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连翘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方法的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连翘茎叶中所含成分并比较生晒品与蒸晒品的成分含量。方法以连翘果实为参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连翘茎叶中的连翘酯苷成分。结果连翘茎叶与果实均含有某些相同的成分,且蒸晒品中含量较高。结论连翘茎叶蒸晒品中有较高含量的连翘酯苷,可用于成分提取和茶叶开发。  相似文献   

2.
连翘叶干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连翘叶较好的干燥方法,为连翘叶的开发利用提供部分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XTerraTMRP8(3.9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12:88;连翘酯苷的检测波长为328nm,柱温为30℃。结果阴干、微波干燥、吸水纸吸湿干燥、蒸2—10min、煮2~10min处理的连翘叶中连翘酯苷含量较高;晒干、烘干、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处理的连翘叶中连翘酯苷含量较低。结论综合连翘酯苷含量、成本及操作难易度的因素,蒸2—10min或煮2~10min是连翘叶比较适宜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SunFire C18(4.6 mm×250 mm,5μ 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4%冰醋酸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对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二者含量的差异。结果连翘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低于原药材中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配方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与原药材一致。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配方颗粒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2)100A(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比生连翘与炒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芦丁含量变化,并探索炒连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并用正交法优选炒制条件。结果炮制后连翘苷含量升高,芦丁含量下降,P 0. 05。结论炒连翘的优选炮制条件为150℃,炒制9~12 min,炒连翘与生连翘相比,连翘苷含量升高,芦丁含量下降,连翘酯苷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以Diamonsil-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的含量远高于金钟花,金钟花果实中不含连翘苷。结论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别,金钟花不应混作连翘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 (2) 100A(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 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 ~ 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 ~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相似文献   

8.
HPLC同时测定连翘花及叶中绿原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连翘酯苷、芦丁、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比较连翘花、不同生长时期连翘叶、连翘药材中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Supelco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8%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绿原酸在0.125~12.500μg、连翘酯苷在0.125~12.500μg、芦丁在0.175~17.500μg、连翘苷在0.125~12.50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3%~99.97%,RSD<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结果稳定,可用于连翘样品中绿原酸、连翘酯苷、芦丁和连翘苷的同时测定,且各活性成分在连翘花、不同生长时期连翘叶及连翘药材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连翘不同产地与不同炮制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了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连翘中咖啡酸、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元四种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醋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20 min,323 nm;20~30 min,330 nm;30~50 min,277 nm;50~55 min,28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连翘中4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检测连翘中四种成分的含量,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鼻炎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量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150mm,5μm),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乙腈-水(21:79);检测波长277nm.结果:样品中连翘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3%,RSD=0.8%,连翘苷在0.4~2.0μg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对鼻炎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样品中连翘苷的平均含量为0.4580mg/g.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作为鼻炎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诃子酚酸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3∶9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面煨麸煨清炒≈烘制生品。结论:诃子加热炮制后游离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以麸煨和面煨增加最多,分别为20.21%和24.4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连翘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不同产区青翘、老翘药材水煎液和青翘挥发油灌胃给药5 d,末次灌胃30 min后,小鼠右耳外侧涂抹二甲苯造成急性炎症模型,涂抹二甲苯1 h后脱颈椎处死,打下双侧耳片,称取质量,比较不同产区青翘、老翘药材水煎液和青翘挥发油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产区的连翘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山西太行山区域青翘的抗炎作用最好;伏牛山区域老翘次之;三个区域的挥发油抗炎作用相似;河南南阳、三门峡、陕西商洛等地区的青翘和山西太行山区域的老翘抗炎活性相似,但略低于挥发油;伏牛山区域青翘和河南南阳地区、三门峡地区、陕西商洛地区等区域老翘抗炎作用不明显。结论:不同产区连翘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青翘正丁醇部位制备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单体化合物,并对其抑菌活性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技术对青翘正丁醇部位连翘苷及连翘酯苷A进行分离纯化;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连翘苷、连翘酯苷A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DPPH法测定连翘苷、连翘酯苷A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连翘酯苷A对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12.35,9.58,12.29 mm,连翘酯苷A的抑菌活性高于青翘正丁醇部位总浸膏的抑菌活性,低于庆大霉素的抑菌活性,而连翘苷无抑菌活性,连翘酯苷A对3种细菌的抑制强弱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连翘酯苷A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连翘苷。结论:连翘酯苷A可能是青翘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姜黄炮制前后姜黄素、挥发油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姜黄炮制前后各样品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溶液(48: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柱温35 ℃.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结果:姜黄不同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原药材(10.77 mg·g-1)>微炒品(10.04 mg·g-1)>生品(10.02mg·g-1)>酒制品(9.44 mg·g-1)>醋制品(9.28 mg·g-1).挥发油含量为:原药材(8.05%)>生品(8.00%)>酒制品(7.99%)>微炒品(7.81%)>醋制品(7.60%).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姜黄中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野生连翘经济林人工抚育技术的研究,为连翘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野生连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对野生连翘林采取疏伐清坡、修剪整形、整穴除草、压条补植、平茬更新、适时采收等人工抚育措施,观测其对连翘的生长发育、群落变化、发枝数、结果率以及果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4年的连续观察,连翘的营林密度在220~330(株·丛)/666.7m。之间,其群落和产量稳定;通过整穴除草和修剪整形,平均单株发枝数比对照分别增加3.5个和4.6个,结果率分别提高17.9%和23.8%;在冬季休眠期进行平茬,竖年萌发的枝条当年可形成结果枝,第2年即能开花结果;在春季用1年生枝条割伤后用土压条补植,成活率在90%以上,当年苗高可达50cm以上;青翘的最佳采收期应在果实近熟的8月上、中旬,比7月抢青采收的果实百粒重和连翘苷含量可提高1倍以上;通过连翘野生抚育技术示范,抚育后的鲜果采收量是抚育前的1倍以上。结论:野生连翘抚育是利用野生资源在原生地进行,既能保证药材的道地性和质量,也能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还能提高连翘林地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投入低回报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连翘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250 mm&#215;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CL图谱中可检出黄芩、连翘的特征图谱;绿原酸在22.8~57.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为1.3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比利鼻片中黄芩成分差异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SPHERIGE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42∶58),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3个厂家的利鼻片每片平均含量分别为2.64 mg、2.19 mg、2.37 mg;按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利鼻片项下含量测定要求每片不得少于1.7 mg,3个厂家所生产的利鼻片黄芩苷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制剂生产过程应注意化学成分不稳定药材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