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改善和提高软件质量是开发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是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常见质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测控软件的特点,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相应的质量评价模型。针对评价环节具有很强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军用软件发展现状,指出了研究软件评价技术[2]研究的重用性,并分析了三种常用的软件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舰载装备军用软件质量评价模型.舰载装备军用软件质量评价模型评价的对象为软件研制过程产品,不针对软件研制过程的评价,专家组根据软件产品的质量需求,确定度量元和评价等级,并对度量元进行集体打分,利用加权和的方法算出被评软件质量分数.文章提出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是为了保证产品能提供用户所要求的质量,及满足用户(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明确的或隐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ERP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给ERP软件供应商和应用ERP软件的企业提供一种定量的ERP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基于Waiters和McCall3层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建立了适用于ERP软件的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了运用模糊理论对ERP软件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模糊运算获得了ERP软件质量的评价结果。通过一个典型ERP软件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ISO软件质量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质量需求评价准则(SQRC)和质量设计评价准则(SQDC)之间的定量关系,将软件质量需求指标转化为软件质量的设计指标,为软件开发人员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实施软件质量保证提供指南。它将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向设计和编码人员进行分解,有利于软件项目工程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从而降低软件生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11]提出的接地网分层约简模型和文献[9]提出的多激励迭代最小二乘故障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完成了一套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的软件设计。详细论述了分层约简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接地网可测性分析的软件实现、不确定支路组及其原形自动分解的软件实现和不确定支路电阻范围估计的软件实现,并以一个60支路的实验接地网为例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用户界面成为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用户界面评价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分析常见软件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软件用户界面质量模型,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用户界面质量要素进行关联分析,实现了用户界面的定量评价,同时,在计算灰色关联度时,根据质量要素重要性不同的事实引入了权重向量,以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第4级中要求在项目中定量管理,建立组织级过程,构成完整的量化管理,采用统计或其它定量方法管理软件过程,并通过对过程中出现的方法、技术等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1]。在仔细研究了现有的缺陷度量分类方法和分析指标后,通过运用缺陷数据分析方法,在开发过程中运用缺陷分析的结果,可以采取合适的对策尽早发现和消除存在的缺陷,以提高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价(FCE)是评价领域内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评价方法.在深入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型模糊综合评价软件的设计思路,并开发了一个单机版软件原型,用来解决那些"事物本身状态不确定、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评价问题.最后,以企业质量经济效益评价为例,用本软件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为更高...  相似文献   

9.
软件质量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软件质量是软件开发相关各方共同关注的目标,定量评价软件质量是软件领域的难题。提出了运用灰色理论对软件质量模型的各要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实例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上先进,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集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首先,根据专家打分,将犹豫模糊集与直觉模糊集相结合,得出软件质量特性的综合犹豫模糊评价矩阵;然后,通过计算犹豫模糊广义比较表,得出软件各质量属性得分;最后根据得分情况给出软件的质量排序。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专家对软件质量指标进行评价时的犹豫性问题。具体的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降低软件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针对高安全关键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难题,结合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研制生存周期和航空机载软件测试阶段,提出一种全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软件研制过程测试、三方测评、定型/鉴定测评和用户使用四个阶段的质量评价模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质量、测试设计和实现质量、测试执行质量和测试总结质量4项活动和18种度量元。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技术实现上可行,具有评价要素更完整、评价模型更合理、评价结果更客观的特点,为解决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终能达到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和提高软件测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件质量现存评估标准一方面笼统抽象、主观性强,另外一方面缺乏对软件某个特定阶段质量评估模型的问题,通过对软件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对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和软件测试四个阶段,从bug引入阶段、bug发现阶段、bug缺陷等级、bug数量、bug产生原因、bug修正代价六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了改进加权模糊熵权法确定度量元权重系数,建立软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质量评价模型及软件总体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践结果证明,该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对软件不同阶段进行评价,为量化软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减少了软件质量评价中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最新的ISO/EC9126软件质量模型,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归纳和细化。对软件工程中软件质量评价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指出了目前软件质量评价的不足。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将联想记忆模型应用于软件质量的评价,实验和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软件开发行业拥有众多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是企业对项目软件开发的管理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随着国内众多工业企业掀起的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行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的热潮,许多软件开发企业的有识之士己经开始关注软件质量的管理,甚至开始准备或已经进行软件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作。本文就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多种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工程软件适用的可靠性定量评估方法,并将其用于某大型工程软件的可靠性评估。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对其它领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软件工程中软件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评价方法的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实现过程;指出现行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以最小置信度为隶属准则,以基于量分权重和满意度的评价分析为分析手段来指导软件质量评价的新思想;给出了基于最小置信度与评价分析相结合的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改进及实现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软件测试与软件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软件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如何在软件设计中就考虑易测试性,使得软件更易维护和修改,并针对软件设计和测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提高软件易测试性和易维护性的一些建议,以达到软件复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机载嵌入式软件是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由于软件安全性包含的范围较广,对安全性的评价往往周期长、结果不明确。针对嵌入式软件安全性评价的难题,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采用分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嵌入式软件安全性评价方法,在软件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提出了59种评价元素,每种评价元素均反应出软件在每个阶段的关键活动。在各个阶段选择相关项目人员对每个元素进行评价,并依据计算公式得出软件安全分值。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用,评价过程相比传统的方法节约了时间,评价结果准确、直观,为航空机载嵌入式软件尤其是型号软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软件总体质量的评价和软件安全性的改进方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上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种类丰富的开源软件资源。如何准确、快速地判断一个开源项目的各种可信属性是否满足需求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深入分析已有开源软件评估模型,总结互联网上软件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提出了面向开源软件的可信评估证据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构建了一种开源软件可信证据查询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评估效率,用户可以准确、快速、全面地了解相关软件项目的各种信息。最后,以一个知名开源软件证实了该证据框架及证据查询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