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仲来  余根坚  陈德 《昆虫学报》2002,45(2):132-133
给出了一个描述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与长爪沙鼠M eriones unguiculatus密度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为xt+1=-0.336xt+0.057yt+0.107zt, t+1=0.586xt-0.369yt-0.274zt, zt+1=0.189xt-0.247yt-0.309zt, 其中xt,yt和zt分别为t月份的沙鼠密度, 巢秃病蚤和体秃病蚤指数。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野外秃病蚤蒙冀亚种与长爪沙鼠间的关系,并发现沙鼠密度显著地影响巢秃病蚤指数。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啮齿动物区系分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82-1991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调查了啮齿动物,共发现231种,隶属2目4科。高原丘陵草原分布9种,优势种为达乌尔鼠兔、蒙古旱獭;天然次生林山地分布13种,平均捕获率3.42%,优势鼠种有大林姬鼠、长尾仓鼠及大仓鼠,三种鼠分别占总捕量的73.17%、17.07%及4.88%;丘陵灌丛草原分布亦有13种,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及五趾跳鼠为优势种,平原区分布12种,达乌尔黄鼠数量较高(3.77  相似文献   

3.
Jolly-Seber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若干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知彬  朱靖  杨荷芳 《生态学报》1993,13(2):115-120
本文利用Jolly-Seber法估算了1986和1988年河北省饶阳县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大小、存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大仓鼠的存留率比黑线仓鼠小,而且和密度负相关。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对铁丝活捕笼均不存在非等捕性。该方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参数估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高原鼠兔对小嵩草草甸的破坏及其防治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刘伟  王溪  周立  周华坤 《兽类学报》2003,23(3):214-219
1997~2000 年在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 通过测定不同程度退化草地、人工草地和除杂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对草地的破坏程度, 分析了草地植物群落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 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相应升高, 重度退化草地中高原鼠兔种群数量降低, 是由食物资源不足引起。不同程度退化草地之间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差异极显著( t未退化与轻度= 25.369 7 , t未退化与中度= 25.55 ,t未退化与重度= 36.406 0 , t轻度与中度= 23.279 4 , t轻度与重度= 14.343 9 , t中度与重度= 20.178 5 , df = 3 , p < 0.001) 。高原鼠兔对草地的破坏面积与平均单坑面积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F = 220146 , df = 3 , P < 0.001) 。在草地达到重度退化以前, 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升高, 对草地的危害则加重。草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 当植物群落高度增加时, 其种群数量开始减少, 反之则增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疆塔城1989~1996年8年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发生程度与16个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因子,确定麦双尾蚜发生量预测模型:logY=84100-0.1033RH5-0.0253R5,其中:Y为麦双尾蚜发生百株蚜量;RH5为5月份的相对湿度(%);R5为5月份的降水量(mm)。应用该模型预测1997~1998年麦双尾蚜的发生程度,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蔡赫  卞少伟 《兽类学报》2015,35(3):288-296
2011-2013年,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生境中设置31个样方,利用铗日法调查啮齿动物,同时记录各个样方10个环境因子。调查期间共捕获啮齿动物7种157只,总铗捕率为1.69%。优势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大仓鼠,铗捕率分别为0.59%、0.25%和0.23%。铗捕率以人类居住区和农田最高,水域岸边次之,其它生境较低;种数和多样性较高值均出现在人类居住区和农田,最低值在盐碱地;均匀度除了水域岸边较低外,其它生境较高,表明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利用余冗分析法对啮齿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距离、草本盖度、水体盐度、灌丛高度是影响古海岸湿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发现雌二醇对雌性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胁腺的大小和分泌活动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生理手术, 形成3组不同内分泌状况的鼠: 卵巢切除(OF)、正常(IF)、和卵巢切除后又置入雌二醇硅胶管 (OEF) 的雌性大仓鼠; 经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表明由OF、IF到OEF 鼠血液雌二醇的浓度显著增高(P <0.01), 胁腺的重量、长度、宽度和厚度也显著减小(P< 0.05或P <0.01); 利用气相色谱对胁腺分泌物的分析发现, 从OF、IF到OEF鼠的胁腺分泌物的种类逐渐减少 , 有些成分尽管在 3 组不同生理状况的鼠中都存在, 但含量依次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雌二醇不仅能够抑制胁腺大小的增长, 而且也抑制了胁腺的分泌活动,从而减少了胁腺分泌物或其中某些成分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8.
七种啮齿动物视觉器官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育辉  刘加坤 《兽类学报》1994,14(3):189-19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色田鼠、甘肃Fen鼠、达乌尔黄鼠和岩松鼠的视沉器官形态与构造,对其视网膜的厚度、各核层胸核的层数及大小进行了比较,在扫描电镜下统计了褐家鼠和达乌尔黄鼠和视细胞密度,结果表明,鼠类视觉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关,即生活习性相似的种类,视器的形态结构也相似;即生活习性差异较大的种类,视器的形态结构差异也较大,同时还发现夜行性鼠视网膜上的核层局部增厚,  相似文献   

9.
黑线仓鼠的食物与食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淑卿  许同钦 《动物学报》1992,38(2):156-164
作者从1983年至1989年,在河北省三个不同的气候区,对农田中的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的食物与食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主要取食农作物种子。同时取食草籽和根、茎、叶、花、果实及动物性食物。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地、不同季节和年度、不同性别鼠的食物差异显著。食物差异与鼠的种群繁值及数量动态有关。月夹捕率与颊囊中食物的总检出率和种子检出率正相关非常显著。直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38.388+2.866x n=60 r=0.343>r_(0.01)=0.325和y=29.734+2.669x r=0.394>r_(0.01360)=0.325。黑线仓鼠对食物的选择,主要受到食物质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食物频度、作物的物候变化、动物的群落结构、种群密度、种内与种间竞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和栖息地影响它食物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同。日食量4-5g。  相似文献   

10.
影响叶螨磷酸酯酶活性的四因子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凤英  邓新平 《昆虫学报》1999,42(4):364-371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组建了影响叶螨磷酸酯酶(酸性和碱性)活性的四因子(缓冲液Ph值X1、温浴时间X2、反应温度X3、底物浓度X4)数学模型: Y酸性=0.456380+0.107889X2+0.069027X3-0.026836X12-0.030794X32, F=24.98,P<0.01;Y碱性=0.267286-0.200736X1+0.049541X2+0.030930X3-.049063X1X2+0.053585X12-0.049665X22, F=57.68,P<0.01。结果表明,温浴时间是影响叶螨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关键因子,在缓冲液pH 4.4、底物浓度8.5×10-3 mol/L、42℃温浴40 min测得该酶活性最强。影响碱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关键因子则是缓冲液pH值,pH 9.0、37℃恒温30 min、底物7.5×10-3 mol/L的条件下,光密度值最大。两种酶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405 nm。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s a revision of genus Crotalaria(Papilionaceae) in Yunnan. 30 species and 2 varieties of this genus have been described so far. Hence, there are 27 species, including 4 exotic species, and 4 variet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is very province. Among them, 1 new variety, C. mairei var. pubescens, and 3 new combinations, C. yunnanensis var. heqingensis, C. peguana var. qiubeiensis, and C. albida var. gengmaensis, and 1 new record of China, C. humifusa, are included. In addition, 2 species are combined, they are C. jingpingensis to C. prostrata and C. yuanjiangensis to C. medicaginea. Besides, the pollen morphology in some taxa of this genus has been examined.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张洁 《兽类学报》1984,4(4):265
在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为食物链的主要环节之一,研究鼠类群落结构及作用是评价北京地区环境生态的重要内容。有关鼠类群落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报道(Hafner,1977;Grant和Birney,1979),近年来也引起我国动物生态学工作者的注意(刘季科,1979;钟文勤,1981;周庆强,1982)。而北京地区尚无这方面的报道。 根据我们1982年8月到1983年底在北京地区的调查,兽类区系中啮齿类约占34%,其中约一半种类为不同环境中的主要种类,现将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饶阳地区三种农田啮齿类头骨形态比较及性二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熊文华  张知彬 《兽类学报》2007,27(3):280-283
关于动物头骨形态方面的研究报道曾受到了较多的关注(Cesani et al., 2003).头骨形态是动物形态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着种间、性别和地理差异(张焱等,1999).头骨的形态特征不仅是动物生理上的一个基本解剖指标,同时也是动物分类(李晓晨和王廷正,1992)和年龄鉴定(张洁,1989)的重要依据,是动物生态研究的重要指标.对头骨形态的研究,不仅对动物的种间、种内关系(Yom et al.,1999)和生态特征(Barlow et al.,1997)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动物的地理演化、发育生物学以及进化生态学的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我国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和狗尾草的核型与Giemsa带,两者核型基本相同,均为2n=18=14m+2sm+2st(SAT)。带型亦相近,另外在谷子和狗尾草中都发现有四倍体。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东北缘的鼠类及某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和河北省冀北山地张家口的黄土高原东北缘地区的鼠类,过去曾经有Thomas(1908;1909)、Allen(1938;1940)、Ho(何锡瑞,1934)、张俊等(1965)、郑宝赉等(1966)、柳枢(1977)、梁俊勋(1983)等报道。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子对角倍蚜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 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温、湿度单因子试验表明,秋迁蚜在26℃和80%RH条件下有最大生殖量;温、湿度对秋迁蚜生殖量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极端温、湿度会导致生殖量的下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环境温度(X1)、湿度(X2)和光照强度(X3)三因子不同水平组合对雌性蚜发育的影响,表明温度是影响发育历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湿度。因此,适当高温、强光照条件可以加快雌性蚜发育;而适当高湿条件可以降低雌性蚜的发育速率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在人工培育角倍蚜生产中,创造有利于秋迁蚜生殖的温、湿度条件可以使秋迁蚜产下较多的越冬侨蚜;在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阴暗条件下贮留雌性蚜可以适当延长其发育,以使角倍蚜与盐肤木在物候上达到最佳吻合。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维西榛(Corylus wangii)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我们鉴定了中国科学院植牧研究所标本馆(PE)的标本,发现了该种在四川东部的新分布。该种与Corylus jacquemon-tii在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存在间断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了柑桔属30个分类群的核型及进化.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x=18,属小染色体植物,核型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具2—4个连接于短臂上的随体,一些分类群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长度和臂比值不同程度的杂合现象,核型均属2A型.比较随体及与之相连短臂,其随体分为大随体(LS)中随体(MS)和小随体(SS)三类,随体的多样性可作为探讨该属物种的起源、系统演化的一个遗传标志.作者赞同把柚(Citrus grandis)作为柑桔属的一个基本种,而宽皮柑桔(C.reticulata)核型变异较大,还待进一步分析;推测红黎檬(C.limonia)、葡萄柚(C.paradisi)、甜橙(C.sinensis)、酸橙(C.aurantium)、香园(C.wilsonii)、三宝柑(C.sulcata)、部分宽皮柑桔(C.reticulata)为杂种起源.该属核型由不对称向对称进化是与形态及孢粉的进化趋势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cDNA-AFLP技术分离克隆了水稻杂种与亲本间差异表达基因片段S600。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分蘖期和始穗期,S600在杂种和父本中表达丰度均较高,而在母本中表达丰度相对较低。S600在分蘖期和始穗期表达量不同,暗示了该基因的表达还受到发育时期的调节。同源搜索结果表明S600片段是水稻SBPase的部分编码序列。为了获得完整编码序列,以S600序列检索粳稻日本晴cDNA数据库,获得了两个高度同源(99%)且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克隆(AK062089和AK065773)。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包含一个相同的117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92个氨基酸组成的水稻SBPase前体,其中包含有与底物结合、氧化还原调节有关的保守氨基酸残基。检索发现该基因在水稻日本晴基因组中只有单个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