会出现哪些问题,究竟多大合适,是洗衣机电动机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泵类负载调压启动电磁转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功率泵类高压异步电动机启动,提出了基于限流变压器的高压异步电动机调压启动器,分析了该装置的原理,研究了在调压启动过程中高压电动机的运行工况及其电磁转矩,详细分析了高压电动机调压启动时的启动转矩特性,提出了消除启动转矩脉动的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启动过程中电磁转矩的估算方法,在不增加硬件的前提下采用转矩闭环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可以使泵类负载平稳可靠的启动。该调压启动装置成功应用到某大功率泵启动过程中取得不错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几种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系统电容的确定方法:功率因数补偿法、电压降补偿法、最小有功损耗法,推导出了这几种方法的起动电容容抗的计算公式。本文还指出选择起动电容时应考虑自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单相异步电动机在单相电源供电的场所有广泛且不可替代的应用,不过单相异步电动机也存在效率及功率因数低、材料用量大、振动噪声大等突出问题。以提高电动机的能效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双值电容单相异步电动机设计研究,分析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YL801-2型电动机为例,根据机座号选用定转子冲片,对定子绕组和定转子的槽型尺寸进行了方案选择和效率的优化设计。通过场路耦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额定工况和启动工况下的输入电流、输出转矩、效率、堵转转矩/堵转电流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电动机的各项指标达到了GB 18613—2020二级能效要求和JB/T 7588—2010的技术条件要求,该设计对进一步提高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联合向业界发布消息 :中国已经自行开发出一种高压热变电阻器 ,这种电阻器使大功率电动机成功实现了软启动。该产品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属于国际首创 ,获得多项专利 ,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价格只有同性能进口设备的 1 / 1 0。高压热变电阻器的开发成功 ,对石油、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大量使用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企业来说是个节能利好消息。据科技部新闻发言人介绍 ,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时 ,会对电网产生巨大冲击 ,启动电流可达 6倍以上 ,启动电网压降可超过 1 5% ,易造成…  相似文献   

17.
电动机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但是时间很短。电池有时不能满足电机启动时的电流需求,因此会造成电机不能顺利启动。超级电容器(EDLC)具有很高的比能量,可以解决此问题。研究了电池与超级电容器并联应用时,电流在两个部件中的分配,及电机启动初期并联系统中电池电压降情况。结果表明,超级电容器对于电池在大功率脉冲放电时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启动时大功率电动机启动对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网事故应急处理的黑启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厂给水泵、循泵的启动等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启动的情况,而这些大容量电动机的启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黑启动初始阶段小系统的稳定运行.结合上海电网黑启动试验,利用RTDS对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时小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认为电压下降是影响小系统安全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额定功率为1kW的铸铜转子单相电容启动和运转的空调压缩机用隔爆型异步电动机的设计方案,利用Magnet电磁仿真对电机的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建模验证分析,并搭建了电机仿真所需要的外围电路。通过仿真,得到了电机满载情况下的电流曲线、启动转速-时间曲线、力矩-时间曲线、堵转转矩曲线及堵转电流曲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油田中大功率异步电动机起动方式分析,不同起动方式对电动机本身、相邻设备、以及不同电压等级母线所造成的压降不同,利用EDSA仿真模拟电动机直接起动、软起动、变频起动三种起动方式,从理论和实际结果验证了选择软起动方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