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在临床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培训师资、制订培训计划、创设培训条件和实施培训方案,对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79名护理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人文关怀能力体验式培训。[结果]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培训前较低,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P<0.05)。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明显提升,尤其人文关怀能力总分、认知和耐心维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偏低,亟需提高;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具体培训方案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医院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培训课程。[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和专家咨询,确立了医院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培训课程。[结果]最终确立的医院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包括4个培训模块(一级指标)和23项知识点(二级指标),内容涉及人文关怀知识与能力、人文关怀组织与管理、人文关怀教学与培训、人文关怀研究,并确定了每年不少于24h的培训学时。[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人文关怀培训课程的制定方法合理、结果可靠,培训课程既考虑了医院护理管理者所需的人文关怀知识结构特点和岗位胜任要求,又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系统性、目标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杨鹤 《当代护士》2017,(11):6-7
目的调查ICU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探讨开展人文关怀培训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开展多元化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感、患者关怀感知进行量表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开展护士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后,护士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核心能力的评价与临床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妇产科两个科室的40名护理人员与40例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A组;普外科、泌尿外科两个科室40名护理人员与4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B组,对试验组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理论和技能培训,观察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患者关怀感知评分。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关怀感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核心能力的评价与培养,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关怀感知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在乳腺外科临床带教中培养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入科培训、教师示范、沟通培训和参与社会心理干预活动等方式,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在出科时采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实习生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人文关怀实践能力的考核。结果出科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2%(131/132);出科考试成绩优秀率为97.8%(89/91)。结论结合乳腺外科患者特殊的心理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6.
朱钰 《天津护理》2024,(1):123-127
低年资护士作为护理团队的后备军和重要输出力量,其人文关怀素养决定着护理质量和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担当。低年资护士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与操作的规范化培训,更应加强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检索相关文献,对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培养模式进行综述,为构建低年资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医学人文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是对病人在提供必需的医疗护理技术服务的同时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1].护理人文关怀伴随着医学人文关怀应运而生,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护理教学环节,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2].现以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探索课程教学融入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渠道、新方法,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理念和服务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学生在其他课程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培训中触类旁通,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应用多元化培训方式对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对107名新护士在岗前培训阶段予人文关怀理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理论等教育,同时参加患者体验实践活动及年轻护士成长历程分享活动.结果 107名新护士培训后参加理论考核,合格率100%;患者体验实践活动汇报评分75~93分,每年度评选出6名优秀者;采纳新护士意见及建议完善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6项.结论 多元化培训方式能提升新护士人文关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多元化培训方式对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对107名新护士在岗前培训阶段予人文关怀理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理论等教育,同时参加患者体验实践活动及年轻护士成长历程分享活动。结果 107名新护士培训后参加理论考核,合格率100%;患者体验实践活动汇报评分75~93分,每年度评选出6名优秀者;采纳新护士意见及建议完善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6项。结论多元化培训方式能提升新护士人文关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9月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知识的培训,制定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好于未实施人文关怀以前,并且医疗纠纷明显。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需要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转变服务观念,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在老年病房护士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影响。方法:对86名老年科护士采用叙事医学模式的培训,包括精细阅读、写作"平行护理记录"、自我反思、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分享人文关怀故事、人文关怀故事征文及演讲、人文关怀技能竞赛等,将100例患者按护士实施培训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关怀能力及两组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关怀能力高于实施前,且观察组人文关怀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叙事医学模式能够提高老年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崔金锐  胡露红  旷婉  肖欢 《全科护理》2021,19(32):4476-4480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04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arrative Competence Scale,NCS)进行在线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得分为(133.94±12.72)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人文关怀相关培训、领导/同事关心程度、在护理过程中注重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的程度和关注病人个体差异、医学叙事能力是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人文关怀品质总变异度的44.2%.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可通过后天培养发展而来,护理管理者应制定覆盖全人群、全岗位、全职业周期的系统化人文关怀在职培训方案,持续优化供给侧培养方式,基于叙事护理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与感知,促进人文关怀理论向实践迁移,打造人文关怀传递链营造良好组织氛围,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徐蓉  谢拉 《当代护士》2021,28(3):30-33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知信行的因素.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2018年5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院区523名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总体趋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角色定位、不同岗位、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护理人员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岗位是否接受人文关怀培训是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信行水平总体趋于中等稍偏上,总体认知水平急需提高.本文提示,人文关怀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临床护理人员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培养、引导和实践,逐步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师制对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安排具备教师资格证,接受过本院组织的五位一体人文素质培训,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导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护士或护士长)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理论授课并结合不同形式的临床和社会实践活动,采用黄弋冰等研制的"护理专业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以导师和学生互评的方法在第3学年开学时及在临床学院人文关怀社会实践课时结束后分别对2014、2015、2016级护理本科生共计216名同学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提升;导师对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人文关怀理念,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专业价值观,培养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满意度较高。结论导师制引导开展人文关怀实践能有效改善学生对护理核心理念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关怀技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护士人文关怀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2016年、2017年入职的130名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加入人文关怀培训,主要包括:人文关怀理论讲授、急症患者就医情境模拟、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培训前后,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参加培训的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文关怀培训后,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关怀品质相比于培训前均有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人文关怀培训有助于提升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护士对人文关怀的实践感知,为口腔专科护理人文关怀培训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17名口腔门诊护士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7个主题:对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模糊;满足病人生理需要;满足病人心理需求;关怀敏感性;自我价值感提升;实施人文关怀的障碍;需要人文关怀的专科培训。[结论]访谈对象对护理人文关怀持积极态度,建议积极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和加强具有专科特点的口腔专科护理人文关怀培训。  相似文献   

17.
制订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特色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前后的关怀行为感知和关怀能力进行了对照。培训后新护士的关怀行为感知和关怀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提示以人文关怀能力为导向的中医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明显提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关怀能力和关怀技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探讨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实施人文关怀培训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3名入职护士开展"情感教育"人文关怀课程,分四个主题,采取四种方式,将课程贯穿于整个培训班中,通过自我关怀、人与人的关怀、住院患者的关怀、临终患者的关怀等主题来开展培训,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关怀能力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护士关怀能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改善。结论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护理工作,提高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培训认知的质性研究,了解新入职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培训的认知情况,以期优化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提高老年病房人文关怀质量。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1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共16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访谈了16名新入职护士,共提炼了4个主题,分别为授课形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际脱节、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病房至关重要。结论 老年病房新入职护士对人文关怀护理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理论与实际结合还需要时间,各大护理院校应增加人文课程,拓展授课形式,各大医院应重视人文关怀护理,对带教老师进行资历审核,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制定合理的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提升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护理能力,从而提高老年病房人文关怀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了解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泸州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1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20.04±11.83)分,得分率为82.78%;是否参加过人文关怀的学习或培训,感知家人、带教老师及同事不同关怀程度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人文关怀的学习或培训及带教老师关怀度是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因素(R2=0.203,P0.001)。[结论]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处于良好水平。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或培训、加强带教老师对学员的关怀程度来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