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董为民 《广西医学》2014,(3):294-29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血液 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姑息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1例晚期食管鳞癌病人病例资料,并根据一线姑息化疗前D-二聚体水平分成2组,正常组(≤0.5 μg/mL)和升高组(>0.5 μg/mL)。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联。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人血小板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均相关(P < 0.01)。升高组的疾病控制率低于正常组(33.33% vs 69.23%,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晚期食管鳞癌化疗疗效的潜在评估标志物,并对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代谢性基础疾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影响,探讨治疗COVID-19的措施。 方法 对合并慢性代谢性基础疾病的24例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病例的基础性疾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COVID-19病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基础疾病,多数重型组病人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症状加重,可能并发细菌感染、心肌损伤等。重型组病人胸闷发生率、白蛋白降低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 结论 COVID-19病情发展快,多变,治疗时需密切关注病人慢性代谢性基础疾病的发展变化,同时防止细菌感染、心肌损伤等的发生,对促进病人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多种炎症指标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28日至3月3日在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住院110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诊断标准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3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 T lymphocyte,CD4+ T)、CD8+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 lymphocyte,CD8+ T)各指标水平;各组炎症指标表达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普通组、重型组、危重型组肺炎组间数据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炎症指标鉴别诊断价值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选取最佳诊断炎症指标。结果:对于血清IL-6、IL-10、CRP、PCT水平,危重型组>重型组>普通型组,ALB、CD4+ T、CD8+ T水平,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IL-1β、IL-8水平在各临床分组中变化不明显,P值分别为0.388和0.128,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CRP/ALB 2个指标联合后AUC为0.931,敏感度为0.885,特异性为0.825。结论:血清多种炎症指标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实时检测有助于判断 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价,作为治疗效果评估、危重程度及预后等的重要参考,联合监测血清IL-6与CRP/ALB将大大提高预测COVID-19危重程度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4例普通型向重型演变COVID-19病人的临床资料(演变组),分析临床特征、血液检验、炎性指标、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并与同期41例普通型病人(普通型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COVID-19病人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临床特征,演变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和呼吸频率上与普通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年龄和临床症状上2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验结果分析,演变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普通型组(P<0.05),演变组血糖和尿素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但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变组炎性指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0.05)。COCID-19普通型病人影像学表现为双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影及实变影,双肺弥漫性磨玻璃阴影伴支气管充气征,两肺大面积实变影伴肺间质改变更易向重型演变,临床应重视。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和三种药物联合,在演变组和普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普通型向重型演变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合并基础疾病、呼吸频率、淋巴细胞计数、血糖、白蛋白、尿素水平、炎症因子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颖  肖海军  薛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677-168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骨创伤病人骨损伤致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骨损伤病人70例,按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确诊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20例病人为血栓组,未并发的50例病人为骨损伤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0名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人术前、术后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骨折部位病人的D-二聚体阳性率进行分析;术后第7天对病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结果与D-二聚体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D-二聚体在预测骨损伤后VTE中的价值。结果血栓组、骨损伤组术前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血栓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血栓的骨损伤组(P < 0.01);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及下肢骨折病人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上肢骨折病人(P < 0.05),且下肢骨折病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骨折部位的病人(P < 0.05);术后第7天,D-二聚体检测出阳性结果2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静脉血栓栓塞症20例,准确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1);术后D-二聚体水平预测骨创伤后VTE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25~0.987)。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骨创伤病人骨损伤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灵敏度较高,有助于病人早期血栓形成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ECOPD)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AECOPD病人排除可能并存对凝血指标有影响的疾病及相关因素者共计92例,分析PCO2与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病人PCO2增高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PCO2正常组(P < 0.01)。PCO2与FIB呈正相关关系(r=0.686,P < 0.05),PCO2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关系(r=0.741,P < 0.05)。结论AECOPD病人二氧化碳潴留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LY)和C反应蛋白(CRP)单独与联合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对53例COVID-19病人(COVID-19组)以及同期90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组病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LY)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并利用ROC曲线分析NLR、LY、CRP单独以及NLR+LY+CRP联合检测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COVID-19组NLR、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Y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NLR、LY、CRP单独及联合用于COVID-19感染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0、0.705、0.833、0.817;灵敏度分别为31.0%、69.8%、67.9%、58.5%;特异度分别为96.7%、62.2%、80.0%、92.2%,NLR+LY+CRP联合诊断的价值高于单独诊断价值。结论NLR、LY、CRP联合诊断可以提高COVID-19早期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从而指导临床尽早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提高COVID-19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方法以收治的11例COVID-19确诊病例轻型/普通型患者(轻型/普通型COVID-19组)、4例重型/危重型患者(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27例疑似病例(疑似组),22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四组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呈逐项下降趋势:对照组疑似组轻型/普通型COVID-19组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其中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患者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疑似组、轻型/普通型COVID-19组、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降低,其中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重型/危重型COVID-19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疑似组、轻型/普通型COVID-1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均升高(P0.05)。结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COVID-19患者的诊断、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血液中各指标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明确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同临床分型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外周血白细胞、血清生化等指标检测结果,并对其中10例痊愈患者和3例死亡患者在病程早期(0~<10 d)、中期(10~<20 d)和后期(≥20 d)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78例患者中,轻型7例,普通型50例,重型9例,危重型12例。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相比,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病程早期的淋巴细胞绝对值、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明显降低,而CK显著升高 (P<0.05),危重型患者的PCT、D-二聚体、AST、ALT以及MYO等指标均显著升高 (P<0.05);10例痊愈患者中,部分患者早期(0~<10 d)IL-6和30%的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病程中期(10~<20 d)部分患者出现LYM降低,NEUT和D-二聚体升高,病程后期(≥20 d)除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IL-6外,其余各项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CK指标在整个病程过程中无明显变化。3例死亡患者病程早期(0~<10 d)的NEUT、PCT、D-二聚体、IL-6、CK、MYO、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LYM降低,一直到病程晚期(≥20 d)仍远高于正常水平的指标有D-二聚体、PCT、ALT、AST、CK、MYO和IL-6。MYO和IL-6在整个病程中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炎症反应比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重,更易出现心肌和肝功能损伤;CK、MYO、IL-6、C反应蛋白等指标在病程早期的持续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上判断患者病情程度,提示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对重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符合条件(P<0.2)的可疑影响因素;继续对筛选符合条件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重症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采用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效能评价。结果 两组之间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武汉居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汉居住史(OR=4.609,95%CI:1.219~17.428;P=0.024)是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组患者LYMPH计数低于普通组患者,而CRP、IL-6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LYMPH、CRP、IL-6预测重症COVID-19 的AUC分别为0.812、0.844、0.856,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73.68%,83.33%)、(76.32%,83.33%)、(73.68%,87.50%),临界点分别为0.84×109 /L、36.7 mg/L、23.3 pg/mL。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武汉居住史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其中武汉居住史为重症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LYMPH、CRP、IL-6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COVID-19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王继婷  李俊  田塬  李亚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0):2594-2600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病情严重程度影响患者预后。目的 探索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确定预后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价值,为临床COVID-19的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收集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或死亡组和存活组的COVID-19随机对照试验,并且包含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imer)预后相关指标,文献检索时间是建库至2020-09-03。采用改良Jade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 476例患者,Jadad评分均在4~5分,均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症组患者的PCT〔SMD=-2.28,95%CI(-3.60,-0.98),P<0.001〕、CRP〔SMD=-2.23,95%CI(-3.38,-1.07),P<0.001〕、IL-6〔SMD=-2.97,95%CI(-4.94,-1.00),P<0.001〕、D-dimer〔SMD=-1.22,95%CI(-2.66,0.21),P=0.008〕高于非重症组。死亡组患者的PCT〔SMD=-4.11,95%CI(-9.98,1.76),P=0.007〕、CRP〔SMD=-2.73,95%CI(-4.21,-1.25),P<0.001〕、IL-6〔SMD=-3.79,95%CI(-4.90,-2.67),P<0.001〕、D-dimer〔SMD=-0.68,95%CI(-1.46,0.09),P=0.009〕高于存活组。重症组患者的LYM低于非重症组〔SMD=1.41,95%CI(0.34,2.48),P<0.001〕,死亡组患者的LYM低于存活组〔SMD=2.08,95%CI(0.93,3.22),P<0.001〕。结论 重型COVID-19患者的PCT、CRP、IL-6、D-dimer高于非重型COVID-19患者,LYM低于非重型COVID-19患者;死亡组COVID-19患者的PCT、CRP、IL-6、D-dimer高于存活组,LYM低于存活组,提示PCT、CRP、IL-6、D-dimer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YM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CT、CRP、IL-6、D-dimer过高以及LYM过低将不利于病情转归,可作为预后指标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比常规对症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14.
周丽珍  黄黎 《重庆医学》2015,(6):785-78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重度牙周炎患者不同牙周治疗后,牙周状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90例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冠心病治疗,基础组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翻瓣术,比较3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和基础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斑指数(PLI)、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均明显下降(P <0.05),并有显著的附着获得(P <0.05);联合组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D、SB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基础组 TNF-α、IL-6及 CR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基础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中 TNF-α、IL-6及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治疗和翻瓣术均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和 CRP 水平,但相对于牙周基础治疗,翻瓣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 COVID-19)患者高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预后的效果,为临床开展肠道微生态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武汉市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38例成年重症/危重症COVID 19患者,其中,18例患者接受了整肠生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未接受整肠生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者每天还服用整肠生以调节肠道微生态。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治疗前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TNF-α、IL-1β、IL-6、PCT、CRP、ALT、白蛋白和肌酐水平,以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患者间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整肠生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 α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整肠生可以降低COVID 19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但尚未观察到患者临床结局的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赵蔚  瞿志军  李国航  庄桂龙 《重庆医学》2015,(22):3050-3052
目的:了解肝硬化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各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收集肝硬化伴 SIRS 患者56例,依预后分为好转组39例,死亡组17例,出现 SIRS 后第1、3、7天检测 CRP、PCT、IL-6水平,观察 CRP、PCT、IL-6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1天两组比较 CRP、PCT、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天两组相比较 PCT、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CRP 明显下降(P <0.05);第7天两组CRP、PCT、IL-6比较,好转组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同组相比,死亡组 CRP、PCT、IL-6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PCT、IL-6第3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P 第3天、第7天明显下降(P <0.05),好转组 PCT、IL-6第7天与第1天相比显著下降(P <0.05)。结论CRP、PCT、IL-6的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与PCT、IL-6相比,CRP 更能迅速反应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点,分析患者发生重症的预警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3月六安市人民医院6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普通组(60例)和重症组(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患有基础性疾病及发热持续时间>5 d,是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但发热程度在普通组与重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长(P<0.05),出现畏寒、乏力、纳差、全身酸痛等毒血症状比例较高(P<0.05);实验室检查显示,重症组除淋巴细胞、血小板低于普通组(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血糖等指标方面,重症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若患者出现ESR≥50 mm/H,CRP≥100 mg/L,提示更容易重症化。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发热持续时间、LDH升高是导致疾病由轻症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患者在早期病情评估时,临床医生需密切监测重症预警因素,尽早识别可能发生重症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检测指标的危重症预警价值。方法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和非危重、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早期的血糖、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唾液酸、球蛋白、胱抑素C、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果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非危重组间中性粒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唾液酸、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血糖、C反应蛋白、球蛋白、胱抑素C、肌酸激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糖和血清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P < 0.05),2组间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唾液酸、球蛋白、胱抑素C、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唾液酸和脏器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增高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降低是危重病例的早期预测指标,高血糖所导致的营养状况降低对COVID-19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