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讨白藜芦醇二聚体(Amurensis H,Vam3)对辐射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无菌分离小鼠胸腺细胞,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Res)、Vam3组、照射组(Irradiation,IR)、照射+Res组和照射+Vam3组。照射+Res组和照射+Vam3组于照射前30 min给予Vam3和Res孵育,对照组、Res组、Vam3组以及照射组加等量RPMI-1640培养基或对应药物处理,除对照组、Res组和Vam3组外,其余3组均给予4 Gy ~(137)Cs γ-射线单次照射。照射后分别用生物发光法检测小鼠胸腺细胞活力,活性氧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荧光抗体标记检测γ-H2AX表达水平以及FITC-Annexin V和PI双染标记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ROS和γ-H2AX水平明显升高,同时细胞早期凋亡数目增加;而照射+Vam3组与照射+Res组比较显示,Vam3在提升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ROS和γ-H2AX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比Res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Vam3对辐射引起的小鼠胸腺细胞急性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优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对放射损伤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1)分为0 Gy组(对照组)和12 Gy组、18 Gy组、12 Gy+SP组、18 Gy+SP组4个实验组。实验组经12 Gy、18 Gy的电子束照射,其中12 Gy+SP组、18 Gy+SP组于照射前1 h给予10-7 mol/L SP干预。照射后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表达情况。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与0 Gy组相比,12 Gy和18 Gy组细胞G2期百分比显著增加;18 Gy+SP组与18 Gy组相比,细胞G2期百分比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检测显示,与0 Gy组相比,12 Gy和18 Gy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SP干预组(12 Gy+SP组、18 Gy+SP组)较照射组(12 Gy组、18 Gy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Bcl-2和Bax表达检测显示,与0 Gy组相比,12 Gy和18 Gy照射组细胞Bax基因表达显著升高,Bcl-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SP干预组(12 Gy+SP组、18 Gy+SP组)较照射组(12 Gy组、18 Gy组),Bcl-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Bax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揭示,电子束照射可诱发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细胞G2期阻滞;SP可抑制放射损伤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对辐射相关氧化应激和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首先选用不同剂量(0、2、4、6、8、10、12 Gy)的X射线分别照射HT22细胞,筛选出最佳照射剂量(10 Gy),然后进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单纯照射(RT)组,照射+NAC(RT+NAC)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以评估细胞内氧化应激程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2 Gy的照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当辐射剂量大于2 Gy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高,HT22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辐射剂量达10 Gy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接近50%,因此将10 Gy作为实验最佳辐射剂量。(2)给予10 Gy X射线照射前给予NAC预处理可明显增加HT22细胞的增殖率(p<0.01)。(3)给予10 Gy X射线照射可明显增加细胞内ROS、MDA含量(p<0.01),减少细胞内GSH含量和SOD的活力(p<0.01),促进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NAC可减少照射后细胞内ROS和MDA含量(p<0.01),提高GSH水平及SOD活性(p<0.01),显著减少凋亡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以上结果表明NAC可抑制辐射相关氧化应激,减少辐射对HT22细胞增殖抑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细胞模型,考察不同吸收剂量~(60)Co γ射线对HaCaT细胞的损伤及机制。单次剂量~(60)Co γ射线对HaCaT细胞进行照射(照射源距细胞3 m,剂量率100.68 cGy/min),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水溶性四唑盐染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调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蛋白。~(60)Co γ射线照射HaCaT细胞(18 Gy)24 h后,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活性降低至57.50%,MDA升高到66.28μmol/mg,SOD抑制率升高至32.12%,细胞凋亡率升高至18.05%,炎症因子表达增加。~(60)Co γ射线照射(18 Gy)后孵育24 h,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的HaCaT细胞模型,细胞发生损伤的机制可能与细胞氧化损伤、凋亡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龙静  张红  刘阳  赵卫平  谢漪  武振华 《核技术》2008,31(6):445-448
为评估重离子照射的生殖毒性,探讨其损伤的可能机制,用0、0.5、1、2或3Gy剂量12C6 离子对性成熟昆明雄鼠下腹部进行局部照射,6h后处死小鼠,取睾丸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用化学试剂盒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Gy)相比,低剂量照射(0.5Gy)组中睾丸组织SOD活性增加(P>0.05),但SOD活力随剂量增加而下降,在2Gy和3Gy照射组中呈显著抑制作用(P<0.05);睾丸组织中MDA含量随剂量增加,2Gy和3Gy照射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3Gy 12C6 照射可导致睾丸组织中单倍体、二倍体及四倍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以及G2/M期阻滞(p<0.01).提示12C6 照射可能通过自由基损伤途径,诱发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异常,从而造成睾丸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本实验结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用于临床重离子治疗中对性腺的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白藜芦醇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电离辐射诱导的炎症因子IL-6的影响,考察白藜芦醇的辐射防护作用。采用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处理细胞,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6分泌水平,筛选出最适受照剂量4 Gy。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辐照后不同时间点IL-6的表达情况,筛选出最适时间点12 h。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MSCs细胞,4 Gy受照后12 h检测IL-6在胞内胞外表达分泌情况。结果表明,电离辐射会引起MSCs的IL-6表达升高,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电离辐射诱导IL-6的表达,提示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在普通光镜及流式细胞仪(FCM)下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照射剂量在2-8Gy范围内,脾脏、胸腺细胞凋亡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凋亡率最高在照后8-12小时。肝脏细胞凋亡率最高峰出现在照后24小时,S期和G2/M期细胞阻滞增多。脾脏、胸腺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阳性,肝脏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阴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沉默人乙酰转移酶样蛋白(Human acetytransferase-like protein, hALP)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临床数据库挖掘h ALP基因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CL187细胞沉默hALP后接受递增剂量(0 Gy、2 Gy、4 Gy、6 Gy、8 Gy)射线照射,运用克隆增殖实验和细胞存活率检测实验分析细胞放射敏感性变化;结直肠癌CL187细胞沉默hALP后接受8 Gy射线照射,使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L187细胞沉默hALP基因后接受8 Gy射线照射,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ALP基因、P5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L187细胞沉默h ALP基因后接受2 Gy射线照射,沉默hALP基因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是0.63、0.5,相对生物学效应1.26;沉默hALP基因后射线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从19.53%增高到36.49%(p0.05);沉默hALP基因后射线照射引起P53、BAX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结果提示,沉默hALP基因表达提高了结直肠癌CL18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hALP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细胞放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有可能是预测结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9.
用原位末端标记、原位杂交和碱磷酶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凋亡动力学变化,及其与Bax、Bcl-2和Bcl-XL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照射后24h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迅速升高,在6—12Gy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呈正比,≥15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6Gy照射后24h,淋巴细胞凋亡达高峰,尔后开始降低;然而直至照射后6个月和12个月,凋亡指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6Gy照射后24h,淋巴细胞Bax蛋白表达即出现升高,当剂量为12Gy时达到峰值,15Gy和20Gy照射后未观察到这种剂量效应关系。而Bcl-2和Bcl-XL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4h明显下降。bax和bcl-2mRNA的表达显示出相似趋势。以上结果显示,≤12Gy照射后细胞凋亡是淋巴细胞的重要死亡方式。照射后Bax的上调及Bcl-XL的下调在致死剂量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大鼠胰腺外分泌细胞(AR42J)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细胞根据姜黄素处理水平又分为A/B/C/D/E 5个姜黄素处理组,分别经0、2、4、8、16 μM姜黄素处理,实验组予以一次性大剂量X射线照射(6 Gy),模拟急性辐射损伤事件。照后收集细胞蛋白行免疫印迹试验(Wenste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BCL-2,应激及能量代谢相关因子HIF-1ɑ、LDHA、PDH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ATP及ROS生成情况。清洁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加药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药组,予以12 Gy X射线照射或假照射,射后24小时处死并解剖取出胰腺组织,Wensten-blot检查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探讨姜黄素在胰腺外分泌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细胞在受照24 h后,凋亡蛋白PARP表达升高,BCL-2蛋白下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表明线粒体受损。辐照促使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上调,介导糖酵解的关键因子LDHA表达增强,PDH表达下调。细胞增殖活力下降,ROS生成增多,沉默HIF-1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辐照诱导的这种能量代谢转变。经姜黄素预处理,纠正了HIF-1α及LDHA的表达上调,部分恢复PDH表达,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并且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及ATP生成具有正向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辐照诱导HIF-1α表达加强,调控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发生改变,LDHA表达增强,PDH表达下调;经姜黄素预处理,纠正了HIF-1α上调所介导的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趋势与细胞实验相符。以上结果说明,胰腺外分泌细胞在电离辐射损伤下,通过上调HIF-1α表达,促使能量代谢发生转变,糖酵解途径加强,而经线粒体的有氧氧化受到抑制。姜黄素通过下调HIF-1α,纠正了辐射诱导的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线粒体,从而发挥其对胰腺外分泌细胞的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ed at the effect of γ-emitting radionuclide l03Pd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Cs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The cavy aortic SMCs were cultured with culture medium M-199.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groups, one for proliferation test and the other for apoptosis test. In each group, 103Pd solutions with various radioactivities were respectively added to the culture solution to irradiate SMCs for 72 h, while non-radioactive palladium solution was added to the control. 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test and liquid scin-tillator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103Pd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SMCs. Flow cytomete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poptotic SMCs. The inhibition rate of SMCs proliferation by 1.85 MBq 103Pd solution was 2.3%,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 while the inhibi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41.6% to 91.3% as the 103Pd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7.40 MBq to 37 MBq. The apoptosis rate of SMCs was extremely low (less than 4.0%) by 103Pd with activity from 1.85 M  相似文献   

12.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HaCaT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和死亡率。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荧光染色和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扫描,分别检测HaCaT细胞内自噬体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内LC3B-II、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经10~80 J/cm~2 UVA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水平随受照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白藜芦醇预处理能显著促进UVA照射后HaCaT细胞增殖(p0.01),降低其凋亡率和死亡率(p0.05);经20 J/cm~2 UVA照射后3~24 h,HaCaT细胞内LC3B-II蛋白表达增强(p0.01);白藜芦醇预处理能使UVA照射后HaCaT细胞内自噬增强(p0.01),ROS水平降低(p0.01),p-AKT蛋白表达增强(p0.01)。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和AKT蛋白磷酸化,以及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拮抗UVA导致的HaCaT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0—92.5×106 Bq/mL的18F-FDG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6、12和24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含量及P53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并随18F-FDG放射性浓度的增大,细胞凋亡率增大,活性氧含量增加,P53表达增强。由此可见,18F-FDG能通过诱发HepG2肝癌细胞凋亡来抑制其增殖,且抑制率呈放射性浓度依赖性升高。  相似文献   

14.
使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tBr)诱导方法构建线粒体数目减少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 epithelia with mitochondrial DNA knock-down,ρ?HBE)模型并进行长期氡照射,用克隆形成法测定氡照射后HBE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结果发现,氡照射后,与线粒体DNA数量正常的HBE细胞(ρ+HBE)相比较,ρ?HBE细胞存活分数明显增高,虽然早期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细胞,但是总凋亡率增加,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也显著降低。结果提示,氡照射后引起的线粒体减少HBE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与总凋亡率的减少有关,并且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itoQ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凋亡诱导实验研究不同浓度MitoQ对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MitoQ对肝癌HepG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MitoQ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而增加;给药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itoQ在1、5、10mg/kg剂量给药10d后对小鼠的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0mg/kg剂量组肿瘤体积(p0.01)和肿瘤质量(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MitoQ在体内体外均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IL-10和 IL-12的反向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检测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L-10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中IL-12的影响,研究 LDR 辐射免疫效应的机制.采用 Northern blot 检测了75 mGy X 射线全身照射后, IL-10、IL-12 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了IL-10、IL-12 蛋白水平的变化. (1)Northern blot检测表明,75 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脾细胞中IL-10 的mRNA转录水平从照射后1 h即降低,并维持较低水平,一直到48 h开始恢复,达到假照射水平的86.2%;巨噬细胞中IL-12两亚基的mRNA水平的变化则表现为,照射后1h p35及p40亚基均迅速升高分别达到假照射组的131%和192%.而后,p35开始回降,直至照射后16-48 h恢复正常,p40亚基从照射后1-48h总体表现为升高. (2)对蛋白产物检测结果表明,脾细胞IL-10合成在照射后2 h开始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至48 h仍无恢复迹象(p<0.01),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表明,巨噬细胞分泌IL-12明显增高.LDR引起IL-10和IL-12发生反向变化的结果为低剂量辐射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供了分子水平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邹保民  段小艺  陈葳  胡国瑛 《核技术》2003,26(5):380-383
采用细胞抑制率实验、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153Sm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乳腺癌ER—75—30细胞和肺癌A549细胞后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田细胞凋亡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和周期依赖性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在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53Sm对3种肿田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能诱导肿田细胞产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且呈时间剂量和周期依赖性。比1—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细胞阻滞于G2/M期,bcl—2和bax基因均参与^153Sm诱导细胞凋亡过程。3种细胞对^153Sm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C—3细胞、ER—75—30细胞和A549细胞。  相似文献   

19.
1950MHz GSM-Talk信号对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贴壁生长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液中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后,消化制备成1.5×10^3个·m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每皿接种3mL,接种12个皿。细胞接种后24h更换新鲜培养液,然后将培养皿随机分为假辐照组和辐照组,每组6个皿。将2组细胞分别置于辐照装置的2个小室中,其中一个小室产生GSM-Talk信号,1950MHz连续波,比吸收率为3W·kg^-1,辐照时间为5d;另一个小室不产生GSM信号,用于假辐照。辐照结束后1-5d,采用CCK-8和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干细胞因子(SCF)和小鼠胶质细胞系来源的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TM4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佃〈0.05),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亦有减弱趋势,细胞上清中SCF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结果提示,GSM-Talk连续辐照5d可抑制TM4细胞的增殖并影响其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