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根据物种多样性测度公式,把19块标地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分别计算各标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根据计算结果,指出:各森林群落物种丰富度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多样性指数总体趋势因森林群落不同而有所差异:落叶松森林群落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油松、桦树、杨树森林群落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森林群落中草本层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均比较接近。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关帝林区今后的森林经营方向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城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各个植被样地为对象,采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研究了青城前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对青城山森林植被样地的物处多样性进行测度时,上述4种指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2)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依次是: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3)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大小是常绿阔叶林大于暖性针叶林。(4)人为因子的干扰对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调查,设置60个样地256个森林样方,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五鹿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将保护区的森林群落划分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辽东栎林等15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D、H'和J在描述群落性质时不具有严格的一致性,但都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得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4.
渝西学院后山山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选取渝西学院校园后山(黄瓜山)山林植被中6种主要森林类型的19个样方,通过比较这些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揭示了这些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1)各森林类型乔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较高;2)各森林类型的Shannon指数同物种丰富度具有不同的表现规律;3)常绿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特殊的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特征;4)物种恒有度分析表明,星湖校区山林植被为人工林,景观简单,连续性强,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  相似文献   

5.
辽宁老秃顶子北坡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乔木层样方的物种重要值矩阵信息,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科学地划分出辽宁老秃顶子北坡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并采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标,进一步研究了老秃顶子北坡森林植被乔木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老秃顶子北坡森林植被可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乔木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为: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基本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格局;α多样性中Shannon—Wiener指数呈波浪式缓慢下降,而Pietou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β多样性(Cody指数)则随着海拔的升高先上升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6.
分别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群落仅。结果表明:(1)仪多样性在600—700m海拔段最高,在1600—1700m海拔段最低;(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数值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在不同坡向中,物种多样性在西南坡的各指数值最大,而在南坡的各指数最小;(4)不同坡度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值存在较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渝西学院校园后山(黄瓜山)山林植被中6种主要森林类型的19个样方,通过比较这些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揭示了这些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1)各森林类型乔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较高;2)各森林类型的Shannon指数同物种丰富度具有不同的表现规律;3)常绿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具有特殊的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特征;4)物种恒有度分析表明,星湖校区山林植被为人工林,景观简单,连续性强,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黑龙江东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森林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群落均匀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青Qian(Picea wilsonii)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九寨沟青Qian林样地资料为基础,研究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青Qian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青Qian林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青Qian与其它树种混交林〉近成熟林〉青Qian顶极群落。说明处于群落交错区或受轻度干扰的群落物种多样性高,青Qian顶极群落物种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10.
桂西南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岩溶植被进行调查,采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Margalef’s指数(E)分别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整个群落分析桂西南岩溶植被各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行、草本层由种类较少的阳性草种发展到种类丰富的耐荫草种,物种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增加,在灌草丛阶段存在一个较小的峰值。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大,随后到先锋阶段明显下降,至亚顶极、顶极阶段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又略有回升,但不及藤刺灌丛阶段,亚顶极阶段与顶极阶段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大。乔木层由于亚顶极阶段既存活有阳性树种,又存活有阴性树种,物种多样性基本上是先锋群落阶段〈亚顶极群落阶段、亚顶极群落阶段〉顶极群落阶段。桂西南岩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并非随着演替发展而增大,而是在亚顶极阶段达到最大值;不同群落演替阶段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灌小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20.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