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工沉降和含水率变化引起的施工后沉降,并提出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预测了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沉降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期荷载引起的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工后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逐渐增大;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当施工期压实度达到95%以上时即可完成土的排气固结,施工后期为土的排水固结;压实度的控制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理论,为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和湿陷性沉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黄土高填方工程的施工及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试验,对河北涿州京能铁路专用线沿线原状粉土和掺入不同剂量水泥的改良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指标、压实系数及地基系数等试验,验证了水泥改良该工程粉土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改良粉土所需要水泥的掺入量和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当地一般采取挖填方的办法。而工后沉降是评判黄土填方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得到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幂函数型,应变-时间关系为双曲线型,并结合分层总和法,获得了延安压实黄土经验蠕变方程,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拟合效果较好。运用此方程对不同压实系数、不同填方厚度的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定厚度内黄土填方地基稳定性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4.
黄伟龙 《广东建材》2012,28(9):50-52
在工程建设中,石粉渣是石场生产混凝土中组分———碎石的弃料,但作为地基、路基、大型管道沟槽回填却是非常好的材料。工程中最早用孔隙比来反映无粘性砂土的疏松程度,但即使是孔隙比相同,密实程度也不一样。本文在多次室内试验、现场试验段和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石粉渣质量控制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提供了石粉渣在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填方土石混合料强度与变形计算难题,对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土石混合试样进行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深入分析不同土石比试样的强度与变形特性随初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包括:(1) 初始压实度越小的试样侧限压缩应变越大,初始含水量越大的试样侧限压缩应变越大;压缩系数随竖向压力的增大整体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模量随竖向压力的增大整体呈增大趋势;(2) 类似高填方工程中填筑体初始压实度宜控制在0.93以上,初始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3%),土石比控制为2∶8~4∶6;(3) 粉质黏土和砂质泥岩混合料压实土的干密度与竖向压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建立由填土层的初始状态和所受荷载预测填筑土层强度和沉降量的算法;(4) 考虑初始状态的填方沉降预测方法是合理的,采用其略微偏大的变形计算结果进行高填方设计或施工,可使得高填方地基质量控制偏于安全;(5) 最优含水量范围内不同压实系数引起的沉降差异较小;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大,地基沉降变形明显减小;土石比为2∶8时压实度增大对地基沉降的影响程度大于土石比为4∶6的高填方地基。研究成果可用于土石混合料高填方地基变形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砂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碳化深度等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0%以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会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得到改善或增强;超过10%时,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开始下降,拌合物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7.
1灰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 灰土地基是以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充分拌合,在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的软弱土层换填处理方法.灰土地基有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其施工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一种经济、实用的地基加固和处理方法.适用于加固深度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也可用于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岩质机制砂片状颗粒、水胶比、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以凝灰岩和石灰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水胶比、片状含量、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流动度、坍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颗粒使拌合物粘滞力增大,流变性能变差,坍落度降低;随着片状颗粒的增加,砂浆的抗折与抗压强度不断下...  相似文献   

9.
王栋 《山西建筑》2014,(1):88-89
对低液限粉土进行了室内标准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探讨不同击实方法下同种土压实试样的差异,试验表明,击实能越大,同种土击实后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减小,现场压实时采用的击实能应与室内击实试验对应的击实能相一致,计算得到的压实度才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的石粉掺入净浆粉体进行试验,并采用纯石粉替换机制砂中的石粉进行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黏度贡献小于纯石粉,且易使拌合物流动性不良、黏度不足;通过调整各组分配合比可以配制出合格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为使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出满足工程需求的自密实混凝土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压实粉煤灰的液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粉煤灰是火电厂燃料的副产物,若能用它作为结构承载填方,将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用粉煤灰筑坝,或者作为地基的填料,必须压实。但是长期处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压实粉煤灰,是否可能发生液化呢?现在利用宝钢电厂在出炉灰池中取得的湿化后的粉煤灰灰样,按最优含水量ω(ep)=30%时的最大干容重γdmax=11.85kN/m3来制备饱和试样,在实验室内应用国产振动三轴仪和美国产CKC动三轴仪分别对其进行液化及其它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试了不同石粉含量对C30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而离析、泌水逐步得到改善;在石粉含量(0%~20%)范围内,抗压强度随着石粉含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其中石粉含量为8%~16%时对混凝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贡献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强夯压实黄土地基及路堤的现场试验方法 ;结合大量的现场试验结果 ,探讨了强夯压实施工工艺、路堤填方合理分层厚度、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以及强夯压实施工的经济性等问题 ;提出了强夯压实施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试验段工后观测及工程应用表明 ,强夯压实黄土路基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具有实用性 .  相似文献   

14.
回填地基或路基工程中,回填土的压实质量是导致沉降病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通常采用压实度作为填土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但压实度自身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若以压实度作为唯一重要指标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击实能和含水量下压实黄土的压缩变形规律,分析了压实黄土土样空气体积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无论击实能如何变化,压实黄土土样的空气体积率在相应击实能对应的最优含水量附近时总是一定的。分析了采用空气体积率作为黄土压实质量附加控制指标的合理性。结合当地工程实际经验,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空气体积率不大于6.5%作为判定该地区黄土压实质量合格的参考指标,从而提高当地黄土状填土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不同初始干密度和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粗粒土试样进行了粗粒土大型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变形发生在施加荷载的瞬间,累积变形曲线呈"台阶"形发展;初始干密度小和初始含水率高的试样,其流变变形量占试样试验期间总变形量的比例更大。在工程应用中,为了减小工后沉降,应对粗粒土填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其初始干密度,此外,还应考虑填土水分及降雨对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沟谷型黄土高填方工程地基沉降控制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压实回填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较少。通过室内人工配制试样与回填场地原位探井取样开展了一系列室内高、中、低压侧限压缩固结试验,探究了压实回填土的变形特性,基于割线模量法与分层总和法研究路径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填筑体在不同计算方法下的最终沉降量差异。试验结果发现,采用基于Gunary模型非线性垂直压应力-压应变关系表示的割线模量法,计算所得的最终沉降量数值比分层总和法计算值偏小,两者偏差在4.8%之内。压实回填试验场地的实测压实度基本稳定在(70±5)%,通过提出的计算方法预测回填场地33 m深填方填筑体在水环境未变化时产生的总压缩固结沉降变形量为1523.2 mm,填方区的地基沉降量非常大,填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在地基充分固结变形稳定后,同时,高填方施工应严格控制压实度,努力提升施工质量。该计算方法是对割线模量法沉降计算体系的有益补充,其计算结果可供实际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机制砂中石粉进行不同粒度的划分,结合关联分析及数学建模等手段,研究石粉颗粒分布对砂浆拌合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0μm~45μm、45μm~75μm的石粉对砂浆流动性影响呈现极值特征,0μm~45μm石粉对流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0μm~45μm石粉对于强度存在普遍的增强作用,45μm~75μm石粉过量后对于强度有弱化效果。建立的石粉颗粒分布与机制砂性能关联模型,能够有效准确地对砂浆拌合物性能进行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拼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高填方路段新老路堤拼接问题,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确定地基土、素土填料及其石灰改性土在拼接路堤填筑时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控制参数;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手段,进行提高填料压实度和石灰改性措施下拼接路堤协调变形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拼接路堤不同位置填料压实度从90%,93%和95%相应提高到93%,94%和96%时,能够有效减小路堤本身变形,但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不大。进而对素土填料进行6%石灰改性后,不但可大大减小路堤本身的变形,而且还能减小路面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沉降,提高拼接路堤的协调变形效果。现场监测数据资料表明,离心模型试验能够反映原型施工工况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个填方地基勘察实例,说明处理后的填方地基作基础持力层的可行性;提出岩土工程勘察中,不能一味否定人工填土地基,应充分挖掘人工填土地基的潜力,指出只要认真做好现场试验工作,把好施工质量关,压实填土地基是完全可以选作相应建构筑物地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20.
机制砂在生产工程中产生大量石粉,石粉含量是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不同石粉含量及超标石粉含量机制砂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改进设计方法研究,对比研究河砂与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采用改进优化后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C30、C55、C60、C80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针对5%~20%石粉含量的花岗岩机制砂,采用改进优化后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实现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各龄期抗压强度均与河砂混凝土相当,同时单位立方米混凝土能够降低水泥用量20~6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