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青春期女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研究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03年ESHRE/ASRE建议诊断标准,按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地区4856例青春期女中学生中PCOS的患病状况,并对PCOS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天津地区青春期PCOS的可疑患病率约为12.82%。(2)青春期女子中月经紊乱者占31.27%,可疑病例组与非病例组比较,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发生比率高(P〈0.05);多毛、痤疮的发生率在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组显著高于月经规律组(P〈0.05);可疑病例组母亲月经紊乱、父母亲糖尿病、母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病例组(P〈O.05)。(3)20例青春期PCOS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和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继发闭经为主。结论:(1)青春期女子月经初潮年龄提早及延迟、初潮后月经稀发、继发闭经,可能是发生PCOS的危险信号。(2)青春期PCOS者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特征,月经紊乱中以月经稀发和闭经为主。(3)父母亲的一些遗传表型,母亲月经紊乱、甲状腺疾病、父母亲糖尿病的发生对于青春期PCOS是与遗传有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或就诊的尿道下裂患儿22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健康新生儿或非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儿2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尿道下裂及Ⅰ、Ⅱ、Ⅲ、Ⅳ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有不足月、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母亲妊娠年龄、母亲初次生产、母亲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母亲孕期服用孕激素、母亲孕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母亲孕早期高温暴露,保护因素有母亲孕早期补充蛋白质(P<0.05)。Ⅰ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有母亲妊娠年龄, 保护因素有母亲孕早期补充蛋白质(P<0.05)。Ⅱ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有不足月、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母亲初次生产、母亲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保护因素有母亲孕早期补充蛋白质(P<0.05)。Ⅲ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有不足月、胎儿生长受限、母亲居住地为农村、母亲初次生产、母亲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 保护因素有母亲孕早期补充蛋白质(P<0.05)。Ⅳ型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有母亲孕期吸烟与被动吸烟、母亲孕期服用孕激素(P<0.05)。结论 不同类型尿道下裂受多种因素影响,母亲孕期应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少用激素类药物,孕早期补充蛋白质对预防胎儿发生尿道下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营口市妊娠糖尿病(GDM)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妊娠糖尿病的个体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营口市24~28周孕妇2319例,以问卷调查的方收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体重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妊娠次数、糖尿病家族史、肿瘤家族史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糖尿病的知晓率为67.8%,发病率为8.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BMI≥25 kg/m 2、PCOS、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恶性肿瘤家族史均会明显增加GDM的发生风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OS、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口市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为8.4%,其中PCOS、糖尿病家族史是GDM患者需要重点干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具上消化道症状、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的360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Hp检测。其中伴随腹痛症状者242例,无腹痛症状者118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与腹痛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60例患儿Hp检出率为33.89%,有腹痛和无腹痛患儿之间Hp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小儿腹痛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2.326,〈0.001)、母亲文化程度(初中、高中或中专=2.141,=0.003;大学及以上=2.767,=0.028)和患儿生活地域(=1.788,=0.020)。结论 Hp感染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和生活地域可能是腹痛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青春期PCOS组患者30例,育龄期PCOS组患者30例,月经正常青春期女性30例。进行身体测量、生殖内分泌激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作各项指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FINS、HOMA-IR、FAI与BMI、WHR正相关。FAI与FINS、HOMA-IR正相关。Logistic分析,青春期WHR是IR的独立危险因素。青春期PCOS组1、2、3 h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其空腹胰岛素和1 h血糖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春期PCOS组2、3 h血糖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正常青春期女性存在差异,是PCOS早期发病的关键环节。青春期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蒙黄 《当代医学》2009,15(13):66-67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糖尿病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柳州市296对病例和对照的可能的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嗜甜食(OR=1666,P=0.000)、嗜高脂食品(OR=1.429,P=0.007)以及缺乏体育锻炼(OR=1.212,P=0.030)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嗜甜食(P=0.792)及嗜成食(P=0.193)与体育锻炼无显著的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结论少食甜食、成食以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95例AR患者作为AR组,另选同期9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分析AR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AR组过敏史、吸烟史、鼻炎家族史、体育锻炼中无锻炼、哮喘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史、吸烟史、鼻炎家族史、哮喘均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AR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过敏史、吸烟史、鼻炎家族史、哮喘,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应加强AR健康教育,避免接触过敏源,提示加强体育锻炼,以降低AR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陈静  阮祥燕 《医学综述》2011,17(8):1253-1255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5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DOR组)和60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妇女(对照组),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相关因素分析;进行焦虑问卷,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危险因素包括母亲的绝经年龄、吸烟、不良情绪、装修异味、周围环境长期有噪声;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该期妇女以焦虑、抑郁心里为主。结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心态、避免接触有害的环境,早预防、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心理疏导在治疗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干眼的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眼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0例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诊断患者患病情况,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干眼患者的发病率多于男性,42岁以上的患者明显高于42岁以下的患者,职业环境是女性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习惯是男性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自身疾病、医源性、生活环境、发病季节是干眼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自身疾病、医源性、职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发病季节,而自身疾病、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为干眼的主要因素。干眼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干眼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发病相关的因素,为PCOS的诊断和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为制定预防PCOS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确诊为PCOS的患者171例以及同期作为对照的健康备孕女性244例基本情况、生活行为习惯等资料,通过病历查阅的方式收集两组女性实验室检测指标信息,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PCOS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脂饮食(HFD)、月经周期、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空腹血糖(FBG)均与PCOS有关,OR值分别为3.181、1.101、1.197、1.652(P<0.05)。结论 PCOS是多因素作用的疾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等因素为其危险因素,体内激素水平为重要检测指标,可作为协助诊断手段。通过研究提高对PCOS相关因素的认识,以期在PCOS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可能的发病因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诊断及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35例痰湿型PCOS患者,收集其个人资料、体格检查、生活方式、家族遗传史情况、中医四诊等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数据.结果 按年龄分为16~20岁(4.26%)、21~25岁(28.94%)、26 ~30岁(46.81%)、31~35岁(17.44%)和36 ~40岁(2.55%)组.173例患者达到肥胖标准,其中Ⅰ度肥胖患者最多,占37.45%.175例患者WHR≥0.8,提示存在腹部脂肪堆积.家族遗传疾病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为高血压(38.72%)、糖尿病(23.83%)、母亲及姐妹月经紊乱(15.32%)、男性早秃(10.64%)、妇科肿瘤(8.94%).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家族父系患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母系.在饮食习惯上,食用零食、甜食或油炸食品的人数居多,不食用的人数较少.在运动习惯上,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的患者人数占88.93%.结论 痰湿型PCOS肥胖者居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家族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并且没有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的防治措施,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组68例CHD患者的一般资料、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肥胖及不好运动等6个项目进行调查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主要从一般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4个方面护理干预。结果本组68例CHD患者中,CHD家族史者18例(男女共计),占26.5%;有吸烟史者29例,占42.6%;肥胖30例,占44.1%;不好运动27例,占39.7%。本组CHD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少于2项,其CHD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壁功能障碍是诱发CHD的重要因素,CHD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是诱发CHD的危险因素,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CHD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因此,明确PCOS的病因病机在制定PCOS治疗方案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中医界对PCOS的研究,将其病因归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等4个方面。现代研究认为PCOS病因中的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及母体子宫内环境两方面,而后天因素多与女性出生后的代谢障碍及生活方式相关。此外,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在PCOS的病因病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PO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病例组(n=120)和对照组(n=120)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从单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对老年女性POP发病原因进行研究。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女性POP的因素包括总哺乳时间(OR=1.677)、绝经年限(OR=1.978)为危险因素,而绝经年龄(OR=0.674)、体重指数(OR=0.806)、体力劳动(OR=0.752)、使用钙剂(OR=0.604)、日光照射(OR=0.651)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因素较多,涵盖社会人口特征、工作性质、日光照射、户外运动、月经史、孕产史、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15.
郑素芬 《当代医学》2010,16(27):34-35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为卵巢早衰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5例POF患者(POF组)与同期55例正常绝经的妇女(对照组)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腮腺炎病史、休息差、青春期内衣过紧、不良情绪、有毒有害接触史、月经初潮较早等;保护及有利因素有经常锻炼、常食豆制品及蔬菜、母乳喂养等。结论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心态、避免接触有害环境等有助于预防POF的发生。因此应对有危险因素可凝POF妇女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首要疾病,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女医生群体可能有更高的CVD患病风险,而针对女医生这种高危职业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北方地区女医生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探究其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北方地区女医生CVD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包括女医生和社区健康女性。其中女医生(n=681)来源于2016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女性健康学组公益项目“女医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中的北方地区女医生亚组人群,社区健康女性(n=334)来源于本研究团队前期进行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课题“心肾交互作用影响老年内脏多器官功能减退的机制及干预研究(2013CB530804)”中的健康女性亚组人群。先总体比较女医生与社区健康女性年龄、学历、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生活方式、绝经状态、激素服用史、实验室检查指标。再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35~45岁年龄段、46~55岁年龄段、56~65岁年龄段,比较不同年龄段女医生与社区健康女性上述观察指标,最后分析女医生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医生年龄小于社区健康女性,研究生以上学历、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运动缺乏、饮茶史、饮咖啡史、睡眠缺乏占比高于社区健康女性,超重/肥胖占比、已绝经占比、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社区健康女性(P<0.05)。35~45岁,女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占比、饮茶史占比、饮咖啡史占比、睡眠缺乏占比、三酰甘油高于社区健康女性,血糖低于社区健康女性(P<0.05);46~55岁,女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占比、运动缺乏占比、饮茶史占比、饮咖啡史占比、睡眠缺乏占比、激素服用史占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社区健康女性,已绝经占比低于社区健康女性(P<0.05);56~65岁,女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占比、运动缺乏占比、饮茶史占比、饮咖啡史占比、饮酒史占比、睡眠缺乏占比、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社区健康女性(P<0.05)。46~55岁女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运动缺乏占比、饮咖啡史占比、高密度脂蛋白低于35~45岁,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占比、已绝经占比、激素服用史占比、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35~45岁(P<0.05);56~65岁女医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低于35~45岁、46~55岁,超重/肥胖占比、已绝经占比、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35~45岁、46~55岁(P<0.05);56~65岁女医生运动缺乏占比低于35~45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0,95%CI(1.063,1.158)〕、睡眠缺乏〔OR=2.273,95%CI(1.085,4.762)〕、肥胖/超重〔OR=5.491,95%CI(2.995,10.067)〕、低密度脂蛋白增高〔OR=2.975,95%CI(1.371,6.457)〕是女医生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方地区女医生应注意的CVD危险因素主要为生活方式,包括运动缺乏、饮茶史、饮咖啡史、睡眠缺乏。女医生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睡眠缺乏、肥胖/超重、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应重视上述早期预警指标,做好CVD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娱乐性体力活动与中老年子宫肌瘤(UL)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35~62岁UL患者353例(UL组),同时选择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按年龄进行频数匹配的353例非UL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身体测量值、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既往史等。还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娱乐性体力活动与UL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UL组产次≥2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UL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均高于对照组。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与MET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MET为第二、三个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UL的危险性均降低。能量消耗为第二、三个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UL的危险性显著地低于能量消耗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结论进行丰富的娱乐性体力活动,可能有助于预防UL。  相似文献   

18.
姚华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99-100,102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112例育龄期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FT4)的分布差异,同时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将观察组分为甲减组和非甲减组,比较两组患者PCOS主要症状发生情况。同时甲状腺激素与PCOS的主要症状指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观察组中43.8%(49/112)的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照组13.O%(13/100)的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SH、T3、T4、FT3、Fr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甲减的PCOS患者中伴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月经紊乱者比例分别是65.3%、71.4%、42.9%、53.1%,均明显高于非甲减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T4、FT4与PCOS患者的T呈正相关(r=0.612、0.473、0.581,P〈0.05),TSH、T4、FT4与PCOS患者的FINS呈正相关(r=0.449、0.352、0.533,P〈0.05)。结论PCOS患者伴有明显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失常,甲状腺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抑郁障碍与脑血管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的研究多以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社区脑血管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研究鲜见。目的 调查河北省社区脑血管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疾病预防与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及相关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以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居住地、精神疾病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茶、规律体育锻炼)、心理社会问题(是否存在群体支持问题、住房问题、经济问题、卫生保健服务问题)。以满足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的被调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符合抑郁障碍诊断将其分为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组和脑血管病未共病抑郁障碍组。对脑血管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脑血管病诊断的患者485例(2.32%),其中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组56例(11.55%)、脑血管病未共病抑郁障碍组429例(88.45%)。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组与脑血管病未共病抑郁障碍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精神疾病家族史构成、家庭年收入分布、饮酒比例、饮茶比例、体育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组患者存在经济问题、卫生保健服务问题比例高于脑血管病未共病抑郁障碍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精神疾病家族史〔OR(95%CI)=0.177(0.061,0.520)〕、经济问题〔OR(95%CI)=0.184(0.093,0.365)〕、卫生保健服务问题〔OR(95%CI)=0.194(0.087,0.432)〕是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经济问题、卫生保健服务问题可能是脑血管病共病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