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萍 《吉林医学》2014,(14):69-7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治疗组有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两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临床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单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糖、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P<0.05),血糖、体重指数改善显著(P<0.05),低血糖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使得患者的疗效明显提升,改善血糖水平,减轻体重,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那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⑴观察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低血糖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晓霞  朱丹平 《重庆医学》2008,37(10):1102-1103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空腹血糖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23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空腹血糖小于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
陈穗琛  钱万桥 《中外医疗》2016,(24):148-15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治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FBG、2 h PBG HbAlc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后两组FB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 h PB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例(6.0%)和10例(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柘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为26.5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58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0例,采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诺和灵30R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每天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与每天注射2次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情况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34例采用饮食控制及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空腹血糖(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的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BG)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血糖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用量。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且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持续治疗12周监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血糖达标比较:观察组全达标21例(52.5%),部分达标14例(35.0%),未达标5例(13.4%)。对照组:全达标15例(40.5%),部分达标15例(40.5%),未达标7例(18.9%),组间达标人数比较P<0.05。(2)低血糖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18例(45.0%),147次;对照组低血糖发生29例(78.4%),238次,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邱云霞 《医学综述》2013,19(6):1125-112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2hB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FBG、2hBG、HbA1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菲  康学东 《甘肃医药》2014,(6):404-40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事件、体重指数及腰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达标率对比无意义,治疗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组2人(9.5%),对照组5人(23.8%), 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易董  骆明光  李海成  龙伟东 《河北医学》2010,16(12):1444-144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诺和灵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58例,将入组的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共30例患者,本组服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共28例患者,本组服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指标均较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诺和锐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83.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治疗前两组FBG、2 h PG、Hb A1c及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除对照组hs-CRP外,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BG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平稳降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肖霞  杨国林  陆茵 《四川医学》2011,32(4):565-566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30例)与诺和锐30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监测点血糖及HbA1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69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同时通过加强护理工作,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A治疗组(46例)、B对照组(42例)。A组在使用降糖药的基础上口服津力达颗粒,B对照组单纯使用降糖药,治疗一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A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降糖药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A在改善脂代谢方面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便秘)改善亦较对照组B明显(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郭小芳  姚玲 《安徽医学》2014,(3):345-347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失效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给予诺和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用药4、8和12周后的FBG和2 hBG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HbA1 c分别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FC-P的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用药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其分为未发生低血糖组89例(非低血糖组)及发生低血糖组49例(低血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低血糖组的体重指数(BMI)为(24.6±4.8)kg/m2,住院天数为(85.6±12.3)d,糖尿病病程为(13.0±8.9)年,而无低血糖组BMI为(26.6±5.7)kg/m2,住院天数为(52.3±10.5)d,病程为(8.7±6.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血糖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药物联合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高(P〈0.05),二甲双胍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低(P〈0.05),而胰岛素使用率及口服降糖药(OAD)+胰岛素联用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③低血糖组胱抑素C高于非低血糖组(均P〈0.05),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值低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BMI低、联用胰岛素及OAD,胰岛B细胞功能及肾功能较差均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均予注意,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和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种治疗后血糖及日胰岛素用量情况,观察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结果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8.39±1.88)mmol/L、(8.21±1.55)mmol/L、(8.12±1.65)mmol/L,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三餐后血糖分别为(9.70±1.71)mmol/L、(10.32±1.43)mmol/L、(9.88±1.5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空腹血糖控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35.0±9.5)U较对照组(46.5±10.2)U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2次,少于对照组的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伏格列波糖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使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事件发生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