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可表现为急性复发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尿酸性泌尿系结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可发展为痛风,血尿酸的升高不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近年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提高的趋势,中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GN),即痛风.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血液及体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钠就会在组织中沉积,引起急性炎症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与慢性沙硕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差异较大。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3.14%,痛风为2.84%。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多,均提示临床疗效突出,但文献质量有待评价。笔者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等质量评价,探讨目前临床研究现状,为今后进一步改进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晓芳  朱戎 《西部中医药》2005,18(12):20-22
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原发性痛  相似文献   

5.
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0011)杜秀兰刘英关键词痛风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使血尿酸增加过多或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软骨或滑膜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多数患者以...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尿酸单钠或尿酸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包括: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⑦痛风石;⑦尿酸性泌尿系结石;④痛风性肾病.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增高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和(或)肾衰竭[1]。西医学与中医学之痛风概念有异同,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相同之处。发病过程中都有遍历关节疼痛或肿胀症状。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1]。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多  相似文献   

9.
林荔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1-17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所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  相似文献   

11.
痛风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和骨关节活动障碍与畸形,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导致痛风性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及时有效地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12.
许宁 《光明中医》2011,26(4):739-73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3.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血尿酸升高,尿酸盐从超饱和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包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而导致的急性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红、肿、热、剧烈疼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西医常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和激素等药物,但该类药物对肝肾、胃肠道及血液系  相似文献   

14.
朱其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57-235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条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使血中尿酸盐浓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组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甚至发展为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痛风”、“痹证”、“历节风”等范畴,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此病大多属于“痹证”中之湿热痹。笔者曾有幸跟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痛风平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亚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痛风性关节炎亚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痛风平汤剂,对照组30例,给予别嘌呤醇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痛风平汤通过泄浊化瘀之法,既可抑制尿酸生成,排泄多余尿酸,又可祛邪利关节,在西药无特效疗法的情况下,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引起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近年,笔者采用四妙散加减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与尼美舒利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风的辨证施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痛风分为四类:其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其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三,痛风石及慢性关系为;④痛风性肾病。其生化基础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致血中尿酸超过正常值上限(国际通用标准的血尿酸值上限为:男416.5μmol/L;女357μmol/L)形成高尿酸血症。此时,若尿液PH值小于5.5或体内脱水,  相似文献   

19.
曾伟刚 《中医杂志》2007,48(1):58-5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  相似文献   

20.
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多尿酸及尿酸排泄减少并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慢性痛风模型—痛风性结囊肿模型及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常见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模型在时效性、稳定性和代谢途径方面还存在不足,尚无理想的动物模型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