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制备大量重磷脂PLC_MED193,将其应用于大豆毛油的脱胶过程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得出磷脂酶用于大豆毛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脱胶温度60℃、加酶量300 U/kg、脱胶pH 5.6、加水量3.0 mL、脱胶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脱胶后大豆油的磷含量从36.75 mg/kg降低至(5.25±0.03)mg/kg,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至23 mg/g和20 mg/g,满足后续油脂精炼要求。  相似文献   

2.
磷脂酶A1用于大豆油酶法脱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油的酶法脱胶是一种新的大豆油脱胶方法.利用新型微生物磷脂酶进行大豆油脱胶,通过对反应时间、酶浓度、反应温度、pH、含水量、Ca2 浓度、搅拌速度等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操作参数对大豆油脱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磷脂酶脱胶的最佳条件:反应时间150min,加酶量0.04%,温度49~52℃,pH4.9~5.2,含水量2.0%~2.5%,添加0.1mol/Lca2 溶液150μL,搅拌速度125r/min,可使大豆油含磷量降到10mg/kg以下.结果表明,Lecitase Ultra应用于植物油脱胶效果好且稳定,是一种适宜于工业化应用的酶种.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毛油为原料,添加磷脂酶进行酶法脱胶,通过生产实际应用,确定酶法脱胶工艺参数为:磷脂酶A1和磷脂酶C混合酶用量45 mg/kg,pH 5,加水量2%,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脱胶油磷含量可降至5 mg/kg,精炼成品油总磷含量可降至1.4 mg/kg,非水化磷脂去除率达到99.3%以上,精炼成品油得率可达97.3%.对比特殊脱胶方法,精炼成品油经济效益提高了74.42元/t.  相似文献   

4.
酶促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大豆毛油在脱胶过程中利用LecitaseNovo磷脂酶作催化剂水解磷脂分子,在温和的条件下将毛油中水合的和非水合磷脂转变成溶血磷脂,从而能够用离心操作使其与水相一起被分离出来。通过对酶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分含量、pH值、搅拌速度等多项单因素的考查,得到大豆毛油的酶法脱胶工艺,该法的工艺参数为:酶浓度42μL/kg、反应温度42~44℃、反应时间2h、水分含量为1.2%左右、pH4.5、搅拌速度为120r/min,经离心分离去除胶质,可得到高质量的大豆磷酯和脱胶油.  相似文献   

5.
酶法脱胶物理精炼大豆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进行酶法脱胶物理脱酸实验,确定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30mg/kg、pH5.1、反应温度52℃、加水量2%及反应时间5h,脱臭温度为240℃,成品大豆油磷含量4mg/kg,酸价0.90mgKOH/g。在此基础上扩大生产,通过对实际生产中各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关键步骤的控制,得到磷含量4.2mg/kg、酸价0.92mgKOH/g的三级大豆油,成品油得率提高了0.5%。  相似文献   

6.
李世磊 《中国油脂》2021,46(10):1-5
研究了PLA1酶法脱胶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实验室小试条件下PLA1酶法脱胶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PLA1、PLC单酶脱胶以及PLC耦联PLA1双酶脱胶3种脱胶方式在不同批次大豆毛油上进行了小试验证。结果表明:PLA1酶法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20 mg/kg、水添加量3%、搅拌速度500 r/min、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大豆毛油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内;相对于水化脱胶,PLA1单酶脱胶得油率提升0.74~0.91个百分点,PLC单酶脱胶得油率提升0.70~0.84个百分点,双酶脱胶得油率提升1.34~1.89个百分点。经中试生产验证,PLA1和PLC单酶脱胶与水化脱胶相比得油率分别提升0.63个百分点和0.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所产磷脂酶A1(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 A 1, P L A 1)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进行大豆油酶法脱胶研究,探讨自主开发重组酶进行酶法脱胶的可行性。以诺维信商品酶Lecitase Ultra™为对照,研究酶法脱胶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复合磷脂酶添加量工艺参数对大豆油脱胶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脱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油复合酶法脱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45 ℃、反应pH 6.5、反应时间3 h、搅拌速率300 r/min、PLA1和PLC添加量分别为7 940 U/kg和23 130 U/kg。复合磷脂酶对大豆油脱胶的效果与诺维信商品酶Lecitase Ultra™基本一致,大豆油磷含量可降至5 mg/kg以下,能够满足物理精炼的要求,为进一步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食品级油脂脱胶用酶制剂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产磷脂酶A1对裂殖壶菌产DHA毛油进行脱胶处理,以脱胶油磷含量、酸价为考查指标,先对脱胶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和加水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藻DHA油脂的最佳脱胶条件为:脱胶时间3h,反应温度45℃,加酶量0.6mL/100g油,加水量为2mL/100g油;此条件下油脂中磷脂含量从158.1mg/kg降到4.6mg/kg,酸价变化较小。与传统的脱胶工艺相比,新型酶法脱胶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进行再利用研究.将水洗废水经调和处理后,用于大豆毛油脱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脱胶工艺条件为:碱炼水洗废水添加量为油质量的10%,反应时间35min,脱胶温度75℃,搅拌速度70r/min.在此条件下,脱胶油的磷含量为9.6mg/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目的是研究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并将固定化酶用于脱胶过程。以磁性Fe3O4/SiOx-g-P(GMA)复合粒子为载体,考察不同的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的影响,然后将制得的磁性固定化PLA1用于大豆油脱胶中,并对其酶活再生进行有益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固定化条件为:酶液添加量20mL,pH6.0,反应时间5h,此时酶活力最高;最佳脱胶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55℃、加酶量0.12g/kg、油相起始pH6.0。在最优条件下进行脱胶试验,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12.5mg/kg,脱胶效果较好。将再生的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再用于大豆油脱胶中,延长了磁性固定化磷脂酶A1的利用时间,降低了大豆油酶法脱胶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