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有关村镇改造的5个问题:村镇改造的潜力;村镇改造的形式;村镇改造的效益;村镇改造的经验;推动村镇改造的建议。对每个问题,笔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董杰  薛鹏飞 《煤炭技术》2013,(9):131-133
文中以废旧矿区建筑改造为背景,阐述了施工过程中节能改造、节地改造以及节水改造等绿色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废旧矿区建筑改造投资小、见效快、转型快的目的,是今后城市废旧工业场地改造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查明煤层气盆地类型是确切了解煤层气盆地成藏条件优劣和科学进行煤层气战略开发的关键。从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控制因素出发,采用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结果表明:煤层气盆地内煤层气富集成藏受盆地聚煤期及后期改造类型的控制;煤层气盆地有克拉通内盆地、克拉通边缘或中间陆块盆地、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前陆盆地5种聚煤盆地类型,有断褶热力改造型、断褶改造型、断褶埋藏改造型、断褶埋藏热力改造型、断褶剥蚀改造型、断块改造型、断块埋藏改造型、断块热力改造型、断块埋藏热力改造型等9种改造类型。根据"聚煤盆地原型+改造类型"的煤层气盆地双层次分类方案,将我国64个煤层气盆地划分为23种煤层气盆地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4.
就钱家营矿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前的现状及症结所在,提出了改造的必要性及具体改造方案,对改造前后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该系统改造后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旧桥改造问题,结合旧桥改造工程实践,阐述了旧桥改造的技术方法、改造方案的选定、设计计算原则、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施工要求和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4年5月14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绥中组织召开了"俄制800MW机组提高缸效及热力系统改造可行性及方案研究"科技创新项目验收会。项目完成了800MW汽机通流改造、汽动给水泵组改造、真空系统改造、厂用汽系统改造、凝汽器改造、凝结水系统改造等六项可行性研究,为"绥中电厂俄制800MW机组节能减排优化升级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2015年中央发电企业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五大发电集团以及神华、华润和国投合计节能改造8974万kW,环保改造4093万kW。分集团来看,华能节能改造1830万kW,环保改造539万kW;大唐节能改造1121万kw,环保改造184万kW;华电节能改造1390万kw,环保改造647万kw;国电节能改造1500万kw,环保改造528万kW;中电投节能改造1560万kW,环保改造616万kW;神华节能改造170万kW,  相似文献   

8.
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建武  侯书林  杨丽 《煤矿机械》2006,27(7):155-157
介绍了CA6140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技术,包括对机床改造的可行性分析,普通机床改造原理,主传动系统改造,进给传动系统的改造,自动回转刀架的选择与安装,以及在改造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介绍了机电联调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论原有房屋的增层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希  崔兆国 《矿冶》1997,6(3):93-97
根据我国的房屋现状,论述了增层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增层改造的对象,提出了进行增层改造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阐述了增层改造设计中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的处理和增层改造房屋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田庄选煤厂产业升级改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田庄选煤厂实施1 000万t产业升级改造的背景和原因,阐述了升级改造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以及进展情况,预测了改造效果、经济效益,分析了改造的经验与得失,为类似老厂改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下的中国与世界博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中国矿产资源高消耗的原因分析,以及中国参与世界博弈的根源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世界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中国矿产资源赋存较少,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并对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博弈进行思考分析,包括政治与跨国合作并购、国家控制与反控制、国家经济实力与利益较量等方面。本文认为,中国与世界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博弈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南非多种矿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10年南非产量排名世界第一的矿产有蓝晶石、铂族金属、钛铁矿、铬铁矿、铬铁和蛭石;金红石、钒和锆石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锰矿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在世界产量中排名较靠前的重要金属矿产还有锑、锰、铁、铀、锆等金属矿.南非的铬铁、红柱石出口居世界第一位;锰矿出口居第二位:铬矿石出口居第四位.矿业已占南非基础经济中最大部分,介绍了南非各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是煤炭地质、地球化学、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研究的相关成果。与世界煤相比,我国煤中Co、Mo、Pb、Sn、Th、U、V、Zn的平均含量较高,而As、B、Ba、Cr、Ni和Tl的平均含量相对较低。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且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有所差异。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呈现出由北到南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同时全国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富集的情况。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物源区母岩的性质、生物沉积作用、热液作用、地下水作用等。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机制十分复杂,是影响有害物质脱除和元素迁移转化的根本原因。大数据方法是新时代下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补充,煤炭大数据对于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具体化学形态、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数据管理等内容仍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矿区农田土壤-小麦中重金属分布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的迁移特征,以皖北恒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矿区范围内采集了16个农田土壤和对应的小麦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应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了矿区内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土壤根系、根系茎籽粒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并利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对人身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的Cu、Zn、Mn、Pb、Hg、Cd、As、Cr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也未超出标准限量值;在小麦根、茎、籽粒等器官中,Mn、Pb、Cd、As、Cr和Ni在小麦根部含量最大,Hg较多地分布在小麦的茎中,Zn和Cu更易向上迁移至小麦的籽粒中;小麦籽粒中的Pb、Hg、Cd、As和Cr等重金属的单一重金属元素的靶标危害系数THQ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复合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西湖凹陷花港组的聚煤特征及煤层在层序内部的发育位置和分布,在对西湖凹陷地震、钻测井及岩芯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煤地质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识别出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且花港组发育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有河流、湖泊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其中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中发育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有河流、湖泊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长期基准面旋回LSC5中发育煤层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在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中煤层主要发育于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最大可容纳空间处,长期基准面旋回LSC5中煤层主要发育于该旋回的上升半旋回中,并且这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中发育的煤层在平面分布特征上表现为东厚西薄。可容纳空间的大小控制着花港组煤层的发育,在长期基准面旋回最大可容纳空间附近形成的煤层在全区均有分布,而在中期基准面旋回最大可容纳空间附近形成的煤层分布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结合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相关方法和理论,对公婆泉勘查区老树窝群聚煤沉积环境及含煤性进行研究。公婆泉勘查区老树窝群煤层主要见于湖泊三角洲相的粉砂岩、泥炭沼泽相的炭质泥岩,位于老树窝群的下岩组。聚煤沉积环境方面,考虑到古构造的影响,总结出公婆泉勘查区的聚煤模式:泥炭沼泽相为主要的聚煤环境。从含煤性看,勘查区含煤性沿东西方向西部较好、东部变差,南北方向中部较好,两端变差。  相似文献   

17.
马瑞 《资源与产业》2022,24(1):160-171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测算流域内9省(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的发展指数,分析这5个方面的空间相关性,判断各省的发展趋势,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也能够为黄河流域各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选取黄河流域9省2016—2018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的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5个方面的综合指数,解释分析各省的高质量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测算黄河流域9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从纵向来看,多数省份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横向来看,山东的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于2018年达到了9省3年来的最高值,并且山东的开放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高居9省第一。四川的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相对优势,2018年达到了3年间9省最高,而且四川的共享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3年一直位列9省第一。青海在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具有绝对优势,连续3年保持了9省第一名的位置。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2018年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的创新发展呈现“低-低”集聚状态。2017—2018年内蒙古、四川、青海、宁夏的绿色发展呈现“高-高”集聚状态。经研究表明,黄河流域9省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着协调、共享两个方面的短板,可以采取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精确攻坚等措施以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另外,黄河流域上游省份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该区域在创新、绿色两个方面的协同合作对于推动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凯 《中州煤炭》2018,(12):73-76
义马煤田进入深部开采后,冲击地压事件频发,是我国冲击地压最为严重的矿区之一。通过汇总义马煤田内千秋煤矿、常村煤矿、跃进煤矿、杨村煤矿及耿村煤矿5对冲击地压矿井统一时间段的所有微震事件,并对这些微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层位、相距距离及事件发生的相隔时差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5对矿内部分事件发生存在时间偶合性,这些时间偶合的事件不是同一微震事件且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微震事件,而是相邻矿井、采区、工作面的采掘扰动致采空区上覆岩层顶板活动的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相邻冲击地压矿井所采用的单矿微震监测预警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为下一步国内冲击地压矿井推行矿间联合预警提供了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家要求天然气“增储上产”及煤层气产业整体处于“瓶颈”阶段的新形势下,分析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和对策意义重大。鉴于此,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产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影响我国煤层气产量增长方面探讨当前产业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未来中国煤层气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基于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特点和技术水平,结合煤层气储量和资源潜力,综合应用产量构成法、生命模型法和储产比控制法预测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潜力与前景。研究认为:我国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①后备区准备不足;②单井产量低,整体处于低效开发状态;③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难以复制;④对外合作项目进展缓慢,推动难度较大。同时认为,煤层气仍是我国当前较现实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高产老区稳产上产、低产低效老区改造、低煤阶与构造复杂区效益开发、深部及煤系天然气综合开发是未来中国煤层气产量持续增长的方向,2035年我国煤层气地面井产量可达到150×108~250×108m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5项对策建议:①加大勘探评价工作量,落实更多优质储量,夯实建产基础;②加强优质储量动用,持续开展增产改造试验,助力老区稳产上产;③加强科技攻关和煤层气开发示范试验,确保新建产区效益开发;④加强对外合作区项目监管,推动合作区快速建产;⑤加大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上A和B两个矿区矿样的铜、钴赋存状态及铜、钴矿物组成相同,采用硫酸浸出工艺回收铜、钴,当浸出条件相同时,两矿样中铜的浸出率都达到90%以上,而钴的浸出率相差很大,A样达到85%,而B样仅为30%。通过工艺矿物学系统研究及浸出试验,查明铁的赋存状态不同是引起两矿样中钴浸出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即A样中80%的铁以铁白云石等碳酸铁形式存在,在酸性介质中容易释放出还原性Fe2+,有利于钴的浸出,而B样中80%铁以绿泥石形式存在,在酸性介质中不易释放出还原性Fe2+,导致其中钴浸出率偏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将两矿样按比例混合浸出,可在提高钴浸出率的同时减少还原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