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肝患者不同部位肝穿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对118例乙肝患者不同部位肝穿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两部位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的78例,符合率占66.1%。两部位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的40例,不符合率占33.9%。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时,肝实质的病变虽然是弥漫漫的,但炎症的轻重程度是不均匀的,同一病例不同部位的炎症程度可有明显差异。此外,一个部位的肝穿活检组织只能反映穿刺部位肝组织的病变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肝脏炎症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97例肝穿活检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民娇 《广西医学》2001,23(5):1070-1071
目的:应用肝组织活检评价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方法:采用快速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总符合率53.6%,急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的符合率分别为56.25%、44.44%、55.56%和75%。结论: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低与当地HBV感染后无症状携带率高,病情隐匿有关。为明确诊断,对肝穿无禁忌症者应进行肝活检。  相似文献   

3.
419例肝组织活检的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对肝脏疾病病因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我科419例肝炎、肝功异常及肝硬化的住院患者采用细针穿刺法进行肝活检,分析肝功损害的病因及其病理情况. 结果①419例中,穿刺成功418例,成功率为99.8%.术后并发症有穿刺部位疼痛23例(5.5%)及出血3例(0.72%).②经病理学确诊病因194例,其中病毒性肝炎175例(90.2%),以乙肝为主(87.1%),丙肝仅6例;非病毒性肝损害分别是脂肪肝1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4例及肝脓肿1例.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原学与血清病原学的诊断符合率是63.1%,其炎症活动度以G1(43.2%)和G2(28.6%)为主,而纤维化分期则以S1 (48.4%)为主.丙肝患者肝组织病原学与血清病原学的符合率是33.3%(6/18),其病变程度以G1(57.9%)和S1(57.9%)为主.结论 本组肝穿病理活检以乙型肝炎占首位,且病理改变较轻.细针穿刺肝活检安全可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临床与病理诊断仍存在差异,并且有部分肝功异常及肝硬化患者经肝穿病理检查后仍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4.
72例隐源性肝炎肝穿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提高对隐源性肝炎的临床诊疗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对72例隐源性肝炎穿刺活榆组织,经10%中性甲醛固定,快速石蜡连续切片,常规HE、Massorn染色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部分病理切片进行铜染色及糖原染色。结果 经病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19例(26,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12例(16,7%),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4例(5.6%),假性肝炎3例(4,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例(2.8%),Willson’s病1例(1.4%),原因不明的31例(43.1%)。结论 “隐源性肝炎”中慢性乙型肝炎、NASH所占比率较高,对不明原因的肝损害患者行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检查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活检术。对112例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乙型肝炎64例占57.1%,肝癌30例占26.8%,脂肪肝2例占1.8%,捕述性诊断16例占14_3%。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1%。结论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肝轻、中度、肝硬化(代偿期)、描述性诊断及肝癌之间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还存在差异。提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武俊  王松贤 《中原医刊》2003,30(8):30-31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中脂肪肝的发生率。方法:采用Menghini型快速肝穿刺取得321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10%甲醛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结果:321例病毒性肝炎中66例病理证实合并有脂肪肝20.6%(66/321),其中42例为B超检出,检出率为13.1%(42/321),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3.6%(42/66),慢性肝炎中合并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4.7%(57/231)。结论:慢性肝炎易合并脂肪肝,无创伤性B超检查为脂肪肝诊断首选,肝组织活检是目前唯一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最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最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 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 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肝穿刺活检术(简称肝穿)是在局部麻醉下利用肝活检针或活检枪穿刺肝脏抽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的一种操作技术,是各种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于了解肝脏病变程度、确定临床类型、检验治疗效果和发现检查上不易发现的病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将其检查结果作为类型诊断、指导药物治疗的最重要指标。我院于2003年5月~2005年6月对598例患者进行肝穿活检术,同时,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健康教育,使手术能顺利进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我院肝病的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魏民  宋金凤 《中原医刊》2005,32(14):57-57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与临庆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行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比对临床诊断结果,探讨病理分级、分期与临床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86例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05%,常常是临床诊断轻,病理诊断重。结论肝活体组织检查在肝炎临床中占有重要位置,对选择和应用抗病毒药物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发现早期、不甚活动的肝硬化,对患者的预后作出判断,肝穿刺活检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5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诊断与病诊断不符合率为30.1%,其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较低,结论: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与肝脏的代偿功能和再生能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使用降酶药物有关,影响病理诊断的原因与肝穿刺取材,死亡后穿刺,处于不同病期,慢性肝病各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难以明确分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例共48例,所有患者均行肝脏CT平扫和增强检查。肝穿刺标本行HE染色、Masson、网状纤维染色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评价肝组织的炎性反应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结果:48例患者平均年龄(44.2±3.7)岁,界面性肝炎和肝纤维间隔形成出现率分别为79.2%和66.7%,大多数伴有小叶内肝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坏死。采用趋势χ2检验,发现CT异常检出率有随HBeAg阴性CHB分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复杂,病理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1985~1989年,经肝穿活检病理确诊的慢性病毒性肝炎123例,年龄16~64岁,平均31.4岁,以20~40岁男性居多:经血清HB_VM检测诊断为乙型肝炎占95.93%。按南宁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分型分析表明,病理与临床分型总符合率为55%。病理诊断CAH55例,与临床诊断不符合率为75%,其中有89%临床诊断为CP  相似文献   

14.
对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结果发现,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6.6%,其中,急性肝炎的诊断符合率最低(23.8%),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为44.8%;HBsAg阳性首次发病的患者中,急性乙型肝炎仅为11.2%(2/18);临床诊断的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仅为病理检出的25.7%(9/35);肝炎患者中脾肿大,凝血酶元时间延长、A/G值<1.2、抗HBcIgM阳性可作为慢活肝与慢迁肝鉴别的重要指标。这些对提高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及18G活检针经皮对142例患者肝脏进行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影像学诊断的符合率,总结操作经验及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获取肝组织302块.无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肝细胞癌和9例肝内胆管癌手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活检前影像学诊断总符合率为61.3% (87/142),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有效、适应证广、结果可靠,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复杂 ,临床上对肝组织病变活动程度的判定较困难。本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对 16 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及病理分级、分期 ,并与患者的临床分度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慢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肝组织活检在诊疗上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0例 ,男 12 9例 ,女 31例 ,年龄 15~ 6 3岁 ,平均 32 1岁 ,临床诊断按《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6 0例中 14 8例有血清乙肝标志物阳性 ,12例为血清丙肝标志物阳性。1 2 方法 均使用一次性快速肝穿针 ,肝组织长1cm…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69例肝活检与临床对比:肝硬化符合率91.4%,其中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占各型肝硬化总数的45.2%,而伴发原发性肝癌者占35.7%,病毒性肝炎符合率68%,经肝活检证实而临床未做出诊断者占46.8%;原发性肝癌符合率65.4%,另有10%的肝癌临床误诊为阿米巴肝脓肿。临床诊断肝太原因不明者占17.7%,均经肝穿刺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不仅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肝脏疾病的程度和性质,阐明肝炎病变的分级和分期,在指定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有无法替代的作用[1] ,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主要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如鉴别黄疸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发现早期、静止期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判别临床疗效,尤其在确定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上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临床上遇到不少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为了解这部分群体肝脏病变情况,我们对4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行肝组织活检,观察其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32例病毒必肝炎患肝活检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符合率为44.3%,慢性肝炎轻度符合率为48.3%,结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有相当差距,为明确早期诊断及早期针对性治疗,应及早行肝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20.
胡梅  阎荣 《医学争鸣》1989,10(1):50-53
肝穿活检确诊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130例,其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61.5%,其中急性肝炎为84.8%,慢迁肝为67.6%,慢活肝为35.5%,重症肝炎为45.4%,肝硬化为62.5%。将病理诊断作为依据,结合症状、体征、肝功、免疫学检查改变,归纳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可作为临床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