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患者35例,年龄23~55岁,平均41岁。患病时间3~62个月,20例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根据荷兰Hearlen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O型:为有蒂黏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本组资料中,O型18例,Ⅰ型13例,Ⅱ型4例,肌瘤直径均≤4cm。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子宫肌瘤及腺肌瘤的已婚育龄期女性患者15例,子宫浆膜下肌瘤6例,黏膜下肌瘤6例,腺肌瘤3例;病灶分别位于子宫前壁肌层、子宫后壁肌层、浆膜下和黏膜下,瘤体直径大小2~5cm,治疗前后患者均经阴道B超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发生黏膜下子宫肌瘤人数占肌瘤总人数的21%,其与息肉在临床上主要引起出血、贫血、不孕症等;脱垂的瘤体及息肉还易发生感染及坏死。随着黏膜下肌瘤的生长、外脱,其蒂附着部位的宫壁可向内凹陷,甚至形成慢性子宫内翻。对于脱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传统的手术方法如钳夹结扎、剥除缝扎、扭转摘除、电切或在宫腔镜直视下找到瘤体根部行电切。但以上方法对瘤体及赘生物较大、蒂粗、蒂宽、宫颈口较窄的患者摘除有一定困难[1]。我们从2004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推结器及Roeder结套圈法治疗46例脱垂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和息肉患者,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食管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等病变行ESD治疗.于病灶边缘2 mm处用氩气刀标记切除范围,于病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使病变与固有肌层相分离;沿标记线外侧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21例病灶,最大直径均大于2 cm,病灶最大者直径5 cm.8例早期食管黏膜内癌,5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8例食管平滑肌瘤经ESD-次性完全切除.ESD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止血;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发生;1例早期食管癌术中发生穿孔(4.76%),经内镜金属夹封闭、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及色素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内癌、癌前病变及黏膜肌层的肿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光胜 《当代医学》2014,(31):42-4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九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肌层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肌层GIST患者,12例在胃底,2例胃窦,2例胃体,4例直肠;病变直径(1.2±0.3)cm;18例得到完整剥离,完整剥离病变成功率90.0%;术后无出血现象,1例穿孔。结论 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性,能够完整切除病变组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剔除术(ESE)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34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ESE治疗.结果 34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底18例,胃体10例,胃底、贲门交界6例.32例经一次ESE完整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中转外科开腹切除.切除肿瘤最大直径3.0 cm.病变位于胃体、胃底的28例均为间质瘤,胃底与贲门交界处2例为间质瘤,4例为平滑肌瘤.手术后均无迟发性出血或穿孔.术后随访32例,时间1~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ESE切除胃固有肌层肿瘤安全有效,并能提供准确的病理资料,具有创伤小、肿瘤一次整体切除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年来观察到射频消融祛除子宫肌瘤可以治疗黄褐斑。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B超诊断子宫肌瘤患者386例,合并黄褐斑者95例,发生率为24.6%。合并黄褐斑患者平均年龄38.7岁。其中壁间肌瘤81例,突腔的肌壁间肌瘤5例,黏膜下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无蒂的3例,宫颈肌瘤2例。单发77例,多发1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联合B超经宫颈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情况,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完全向宫颈方向生长的0型有4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部分向宫颈方向生长的Ⅰ型2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小部分向宫颈方向生长的Ⅱ型有10例;根据不同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类型来采取相应的手术类型,针对0型和Ⅰ型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是最为适应的方式,而Ⅱ型患者则需要根据实际的子宫肌瘤的突向来决定手术的方式。结果对各型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对应的手术形式后,均一次性完成,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20~200 mL,术后患者月经量较术前减少,0型治疗有效患者有42例,占100%;Ⅰ型治疗有效患者25例,占89%;Ⅱ型治疗有效患者有8例,占80%;患者贫血情况好转有68例,无变化12例,好转率为85%。结论对不同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采取有针对性的宫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评价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内镜下治疗后病理学确诊的食管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6例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超声内镜表现、组织学特征、治疗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例患者中,年龄> 50岁者占70.83%,男性占70.83%;病变多位于食管下段,多起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间质瘤伴平滑肌分化率高.18例行ESD患者中,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各9例,均一次性完整剥离,但1例固有肌层肿瘤剥离后发生0.3 cm穿孔.6例行STER患者的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术后随访3~ 42个月未发现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 内镜下治疗食管间质瘤安全、有效,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间质瘤STER治疗优于ESD.  相似文献   

10.
<正>为根治消化道无蒂息肉,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采用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42例消化道无蒂息肉行镜下治疗,其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2例消化道无蒂息肉,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24~70岁,平均46岁,病灶直径0.8~4.0 cm。病灶部位:胃窦部10例,胃体部4例,直肠15例,乙状结肠10例,降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导致继发性贫血,是引起失血性贫血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宫腔镜切除黏膜下肌瘤,避免开腹手术,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现将我院开展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5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经宫腔镜明确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45例,年龄23~48岁,肌瘤直径<5cm。其中异常子宫出血39例占86.67%,不孕症6例占12.33%,12例合并贫血占26.67%。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依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10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肌瘤分为0型、Ⅰ型、Ⅱ型,比较三种类型肌瘤患者年龄、肌瘤大小、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除术后留院时间外,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平均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0型、Ⅰ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已经成为主流方式,并获得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超声内镜(EUS)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类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 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2004年3月-2011年8月行常规检查时发现消化道黏膜面呈半球状隆起的患者18例,患者常规内镜检查考虑消化道类癌后均行EUS检查,对其中直径<1cm的行EMR治疗,直径1~2cm的行ESD治疗。结果 18例患者EUS所见考虑肿瘤可能,未累及肌层,其中17例病灶深度判断正确。病灶部位为直肠11例,胃3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球部2例;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切除治疗,17例切除完整,1例病变与肌层有粘连,转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联合EUS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直径≤2cm且未累及肌层的消化道类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胃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怀疑胃黏膜下肿瘤并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118例。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 钛夹封闭术。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脂肪瘤9例、异位胰腺17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3例起源于黏膜下层;52例良性间质瘤及16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14例源于黏膜肌层及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8例脂肪瘤及8例异位胰腺经内镜切除,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18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14例恶性间质瘤、1例脂肪瘤及2例异位胰腺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98.53%。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胃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镜治疗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对拟诊黏膜下肿瘤者术前均应行超声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胃黏膜全层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经超声内镜确诊为胃间质瘤(GSTs)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来源位置选择不同的内镜切除方法:(1)定位:氩气刀在EUS内镜超声扫描确定的病变周围5mm位置行环形定位;(2)注射:根据病变位置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法①对来源于胃黏膜肌层的间质瘤,于黏膜下注适量的水;②对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间质瘤,不行注水处理;(3)切除:①对来源于胃黏膜肌层的间质瘤,采用透明帽法行黏膜切除;②对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间质瘤,纵行切开肿瘤表面,再根据病变直径运用不同的办法切除;(4)创面充分止血、缝合创面。结果术前超声提示18例来源于固有肌层,12例来源于黏膜肌层。30例均成功切除病灶,病灶位于胃底5例,胃窦15例,胃体10例,病变平均直径为(10±3.1)mm,病理结果证实胃间质瘤27例,平滑肌瘤3例。结论内镜下胃黏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8例均为典型性类癌,均位于距肛门10 cm以内.内镜下多表现为典型的黏膜下肿物,色黄、质硬或韧,活动度差.所有病例神经内分泌分化标记物染色阳性.直径≤2 cm者34例,其中30例位于黏膜内,4例侵犯黏膜下层,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愈;4例直径〉2 cm,均侵犯肌层,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2 cm者Ki-67阳性表达率〈3%或阴性.34例获随访,均存活.结论 直肠类癌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直肠类癌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一般不侵犯肌层,也很少转移,多数病例可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愈.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5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5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应用TT刀、HOOK刀、IT刀等工具进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先用1∶10000肾上腺素加美蓝在黏膜下注射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再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为6~18mm,平均8mm,15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26~61min(平均41min)。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本组ESD病例未见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血管球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ESE治疗的胃血管球瘤患者11例。ESE手术步骤:(1)病变边缘电凝标记,多点黏膜下注射在病变下层组织;(2)沿标记点切开病变外缘黏膜,逐步分离并完整切除病变;(3)应用尼龙绳及止血钛夹闭合或缩小创面。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判定肿瘤性质。结果肿瘤直径12mm×15mm~28mm×35mm,平均18mm×26mm。术前诊断正确率45.5%(5/11),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均为胃血管球瘤。内镜下整体切除10例,1例全层切除发生穿孔,考虑部分病变与肌层粘连,内镜下剥离困难,故行中转腹腔镜手术。随访3~27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ESE治疗血管球瘤是安全有效,同时可提供明确的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o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道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TER治疗的12例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12例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行STER治疗,1次性完整切除12例,成功率为100%(12/12)。切除瘤体直径1. 0~4. 3 cm,平均直径(2. 58±1. 89) cm,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87. 25±46. 23) min。术后并发皮下气肿3例(25%),无气胸及纵膈气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迟发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STER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0例,间质瘤2例。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STER技术治疗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78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根据其起源层次不同,采用内镜或手术治疗。结果该组78例中,超声内镜提示71例为平滑肌瘤,其中18例起源于黏膜肌层,5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囊肿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3例为腔外大血管压迫。18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均行黏膜切除术,无1例穿孔,53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内镜是检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最有效方法,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进行内镜治疗是黏膜下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