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缺点日益显现,制约了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实行导师团队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提高导师团队科研素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科研领域表现得尤为重要。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医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管理的时间差,成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有效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难题。本研究以滨州医学院为例,研究解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办法和质量检验尚未形成综合性评价标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2)导师培养制度的不完善;(3)研究生培养模式老化,制度不健全。因此,应采取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做切合实际的规划,多开展创新实践比赛,合理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组建“多导师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并设立监督职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矛盾等措施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创新思维方式、科研能力和临床处理能力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其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口腔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口腔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口腔医学专业亟需高端人才,特别对高、精、尖类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要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创新型人才,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这既有利于将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也利于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在指导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医学研究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对于促进医学研究生全面发展、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以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依托,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研究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医学研究生学生干部整体水平的工作体系,即从综合选拔、分类培训、多维考核、有力奖惩和多途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出医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全面的医学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教育理念和德育工作指导方针,为立德树人指引了正确方向。中国医学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培养健康守护者,如此的国家社会需求离不开对医学生人文思政素质的着力培养。因此,从课程思政视野出发,以深圳大学医学部为具体案例,在专业课程设计、特色社会实践两个维度上探析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路径选择与现实尝试。  相似文献   

7.
美容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具有专业特殊性,其培养方针包括熟练的外科临床实践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知识。如何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合格的整形美容外科研究生,以满足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值得思考。笔者针对临床研究生教育问题,从临床工作基础出发,结合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教训、经验和体会,探讨并阐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顺利毕业。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在面临长时间的临床工作情形下,他们的学位论文科研时间非常有限。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提高临床、科研等综合素质,基于多年的临床积累及教学探索,我们强调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既要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导师研究方向、个人研究兴趣及科室专业特色,还应着力于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表达水平,以此培养具备综合科学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背景下,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索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的经验和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是我国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临床技能对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临床技能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目前临床技能训练课程存在设置分散、教学模式单一、学员动手机会减少等缺陷,严重地限制了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近年来,在多年医学临床技能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以医学专业临床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地改进外科专业研究生的技能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环境、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等途径以提高临床技能的教育水平,并开设了基于临床情景模拟的外科技能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医学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建立器官系统整合理念指导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了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解读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医科院校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以点带面,促进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部提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相融合的新教学理念,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的特点,合理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拟医学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医学专业教育方法,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探究模拟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设计模拟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建立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模拟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探索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符合未来需求的医疗人员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对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医学教育也亟待创新,课程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也亟需更新。本文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立足点,分析医学教育的“翻转课堂”和“在线开放课程”,详细阐述基于翻转课堂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形成了医学院校基于翻转课堂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对医学院校课程建设和医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病理检验技术是医学教育中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病理检验技术专业的病理课程做深入分析,将课程开发基于工作应用能力,以职业为导向,以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为引领,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岗位绩效考核融入到课程评价中,通过对病理科病理技术员工作内容为导向做课程研发模式、教学设计模型,综合研究分析,进行病理检验技术课程重构。同时,以此契机进一步深度融合校企共建与工学结合,引入医学教育培养新理念,健全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就业,协同带动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存在过于关注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评价考核“一考定乾坤”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探索构建“厚人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强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精湛医学实践技能、厚重综合素养的卓越医学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和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探讨图书馆开展相关教育的路径、方法和举措。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各学院2017级〖FGS〗~〖FGN〗2020级的345名本科生、高职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普遍不理想,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推广、利用与医学生人文素养需求及培养要求匹配度不够,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医学院校图书馆须从创新并推动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出发,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 年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在学生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同行的支持和认可。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一直沿用陈旧的测评办法,没有完全反映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评价效果。为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院从职业精神、执业能力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入手修订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努力做到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既可以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又可以查找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进一步确保“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达到对多数学生起到鼓励和激励的效果,不断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国内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临床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天津医科大学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解决了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