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法制得了表面包覆银层的导电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对粗糙度不同的微球进行镀银,研究了银在微球上的沉积机理。表面改性使磁性PMMA微球功能化,具有和银强烈结合的能力,从而得到包覆均匀的导电磁性微球。研究了硝酸银和磁性微球的含量对包覆效果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和EDS对镀银磁性微球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107硅橡胶和甲基乙烯基硅树脂为原料制备了有机硅压敏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生成物具有典型的甲基聚硅氧烷结构;采用有机溶剂化学镀法制备出铝镀银微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对铝镀银微珠及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的形貌、微观结构及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铝镀银微珠表面被致密银层包覆且银质量分数大于95%,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与导电橡胶板具有有效电连接。电性能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铝镀银微珠体积分数为5%时,铝镀银微珠/有机硅导电压敏胶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空心玻璃微珠化学镀银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用甲醛-银氨溶液,对3~10微米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化学镀银,制备出了吸波用银包覆空心玻璃微珠粉体,并探讨了pH值、稳定剂及装载量对微珠化学镀银的影响.微珠粉末中银含量的测定和SEM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镀液中NaOH的含量、提高镀液的pH值,能够增加镀液中的银析出量,微珠表面的银包覆较为致密连续;稳定剂可阻止镀液的自分解,但会导致表面包覆层不致密;通过调整空心玻璃微珠的装载量,能够调节表面包覆银颗粒的粒径大小,控制镀银层的厚度,同时增加装载量,也能减少自分解现象.  相似文献   

4.
镀银方法可分为置换镀和电镀,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制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电化学工作站、Tafel曲线和电偶腐蚀方法研究了以5, 5-二甲基酰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中ZHL-02置换镀和ZHL-02电镀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置换镀层结晶好,覆盖更完整,在同等厚度条件下,抗电偶腐蚀性能略优于电镀层。随着置换镀银时间的延长,镀层的自腐蚀速率逐渐下降。但其耗时长,且难以获得1μm以上的厚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相较于置换镀,电镀的速率快得多,电镀5 min就可获得> 2.4μm的银镀层。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银层中会出现较大的颗粒,形成细小气孔等缺陷结构,电镀银时间为1、2、5 min时,对应的自腐蚀速率分别为7.15×10-3、5.30×10-3、4.27×10-3 mm/a。电镀时间从1 min延长到2 min,再延长到5 min时,镀层的平均电偶腐蚀速率出现了先下降后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化学镀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甲醛为还原剂的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化学镀银工艺,探讨了微球预处理、反应速度、微球装载量、pH值及加料方式等因素对镀覆结果的影响,采用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控制微球装载量、缓慢滴加银液、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可以减缓镀覆速率,能得到镀层均匀致密、结合牢固、体积电阻小的镀银空心玻璃微球.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型密闭燃烧装置分别测试了两种黏结剂含量的RDX基和HMX基含铝炸药燃烧产生的准静态压力,得到4种含铝炸药燃烧能量的关系。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出部分气相燃烧产物的含量,通过化学计算探讨了4种含铝炸药的铝粉反应率,并用扫描电镜和能谱(EDS)对4种炸药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铝炸药中黏结剂含量增加会使炸药与铝粉颗粒的表面包覆层变厚,更加阻碍铝粉在燃烧初期的吸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铝粉反应率减小,并降低炸药燃烧总能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将大体积泡沫炭表面及孔隙内壁金属化,提出了置换沉积镀银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泡沫炭孔隙内壁化学镀铜;然后,通过置换法沉积镀银。与传统的化学镀银相比,该方法中银的有效利用率和银在泡沫炭上的结合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通过SEM、XRD、EDS以及电学与机械性能测试等,对镀层的纯度和泡沫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泡沫炭孔隙内壁沉积上了致密、连续的银镀层。同时镀层中为结晶银,不含铜或银的其它氧化物。当银含量达15.5%时,镀银泡沫炭电导率从700 S/cm增加至2 055 S/cm,压缩强度从0.54 MPa增大至1.05 MPa。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铝粉与海水反应的效率和速率,通过添加低熔点金属Sn和Bi,采用雾化法制备高活性铝基合金粉(铝镁锡铋AMSB)。利用产氢测试和电化学测试对AMSB合金粉的产氢速率和开路电位进行测试,并对其与水反应机理展开研究。产氢测试结果表明,AMSB合金粉在3.5%(质量分数) NaCl溶液中产氢速率可达214.80 mL·min-1·g-1,产氢效率达80.45%;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Sn和Bi的加入,降低了AMSB合金粉的开路电位,促使铝粉电极电位负移。采用XRD,XPS和SEM-EDS对AMSB合金粉反应前后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低熔点元素Sn和Bi,可以破坏氧化膜致密性,有效提高铝水反应效率,促进铝水反应的进行;且Al, Sn和Bi元素之间形成的原电池效应是AMSB合金粉与水反应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制备的高活性铝基金属粉在高能水反应金属燃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镀银羰基铁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镀法,甲醛为还原剂,制备镀银羰基铁粉.用XRD,SEM和EDX对粉体进行表征.用重法测定粉体的抗氧化性能,并以镀银羰基铁粉制备电磁屏蔽材料,检测其在100kHz~1.5GHz的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镀银羰基铁粉能够实现表面银层包覆完整、致密;羰基铁粉镀银后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电磁屏蔽材料在100kHz~1.5GHz频率范围内获得优于-32dB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0.
金色闪光铝粉颜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乳液聚合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在片状闪光铝粉颜料表面,得到了具有金色闪光效果的铝粉颜料.通过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在铝粉颗粒表面可形成厚度均匀的PMMA包覆干涉层;通过差热分析(TG)、光电子能谱(XPS)对片状铝粉表面结构进行分析,得出铝粉颗粒表面确实存在PMMA的包覆层且PMMA与铝粉颗粒是以化学键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放电效应的抑制研究在加速器、大功率微波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模板辅助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类空心球结构的银薄膜,通过调节PS模板尺寸及溅射时间(镀银层厚度),得到具有抑制微放电效应的银薄膜。采用SEM表征银薄膜的形貌与结构,并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SEY)测试平台表征银薄膜的SEY。结果表明,PS模板尺寸及溅射时间对银薄膜形貌及其二次电子抑制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当溅射时间为600s,模板尺寸为1 000nm时,银薄膜的SEY较小,即对二次电子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与初始镀银铝合金样品相比,其SEY值降低了48%。  相似文献   

12.
Ni matrix–Al particle composite coating was adopted via sediment co-deposition (SCD) method on the zincate coated aluminum substrate. Surface morphology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coatings was studied by polarization potentiodynamic test in 3.5 wt.% sodium chloride using a three electrode open cell.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plating parameters on the Al co-deposition was studied. Maximum of 22 wt.% Al particles were deposited in the coat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zincate coa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nickel layer adherent. Furthermore, incorporation of aluminum particles in Ni matrix refined the Ni crystal coatings. However, polarization curves shifted to negative potentials and corrosion rate is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7A85铝合金的耐蚀性, 采用单极性正脉冲微弧氧化(MAO)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层, 并采用稀土铈盐、铬酸盐和SiO2溶胶对MAO膜进行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封闭处理对膜层表面形貌、结构和在酸性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 MAO膜在酸性NaCl溶液中不能有效地保护铝合金基体。稀土铈盐和铬酸盐封闭处理通过沉积水合氢氧化物封闭孔隙, 可以提高MAO膜的耐蚀性。但在酸性溶液中, 封孔物质会和H+发生反应而溶解, 故经封闭的MAO试样也会发生腐蚀失效。SiO2溶胶封闭处理后MAO膜表面覆盖一层凝胶, 使膜层成为完整的致密层, 可以保护铝合金基体在酸性NaCl溶液中免受腐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机械镀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机械镀方法,以含铝5%(质量分数)的Zn-Al合金粉为原料,在Q235钢材基体表面制备了Zn-Al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合金镀层的截面和断面形貌;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合金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分析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并采用XRD分析了镀层的盐雾腐蚀产物。结果表明,Zn-Al合金镀层由葫芦状的Zn-Al合金颗粒交错互嵌堆积而成,镀层颗粒之间以类似隼接的连接方式搭接“卡锁”;与机械镀Zn层相比,Zn-Al合金镀层的腐蚀电位正移了209 mV,腐蚀电流密度仅为纯Zn镀层的7.1%左右,极化电阻为纯Zn镀层的14倍;Zn-Al合金镀层的容抗弧半径明显大于纯Zn镀层的弧半径,且Qdl较纯锌层减小;纯Zn镀层出现白锈和红锈的时间分别为24和362 h,而Zn-Al合金镀层出现白锈和红锈的时间为48和504 h。Zn-Al合金镀层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纯Zn镀层,合金镀层对电荷转移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且Zn-Al合金镀层的腐蚀产物结构致密,可增强物理屏蔽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电位极化技术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3种不同铝粉含量的锌铝涂层表面形貌,以及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浸泡24h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阳极钝化情况和阻抗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铝粉含量的增加,涂层表面逐渐变得光亮、平整;涂层的自腐蚀电位依次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依次降低,当铝粉含量为50%时,涂层动电位极化曲线不存在钝化现象。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24h的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显示,铝粉含量较高时,涂层表面形成氧化膜,使得涂层的阻抗增大,降低水的渗入。  相似文献   

16.
A porous bioactive titania coating on biomedical β titanium alloy was prepared by pre-anodization followed by micro arc oxidation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pre-anodization on the phase constituent,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e-anodization has less influence on the phase constituent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but improves the inner layer density of th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The decrease of plasma discharge strength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pre-anodized oxide film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act inner layer. The pre-anodized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effectively inhibit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electrolyte in 0.9% NaCl solution and thus increas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ed titanium alloy in physiological solution.  相似文献   

17.
对保留表面包铝和去除包铝的2E12-T3铝合金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工艺,研究了包铝层和氧化时间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行为及膜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膜的表面以及截面形貌,应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膜层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铝合金表面均能形成具有防护性能的阳极氧化膜,膜层随氧化时间延长而增厚。富铜的第二相颗粒会使得不带包铝的2E12铝合金氧化膜具有更多孔洞缺陷,甚至出现微裂纹。保留包铝的2E12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更厚,孔洞缺陷少,耐蚀性更好。阳极氧化30min和45min的2E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具有较低的腐蚀电流和较高的多孔层阻抗,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8.
陈琴  余敏  葛洁洁  陈辉 《材料保护》2022,55(1):44-49
铝合金以其轻量化特性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冷喷涂技术具有低温高速沉积的特点,是制备铝防腐涂层的有效方法.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制备了铝基-陶瓷相混合粉末,并通过冷喷涂在Al1060表面制备了Al5056,Al5056-Al2O3,Al5056-SiC,Al5056-WC 4种涂层.通过 Image-Pro Plu...  相似文献   

19.
以硅酸钠(Na2SiO3.9H2O)和片状铝粉为原料,在缓冲溶液中制备SiO2包覆片状铝粉,研究不同pH值、温度、包覆量等对铝粉表面SiO2包覆层形貌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包覆层的形貌,并测定粉体中SiO2的含量。结果表明:溶液pH、温度对包覆层的形貌有较大影响;在反应温度为85℃、pH=9.5的条件下,铝粉表面形成致密、表面平滑的SiO2包覆层。  相似文献   

20.
以磷酸盐化学转化膜为研究体系,采用交流阻抗(EIS)及红外(FT-IR)分析方法及检测手段,研究陈化时间对AZ91D镁合金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及磷化膜的腐蚀退化机制.研究发现(1) EIS图谱和FT-IR图谱对比结果表明陈化时间对AZ91D磷化膜层性能有影响,磷化膜经陈化72h后更稳定.(2)磷化试样在硼酸缓冲液中浸泡实验的EIS测试表明,磷化膜的腐蚀退化机制分3个阶段:浸泡初期,中期和后期.浸泡初期(5~10h),电解质缓慢向磷化膜渗入,且有少量电解质浸入内层界面;浸泡中期(30~70h),随着内层界面腐蚀反应的发生,腐蚀产物开始对外层晶体层产生破坏作用,使缺陷扩大,导致电解质开始大量进入到内层界面;浸泡后期(80~120h),内层腐蚀反应达到平衡,膜层电阻等各项参数不再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