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生产的某产品,一个部件是ZG35,另一部件是35CrMnSiA,这就涉及到异种钢的焊接。本文分析了ZG35与35CrMnSiA高强钢焊接性及焊接特点,探讨了焊接ZG35与35CrMnSiA高强钢的焊接方法,设计了匹配合理的焊接参数,并对MIG、MAG焊的熔化效率、熔化速率等概念进行了分析。经验得出:采用MIG、MAG的焊接方法、选用HS—80焊丝,焊接ZG35与35CrMnSiA高强钢,电弧燃烧稳定,焊缝表面成形良好,焊缝金属的综合性能好,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减少了焊接缺陷,为ZG35与35CrMnSiA高强钢的焊接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军工产品的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30CrMnSiA高强钢原始焊接接头和一次补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试验、疲劳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补焊对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补焊后,30CrMnSiA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略微降低;热影响区是接头拉伸性能的薄弱部位,而焊趾处是接头疲劳性能的薄弱部位;补焊对焊缝附近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30CrMnSiA钢焊接工艺,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条选用E16—25MoN—15,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了最佳焊接参数,使产品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超高强钢35CrMnSiA大厚壁管与08Al薄壁管异种材料的MAG焊接工艺技术的科研、探索、分析及一系列的试验,掌握了35CrMnSiA与08Al异种材料的焊接要点,解决了35CrMnSiA与08Al异种材料的焊接技术及焊件壁厚差大等难题,在合理的规范参数和必要的焊接工艺措施下,获得了满意的焊接接头质量,并应用到重要的焊接结构中,服务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飞机燃油模拟台中的接头为例,详细介绍了30CrMnSiA与Q235A异种材质焊接的工艺过程,提出了采取控制热输入、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较严格的一系列工艺措施,解决了焊接易裂的问题,为今后我公司焊接异种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30CrMnSiA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水淬断面达φ100毫米,油淬断面达φ50毫米。它克服了铬硅钢淬透性低的缺点,代替了昂贵的铬镍钼钢,如PCrNiMo。这种钢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冲击韧性,有较好的焊接性及冷冲压变  相似文献   

7.
真空电子束焊接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已广泛应用,其主要优点为焊缝平行、深宽比大、不需要填充材料以及焊缝纯净;但高强度钢、大厚度零件的焊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少。目前,30CrMnSiA钢在飞机起落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为环形零件的焊接,环形零件的焊接大多采用工艺衬环对接,很少采用大厚度直焊缝对接的方法。本文主要论述电子束焊接在国产大飞机大型结构钢零件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外筒是受台的重要部件,它承受着很高的工作压力。外筒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壁厚9毫米、外径φ98毫米的筒体和上、下头焊接而成。其材料全部是30CrMnSiA钢。经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其抗拉强度可达到σ_b=120±10公斤/毫米~2。这种钢是高强度合金钢,含碳量和合金元素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叙了30 CrMnSiA钢纵、横向试样热处理工艺试验过程;对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测定了抗拉强度、比例极限、硬度、断面收缩率、常温和低温冲击值。从而得出组织、断口形貌、性能随回火温度变化的规律。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30 CrMnSiA 钢在淬火后采用回火水冷时纵向和横向第Ⅰ类回火脆性温度区间及其变化规律,因而解决了撞针的质量问题,并为30 CrMnSiA 钢制其它零件选择合适回火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30CrMnSiA是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高强度调质结构钢。介绍了生产中常用的30CrMnSiA钢的几种最终热处理工艺,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并对几种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零件的用途、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合理地选择最终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钨极氩弧焊以其优异的焊接质量,成为了30CrMnSiA等材料的重要焊接工艺,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热源和焊丝分别控制,施焊难度大,传统钨极氩弧焊普遍采用手工施焊,但随着企业承制产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焊接工序成为影响生产进度的瓶颈工序。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引进了自动化钨极氩弧焊设备,并进行了大量的工艺攻关工作。以典型产品活塞杆焊接工艺为例,根据30CrMnSiA材质的焊接特性,焊接流程包含了焊前预热和焊后保温的措施;结合设备和氩弧焊自身的特点,焊接工艺通过固化活塞杆的接头尺寸,匹配焊接参数和送丝速度,选用直径为1.2mm的18CrMoSiA焊丝,实现了活塞杆的钨极氩弧焊自动化焊接。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30CrMnSiA钢弯曲疲劳时缺口曲率半径ρ对疲劳萌生寿命Ni的影响,较准确地求出了Ni与ρ的近似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以30CrMnSiA钢的热处理要求及工艺流程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箱式热处理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零件热处理工艺流程的温度控制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TC16钛合金螺栓及其连接30CrMnSiA钢板孔的疲劳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频疲劳实验机和自制装置进行疲劳试验,研究了TC16钛合金螺栓连接30CrMnSiA高强度钢板结构的疲劳破坏行为,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了钢板和钛合金紧固件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30CrMnSiA高强度钢板件用TC16钛合金紧固件连接时在外加拉-拉疲劳载荷下,其疲劳破坏属于微动疲劳,寿命较带自由孔30CrMnSiA钢板件的常规疲劳寿命下降约60%,脱层和磨粒磨损是板孔微动疲劳的主要损伤形式。TC16钛合金紧固件连接30CrMnSiA高强度钢板结构在拉-拉疲劳载荷下,钛合金螺栓由于弯曲疲劳作用发生弯曲疲劳断裂,而非微动疲劳破坏。TC16钛合金螺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有利于改善30CrMnSiA高强度钢连接板的微动疲劳性能。然而,钛合金螺栓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由于韧性降低的缘故,却导致其常规弯曲疲劳抗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我厂原军品生产 中,有两个关键件身管 和后喷管,需仿外形, 所用设备为CE7132大仿形车床,工件材料为30CrMnSiA,锻造毛坯,单边余量7~8mm。愿使用焊接车刀,在切削中经常打刀,刀具耐用度低,且需三次走刀。30CrMnSiA合金钢属难加工材料,韧性高、难断屑,切屑成带状,  相似文献   

16.
飞机钢表面修复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发动机架和作动筒等许多零部件的材料为30CrMnSiA,即飞机钢。在飞机的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出现划伤、磨损、腐蚀、压坑等现象,需要修复。为此,研究了综合利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和n—Al2O3/Ni—Wu纳米复合刷镀技术对30CrMnSiA飞机钢进行表面修复的新工艺。介绍了修复工艺和流程,并对修复层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表面修复层完全满足修复要求,该工艺提高了飞机作动筒等部件修复面的耐磨性能和镀层结合强度,而且耐蚀性能良好。同时也解决了氢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30CrMnSiA钢薄壁筒形件进行了旋压成形工艺改进。在试行旋压前对坯料调质、旋压后不淬火的工艺改进方案时,对坯料进行了真空调质处理的试验。在试行旋压后淬火的工艺改进方案时,又进行了薄壁筒形件旋压后的真空淬火、井式炉淬火等工艺试验。经过试验对比,最后以旋压后真空淬火的工艺方法,取得了工艺改进试验的成功。一、零件概况一种直径较大的薄壁筒形件如附图所示,材料为30CrMnSiA钢。要求力学性能满足抗拉强度Rm≥1080MPa,伸长率A≥10%。这种筒形件原先  相似文献   

18.
高忠和 《工具技术》1989,23(12):30-30
<正> 加工30CrMnSiA(铬锰硅)钢锯齿形螺纹时,按一般方法,刀具在30°方向上吃刀(如图1),则经常发生打刀。一把刀往往加工3~5个工件就报废  相似文献   

19.
30CrMnSiA钢焊接件在飞机起落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大部分零件采用对接锁底焊接,焊接方法通常采用钨极氩弧焊和焊条电弧焊,焊后通常采用X光检查。焊缝的X光检查为非破坏性的检验方式,但在实际零件的X光检查中常发现,未熔合缺陷和焊缝的配合间隙在底片上显示较为接近,很难有效区分。故需要针对焊接和焊后的射线检测两个特殊过程,查找出造成焊缝底片中存在线性显示的根本原因并制订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讨论了焊接过程中对配焊零件的配合尺寸控制及射线检测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的控制及缺陷判定的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30CrMnSiA钢燃烧室旋压成形件等温淬火后硬度偏高时,可否采用回火的方法降低硬度的意见分歧,对这种燃烧室作了等温淬火、油淬 回火、等温淬火 回火3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材料机械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的燃烧室在等温淬火后,若硬度偏高不合格,采用回火的方法降低硬度后,其材料的冲击韧性将会大幅度下降,将远低于有关材料标准的要求。因此,对于安全系数不太高的30CrMnSiA钢燃烧室,不能允许以回火的方法来降低硬度,而应采用其他的工艺方法来降低硬度。而且不能笼统地认为燃烧室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合格,其冲击韧性也一定会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