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固元膏穴位贴敷配合滋肾通淋方治疗女性阴阳两虚、湿热下注型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女性阴阳两虚、湿热下注型再发性尿路感染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元膏穴位贴敷配合滋肾通淋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宁泌泰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小管功能各项指标[尿a1-微球蛋白(a1-MG)、尿b2-微球蛋白(b2-MG)、尿N-乙酰-b-D-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3.2%,对照组分别为68.3%和61.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肾小管功能各项指标(尿a1-MG、尿b2-MG、尿NAG、尿RB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尿RBP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尿a1-MG、尿N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固元膏穴位贴敷配合滋肾通淋方治疗女性阴阳两虚、湿热下注型再发性尿路感染染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芬 《江西中医药》2005,36(3):26-2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当尿中白蛋白排泄率(IAE)在20~200μg/min时,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如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的进展。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肾脏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保护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G(IgG)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新兴县中医院和新兴县人民医院收住院及体检人员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共40例)与早期DN组(共40例)及健康对照组(共40例),进行血生化及尿蛋白检测,比较血清hs-CRP、Cys C、β2-MG、Hcy和尿MALB、RBP、IgG水平。结果:(1)单纯DM组、早期DN组的血清hs-CRP、Cys C、β2-MG、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DN组的hs-CRP、Cys C、β2-MG、Hcy显著高于单纯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单纯DM组、早期DN组的尿MALB、RBP、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DN组的尿MALB、RBP、IgG显著高于单纯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hs-CRP、Cys C、β2-MG、Hcy和尿MALB、IgG、RBP对早期DN诊断具有趋同性,联合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尿蛋白的不稳定性,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对早期DN的诊断与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DN患者中医证候与阴阳体质的相关性,为DN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早期DN样本,共111例,按体质分为阳脏人、阴脏人以及阴阳平和人三类。比较3种体质在相关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早期DN患者阴脏人BMI中超重及肥胖人高于阳脏人及阴阳平和人(P<0.01)。尿微量白蛋白显示阳脏人与阴脏人有差异(P<0.05)。阳脏人者出现阴虚燥热证者显著高于其余两种体质患者(P<0.01)。阴脏人出现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证者高于阳脏人及阴阳平和人(P<0.05)。结论:早期DN中医证候与阴阳体质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含汞制剂拔毒生肌散外用,对破损皮肤大鼠肾早期损伤指标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簇集蛋白(CLU)的敏感性。方法:以含汞中药外用制剂拔毒生肌散(BaduShengji San)为汞接触药物,选择最低毒性剂量,观察其对破损皮肤大鼠肾脏系数、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肾早期损伤指标NAG,β2-MG,RBP,CLU的影响,并比较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结果:与破损皮肤对照组比较,在拔毒生肌散60,120 mg.kg-1组大鼠肾脏系数明显升高、肾小管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时,血清SCr,BUN未见明显改变,但尿CLU含量呈升高趋势,尿NAG,RBP含量明显升高,且RBP可在拔毒生肌散30 mg.kg-1组大鼠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时出现明显升高。但拔毒生肌散30,60 mg.kg-1组大鼠尿β2-MG含量明显下降,120 mg.kg-1剂量组大鼠尿β2-MG含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与SCr,BUN相比,尿RBP,β2-MG,NAG,CLU等作为肾早期损伤的监测指标更为敏感,其敏感性依次为RBP>NAG>CLU;尿RBP,NAG的升高比尿β2-MG的升高出现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旱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不同类型HLD中测定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mALB和RBP水平,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尿NAG水平。结果:各中医证型及西医临床分型HLD组尿mALB、RBP和NAG测定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各中医证型及西医临床分型组组间mALB、RBP及NAG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尿常规尿蛋白定性阴性HLD中阳性率分别为RBP94.74%、mALB78.07%和NAG35.09%。其中mALB与NAG呈正相关忙0.26,P〈0.01),mALB与RBP水平呈正相关(r=0.232,P〈0.01),NAG与RBP水平呈正相关忙0.180,P〈0.01)。结论:尿mALB、RBP和NAG检测对HLD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其中F,BP阳性率最高达94.74%。HLD各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型问尿mALB、RBP和NAG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肾损伤因子-1(KIM-1)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变化与湿热兼夹证的关系,为早期DKD肾小管损伤的诊断及湿热兼夹证的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0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30例为DKDⅢ期患者(DKD组),并对DKD组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兼夹证组、非湿热兼夹证组。选取体检中心3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免法检测各组尿KIM-1、β_2-MG含量。结果 DKD组患者尿KIM-1、β_2-MG含量均高于DM组及NC组(P0.05);湿热兼夹证组患者尿KIM-1、β_2-MG含量较非湿热兼夹证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KD患者存在肾小管损伤,尿KIM-1和β_2-MG含量升高可作为早期DKD肾小管损伤的标志和湿热兼夹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视网膜厚度(RT)及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我院诊治的100例DN患者(DN组)MPV、RT及UAER进行测定,并与50例糖尿病无微血管并发症(DM组)对照比较。结果:DN组MPV、RT及UAER均显著高于DM对照组(P<0.01);DN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大量组MPV和RT显著高于尿白蛋白排泄量微量组P<0.01;MPV与RT及UAER均呈正相关(r=0.546;r=0.812;P<0.01)。结论:MPV、RT及UAER的检测,对DN的发生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反映DM微血管病变及病变范围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β_2-微球蛋白测定对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 30 %~ 4 0 % ,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5% [1]。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肾脏病变 ,肾功能会呈进行性恶化 ,直至终末期肾衰 ,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人认为尿白蛋白排泄率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有其局限性 ,因为它不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管功能的损害[2 ] ,有报道 ,在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 ,亦有 8%~ 2 0 %有肾小管功能的损害 [3,4 ]。β2 -微球蛋白 ( β2 - MG)检测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的损害状况。笔者对 3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糖尿病肾病(DN)的证候要素,研究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统计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提取80例符合DN诊断标准的病例证候要素,其分布频率分别为气虚证(25.6%)阴虚证(14.7%)阳虚证(22.1%)湿浊证(22.4%)血瘀证(15.2%),其证型中主证气阴两虚证17例,脾肾气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51例为主,兼证:湿浊证42例,血瘀证28例。结论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中医证候主证由气阴两虚证向脾肾气虚证再由脾肾阳虚证进行演变,同时兼证中水湿向湿浊再由浊毒进行演变,其与主证的变化相关。其中气阴两虚证好转率为82.3%,脾肾气虚证好转率为33.3%,脾肾阳虚证好转率为23.5%,提示:随着DN疾病的发展,中医病机由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损及阳至脾肾阳虚证的发展演变规律,其中脾肾阳虚证预后最差,29.2%的患者转入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虚血瘀证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00例,根据中医证型分组,肾虚血瘀证组50例,非肾虚血瘀证组50例,检测2组患者血NGAL水平、尿常规、肾功能及与肾脏早期损害相关的多项指标,并分析肾虚血瘀证组与非肾虚血瘀证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NGAL与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均呈正相关(00.05)。结论:血清NGAL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检测指标之一;血清NGAL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血清NGAL水平与中医肾虚血瘀证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决定DM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也是DM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排泄率(uAER)20~200ug/m in]是DN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笔者自2005年来,应用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和生存质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公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标准,收集不同分期的DR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测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症状判断中医证候,并研究和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明显差别,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的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各维度有的受不同中医证型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消渴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加味消渴康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变化,采用中医证候分级计分评价疗效。结果加味消渴康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β2-MG、尿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渴康对早期DN患者可以发挥调节血糖,减轻肾损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提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等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Betatrohin水平,并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变异系数(CV-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 0. 01),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30 min胰岛素增值(I30)和血糖增值(G30)之比(ΔI30/ΔG30)高于对照组(P 0. 01),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1);血清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Betatroh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缓解中医证候,治疗T2DM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RBP4,Betatroh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55例DN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中医证型本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34.2%),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1.3%),脾肾阳虚证最少(13.5%),标证中血瘀证出现频次居首(36.1%);本证证型分布与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IgG)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肾衰竭的程度与DN的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典型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候与DN危险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DNⅢ期、Ⅳ期和Ⅴ期患者共350例,分析DN各期患者中医证候学和实验室指标的异同,对证候积分与15项常用实验室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①证候学分析:DNⅢ期本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Ⅳ期以阴虚、阳虚为主,Ⅴ期以阴虚、阳虚和血虚为主。各期标实证均以血瘀证为主。②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血肌酐与阳虚证、餐后血糖与阴虚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湿热证具有典型相关关系。结论:DN中医证候演变是从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最终发展到气血阴阳俱虚的过程,血瘀证贯穿疾病始终。实验室指标与证候积分的典型相关分析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了依据,也为开展中医药多中心临床研究奠定了客观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林育  陈刚毅 《新中医》2014,46(1):197-198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在延缓DN进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存在着中医证型名称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多样化等问题。现将近10年岭南地区中医治疗DN的文献的证候规律加以分析,借此探讨岭南地区DN的证候规律,希望能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以"糖尿病肾病"为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药治疗"、"中医治疗"、"辨证分型"为副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68例尿常规蛋白阴性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三项测定.即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A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肾小管功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NAG)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改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黄芪注射液对IgAN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均予潘生丁、洛汀新等口服,黄芪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蛋白的变化,尿RBP及UNAG等肾小管功能指标.采用CMIAS2000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肾小球的包曼氏囊、肾小管及血管面积总和与所采集图像的总皮质面积.结果 尿RBP、NAG与肾间质病理改变相关.黄芪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下降,肾小管功能好转,血白蛋白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与尿RBP密切相关;黄芪注射液治疗Ⅰ-gA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