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去磷酸化未羧化基质gla蛋白(dp-ucMGP)水平与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或心内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526例,按照是否合并CAD分为合并CAD组(CAD)240例及单纯T2DM组(T2DM)286例,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血清dp-uc MGP水平,检测相关代谢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结果 CAD组血清dp-ucMGP高于T2DM组[(538±227)vs(350±193)pmol/L,P=0.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M病程、SBP、骨钙素(OC)是血清dp-ucMGP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uc MGP、DM病程、SBP、LDL-C是T2DM合并CAD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dp-ucMGP与T2DM患者年龄、DM病程、SBP、OC密切相关,dp-ucMGP可能参与T2DM合并C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apoCⅢ)、残余脂蛋白胆固醇(RLP-C)的水平变化。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16例,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T2DM+CAD组,n=192)、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组(CAD组,n=198)、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T2DM组,n=200)、非冠心病非糖尿病组(对照组,n=226)。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比较CAD和T2DM交互作用对血清apoCⅢ水平的影响;Bootstrap法检验RLP-C对apoCⅢ和Gensini评分之间的中介效应;Logistic回归分析apoCⅢ对T2DM、CAD、T2DM+CAD发病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D、T2DM、CAD+T2DM组血清apoCⅢ、RLP-C水平较高。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CAD和T2DM在血清apoCⅢ、RLP-C水平升高方面存在交互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D和CAD+T2DM组血清apoCⅢ、RLP-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RLP-C在apoCⅢ和Gensini评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CⅢ是CAD+T2DM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90,95%CI(1.424~2.508),均P0.05]。结论 CAD和T2DM在apoCⅢ、RLP-C升高方面有交互作用,RLP-C在apoCⅢ和Gensini评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apoCⅢ是CAD合并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空腹C肽(FCP)水平对发生冠状动脉(冠脉)疾病(CAD)的影响,为明确FCP与2型DM心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5-03-2017-03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单纯2型DM患者及2型DM合并CAD患者615例,记录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是否合并CAD及病变程度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292例)和合并冠脉轻度病变组(DM+CAD1组,86例)、合并冠脉中度病变组(DM+CAD2组,150例)、合并冠脉重度病变组(DM+CAD3组,87例)。比较各组的FCP水平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FCP的因素,并利用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FCP的关系。结果:2型DM合并冠脉病变患者体内FCP高于单纯DM患者[(0.57±0.32):(0.74±0.56),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FCP升高显著。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FCP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56,P=0.000),与体质指数、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190,0.219,0.171,0.180,P均为0.00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年龄是DM合并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心率是保护因素。结论:FC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DM合并CAD的发生风险,FCP越高,DM合并CAD的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2DM合并无症状冠心病(CA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28例既往无CAD病史,亦无胸闷、胸痛等CAD相关症状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和合并无症状CAD组(ACAD)。结果 ACA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高血压病、入院前服用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比例高于T2DM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增加、有高血压病及吸烟为T2DM合并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ACAD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和吸烟。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6,(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CAD)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3例T2DM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AD组(伴CAD,35例)和非CAD组(不伴CAD者,98例),检测两组患者的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T2DM伴CAD的价值。结果 CAD组患者的IMT较非CAD组明显增厚,斑块分级显著高于非CAD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A-IMT、CCA-IMT及斑块分级是T2DM伴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以颈内动脉起始处-内中膜厚度(ICA-IMT)≥0.9 mm、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1.3 mm以及斑块分级≥2中任意2项作为阳性,诊断CAD的特异度为84.25%,灵敏度为95.33%。结论 ICA-IMT、CCA-IMT及颈动脉斑块分级是T2DM合并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IMT及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可作为预测T2DM合并CAD安全、有效、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77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DM2)组(109例)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2+CAD)组(6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每组患者的sLOX-1水平。结果:DM2+CAD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明显高于DM2组患者[2014(820~3679)pg/ml:1265(527~2047)pg/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CAD的独立危险因子(优势比2.477,95%可信区间1.385-4.683;P0.05)。结论:血清sLOX-1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2DM合并冠心病(CAD)与糖化白蛋白(GA)、HbA1c、GA/HbA1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596例,根据是否合并CAD分为单纯T2DM组(n=304)和T2DM合并CAD组(CAD,n=29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GA、HbA1c、GA/HbA1c。Pearson相关分析GA/HbA1c、GA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CAD的影响因素。结果 CAD组男性比例、年龄、DM病程、吸烟史比例、CAD家族史比例、SBP、FPG、2 hPG、GA、GA/HbA1c高于T2DM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A与2 hPG、HbA1c、GA/HbA1c呈正相关(P<0.05),与BMI呈负相关(P<0.05)。GA/HbA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成像特点。方法入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AD的老年患者640例,其中合并T2DM者350例,无合并T2DM者290例,冠状动脉造影后2周内行新双源flash-CT冠脉成像,分析老年CA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特点。结果新双源flash-CT冠状动脉CTA对T2DM合并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特异性为89.6%。CA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较严重,病变支数多,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特异性有所下降,但CTA对于介入治疗仍有指导作用。结论新双源flash-CT冠状动脉CTA是诊断老年CA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但严重钙化者要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方法 对198 例老年CAD合并DM 患者(DM 组) 和387例老年CAD非合并DM患者(NDM 组) 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的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2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及CAD家族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NDM组(P<0.05);2组间的左主干(LM)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DM组三支病变的发生率与NDM 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平均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FINS、CRP及HbA1c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2 型DM合并CAD患者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数目较多,血管病变弥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289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疑诊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CAD的标准,确诊CAD者6119例(65.9%),未确诊CAD患者3170例(34.1%),其中合并T2DM的2150例(23.1%)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合并T2DM的7139例(76.9%)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并计数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结果 2150例合并T2DM患者中确诊CAD患者1717例,占79.9%;7139例未合并T2DM患者中确诊CAD的患者4402例,占61.7%。糖尿病患者CA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79.9%比61.7%,χ2=4.027,P<0.001),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表现为患者平均病变支数更多(1.63±1.11比1.11±1.10,t=19.20,P<0.001)、Gensini积分更高(35.47±36.80比22.65±31.42,t=15.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CAD发生的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OR值2.127,95%CI1.869~2.419,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CAD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为严重;糖尿病与CAD发生的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高血压(EH)病人日益增多,而EH和2型糖尿病(T2DM)关系密切,同时两者均为冠心病(CAD)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指出T2DM是CAD的高危症,因此EH患者常合并T2DM、CAD,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肌老化同样是心肌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老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1)在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证实的CAD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94例,单纯CAD54例,另选取无冠状动脉病变及糖尿病1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v-1的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FBG)。结果 CAD合并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av-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单纯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CAD合并T2DM组血清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A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核细胞Cav-1的表达水平与hs-CRP及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47、-0.31,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D合并T2DM与Cav-1及FBG密切相关(OR=0.97、3.44,均P〈0.05)。结论 Cav-1表达低下是发生CAD合并T2DM的一个危险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CAD合并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 1型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与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死亡危险性的关系. 方法 选取老年T2DM患者234例,根据是否合并CAD平均分为T2DM合并冠心病(T2DM+CAD)组和单纯糖尿病(T2DM)组,进行追踪研究3~11年.以合成的α1R和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中抗α1R和AT1R自身抗体. 结果 (1) T2DM+CAD组AT1R和α1R抗体阳性率高于T2DM组(48.7% vs 20.5%,36.8%vs21.4%,P<0.01);(2)T2DM+CAD组抗α1R和AT1R抗体受体阳性组死亡率高于受体抗体阴性组(47.4%vs10.0%,P<0.01);(3)α1R和AT1R抗体阳性组(指同一个体α1R和AT1R均阳性)死亡率高于单抗体阳性组(指同一个体仅α1R或AT1R阳性)(37.2% vs 11.6% vs 12.3%,P<0.01). 结论 α1R和AT1R抗体阳性与老年T2DM合并CAD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增高有关,双抗体阳性是老年T2DM合并CA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糖尿病(DM)和冠心病(CAD)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差异,以利早期干预.方法 选择分析48例DM和69例心肌梗死(MI)者24h动态心电图(DCG)资料,其中DM伴心肌缺血者26例为DM1组,不伴心肌缺血者22例为DM2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30例,比较4组HRV 5项时域指标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DM组5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但以后二项(RMSSD和PNN50)降低为著.MI组前三项(SDNN、SDANN、SDNNI)显著降低,而RMSSD和PNN50无明显降低.DM1组和DM2组比较,前三项指标有显著差异,后二项指标无差异.结论 DM者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CAD者以交感神经受损为主,DM合并心肌缺血者自主神经受损加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AD)合并糖尿病 (DM)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 32例CAD(A组 )及 2 4例CAD合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B组 )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 ,分别在术前、术后 2 0min、2 4h、7d采血测定PTS分子标志物、脂质过氧化物 (LPO)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PTS分子标志物、LPO及内皮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 ,且B组变化更明显 ,至术后第 7d ,A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但B组仍有明显变化。结论 CAD患者介入术后出现PTS分子标志物、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内皮功能等一系列变化 ,并且这种变化在合并DM的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T2DM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上海市区≥30岁T2DM患者CKD患病率可达63.9%~([1])。2015年美国肾脏数据系统~([2])显示,在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因中,糖尿病约占44%。合并CKD的T2DM患者,由于血糖稳态和降糖药物代谢发生改变,低血糖风险更高,血糖管理更加复杂。本文综合了内分泌专家和肾内科专家的建议,对T2DM合并CKD患者在使用胰岛素上的临床经验进行汇总,并提出临床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效能。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110例和T2DM合并NAFLD患者121例,使用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NLR和PLR评估T2DM合并NAFLD的效能。结果 T2DM合并NAFLD组体质指数(BMI)为(25.4±3.5)kg/m2,显著大于T2DM组【(23.2±3.1)kg/m2,P<0.05】,而病程为5.0(2.0,8.0)年,显著短于T2DM组【8.0(3.0,13.0)年,P<0.05】;T2DM合并NAFLD组血清ALT、AST、GGT、UA、TG和TC水平均显著大于T2DM组,而血清HDL-C水平则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为(1.7±0...  相似文献   

18.
据WHO预测,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25年可达3亿[1,2].由于T2DM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中较大部分可发生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脑血管病变加重,据最新数据统计,约1/3患者因脑血管病导致死亡.脑梗死是T2DM患者常见的、最为重要的一种脑血管病变,T2DM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高出非DM患者的1~3倍,死亡率较高[3].本文拟探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与无症状冠心病(A-CAD)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无冠心病(CAD)病史且无胸闷、胸痛等CAD症状的T2DM患者484例,根据冠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分为A-CAD组(n=245)及非CAD(NCAD)组(n=239),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结果A-CAD组下肢动脉病变(PAD)和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均高于NCAD组(P<0.05或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BP、BG、血脂、eGFR、口服ACEI/ARB类降压药和他汀类降脂药百分比等混杂因素后,PAD是T2DM合并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A-CAD发生风险是非PAD患者的2.09倍(P<0.01)。上述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半定量积分结果显示,PAD仍为T2DM合并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加入等级积分结果显示,等级积分是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加入Crouse积分结果显示,Crouse积分是A-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与T2DM合并A-CAD独立相关,对A-CAD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踝臂指数(ABI)的变化,评价FAIMT、ABI对T2DM患者CA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非CAD组(NCAD组)和CAD组,CAD组又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CAD1组)和多支病变组(CAD2组),对其临床资料、生化指标、FAIMT、ABI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DL-C水平在NCAD、CAD1和CAD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D组与CAD1组和CAD2组比较,ABI和FAIM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D1组与CAD2组相比,仅有FA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ABI(β=-0.626,P<0.05)、FAIMT(β=1.309,P<0.01)是C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FAIMT为0.875 mm时对CAD的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92%,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P<0.01);FAIMT为0.875 mm时对CAD1的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为76%,特异度为92%,AUC为0.845(P<0.01),95%可信区间为(0.766,0.927);FAIMT为1.025 mm时对CAD2的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2%,AUC为0.818(P<0.01),95%可信区间为(0.748,0.889);ABI为0.99时,对NCAD的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789(P<0.01),灵敏度为76%,特异度为72%,但对CAD的阳性预测价值不高(AUC=0.211,P<0.5)。结论 FAIMT、ABI均是T2DM患者CAD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对其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