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陡坡带砂砾岩具有扇体类型多、物源多、沉积速率快的特征,物源供给能力是控制砂砾岩规模和沉积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定量化表征一直是约束沉积体系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砂砾岩物源供给能力的定量化表征问题,在砾岩含量、砂地比、岩性指数、隔夹层的发育程度、矿物含量和粒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与物源供给速率成正比的参数和与物源供给速率成反比的参数进行量化加权平均,求取物源供给指数。结果表明,物源供给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埕南断层下降盘处,主要呈裙状沿大断层分布;物源供给能力控制砂砾岩规模,板式、铲式、阶梯式和坡坪式边界断层的砂砾岩分布模式和规模随着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而不同。物源供给能力与水深联合控制沉积相类型,随着水深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依次发育河流相、冲积扇、碳酸盐岩、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底扇和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2.
断陷湖盆滩坝储层研究程度低、控制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在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层厚度计算、剥蚀量恢复和压实校正,定性定量地对沙四段纯化镇下段各沉积时期古地貌进行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具有北面环洼、南部傍山、东部山梁、草桥断陷的特点,这种古地貌造成了湖盆内部总体饥饿沉积,为碳酸盐岩滩坝的形成提供了古地貌条件.碳酸盐岩滩坝主要分布在物源供给不足的水下隆起区和斜坡区,以陈官庄台地和通古3潜山、王家岗走滑构造带区域为主;砂岩滩坝主要分布在王家岗走滑构造带以东的八面河地区、通古3潜山以南的草桥地区、西北部史14地区.古地貌与物源供给耦合,对不同类型的滩坝及其他沉积体起到控制作用.依据提出的微型古地貌概念,将研究区古地貌划分为正向单元、负向单元和斜坡单元3大类,包括高点、古梁、断鼻、向斜、沟槽、断洼、缓斜、阶地、陡斜等9种微型古地貌,分析了其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物源分析对确定沉积盆地物源区位置、沉积物搬运路径和沉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物源分析准确预测远景区油气生、储及盖层分布.通过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ZTR指数进行分析,利用沉积法对地层沉积厚度以及砂岩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饶阳凹陷馆陶组的物源方向.结果表明:饶阳凹陷馆陶组存在2个物源区,分别为东北部和西南部物源区,2个物源区的母岩类型都以变质岩为主,并在凹陷中部留路地区汇聚;东北部物源区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区,成分成熟度较低,西南部物源区成分成熟度比东北部物源区略有提高,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区,双向物源汇聚的留路地区为长石砂岩区.在物源体系的控制下,近源发育辫状河沉积,远源发育曲流河沉积,心滩和边滩砂为有利砂体,物源汇聚的留路地区为有利勘探区.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相展布、有利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物源分析对确定沉积盆地物源区位置、沉积物搬运路径和沉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物源分析准确预测远景区油气生、储及盖层分布。通过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ZTR指数进行分析,利用沉积法对地层沉积厚度以及砂岩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饶阳凹陷馆陶组的物源方向。结果表明:饶阳凹陷馆陶组存在2个物源区,分别为东北部和西南部物源区,2个物源区的母岩类型都以变质岩为主,并在凹陷中部留路地区汇聚;东北部物源区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区,成分成熟度较低,西南部物源区成分成熟度比东北部物源区略有提高,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区,双向物源汇聚的留路地区为长石砂岩区。在物源体系的控制下,近源发育辫状河沉积,远源发育曲流河沉积,心滩和边滩砂为有利砂体,物源汇聚的留路地区为有利勘探区。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相展布、有利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渤海海域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为指导,根据渤海海域大量钻井资料,指出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受古地貌、古气候、物源供给、构造演化和基底特征等因素影响,具有孤立、局限分布的特点.模型正演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反射具强反射或丘状反射特征.实践证明,在地质模式指导下,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是可行的.该方法在渤海海域B22地区和B13地区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致密砂体分布复杂,给该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致密砂体控砂机理,将有助于预测砂体和有利储层分布,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文中从太原组古构造特征、物源供给、沉积体系及研究区经历的海侵/海退事件等4个方面总结了致密砂体控砂机理。研究发现:宜川地区太原组低洼古构造控制主砂体展布;物源决定砂体发育面积及沉积类型,碎屑供给物少,砂体发育面积小,沉积较分散;物源和沉积环境共同控制砂体展布形态和方向,形成以透镜状、块状和长条状为主的障壁砂,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海侵/海退事件控制单砂体沉积厚度及连续性,砂体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厚度小于8 m的区域,4期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4套单砂体。  相似文献   

7.
王威 《石油实验地质》2013,35(6):657-661
元坝地区须三段钙屑砂岩气藏具有“源储共生、高效运聚、成藏条件优越和整体含气”的岩性气藏的特征,储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高能河道砂体中。元坝地区西北部须三段富钙屑高能河道砂体具有低伽马(伽马曲线均呈光滑箱型或微齿化箱型)、高电阻,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石英含量低,溶蚀孔隙和裂缝十分发育的特点。富钙屑高能河道砂体沉积厚度大,是须三段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基础;近物源,碳酸盐岩屑含量高,抗压实程度强,可溶蚀程度强,是须三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须三段钙屑砂岩气藏的勘探应以钙屑砂岩单层厚度大、钙屑含量高、石英含量低的近源高能河道砂体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地震反演技术在桥口-白庙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口-白庙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受构造位置和物源影响其沉积类型亦不相同,砂体分布和岩性变化大,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为油气分布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采用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把叠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数据变换为地层波阻抗数据,然后利用反演的波阻抗数据,估算出砂岩厚度和砂岩储层物性参数。根据该项技术,最终生成了各目的层的5类平面成果图,即地层厚度、平均波阻杭、预测砂岩厚度、预测砂岩百分比、预测砂岩平均孔隙度等值图。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井均匀分布的约束下,能较好地预测砂岩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圈定面积和砂岩发育区,反映出物源方向及可能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展开分析。通过古地貌、古物源分析以及古水深、古水动力恢复,对滩坝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大规模发育滩坝的底形条件,其中,古坡度是影响滩坝大规模发育的主要因素,该区滩坝多分布在古地形坡度0.5°~2°之间;微观古地形高地及周缘有利于厚层滩、坝沉积;古物源提供滩坝沉积的物质保障,物源供给指数介于0.4~0.6时主要发育砂岩滩坝,介于0.2~0.4时发育混合滩坝。主要采用元素分析法与录井、岩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的古水深,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古水动力控制了砂体的横向分异。   相似文献   

10.
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发育于滨浅湖缓坡带。为改善开发效果,对沙一段的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一段碳酸盐岩垂向岩性组合具有单层生物灰岩+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生物灰岩+粉砂岩、厚层灰岩四种类型;沙一段碳酸盐岩成因类型为围绕火山活动区发育的、呈环带状展布的生物滩,生物灰岩发育在外侧,灰岩位于内侧;受水深影响,沙一段碳酸盐岩仅在局部区域发育。针对金家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油藏油稠、非均质性强、油井出砂堵塞近井地带造成供液不足等问题,试验了压裂防砂后热采的开发方式,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莺歌海盆地北部斜坡带油气苗分布与油气勘探前景剖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莺歌海盆地北部斜坡带具有多种油气勘探领域和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百余年经久不衰的油气苗显示及海底广布的“麻坑”和地震剖面上的气烟囱模糊反射等,均充分地表明本区烃源丰富且油气至今尚处在生、运、聚、散的动平衡状态之中,具备了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油田机械清污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田的持续开发,出砂量呈上升趋势,采油厂处理站沉砂池清除泥砂作业的任务繁重,而又无专用设备这一实际问题,以稠油处理站为具体对象,对机械清污装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从中筛选出了最适合于该介质的半球摇摆转子泵清污装置,它的应用使此项工作有了专用设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填补了油田采油作业流程中设备方面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尕斯库勒油田地面集输系统标准化管理项目,介绍了油田地面集输管网采用GIS实现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它在采油厂生产管理中所具有的多种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搅拌器的选择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搅拌器选择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各种粘度的搅拌器叶轮在设计和放大时各参数的选择,为搅拌器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沉积盆地成因与地球的均衡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人们认识到地球上有沉积盆地存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来,人们对沉积盆地的成因问题提出了许多见解,最早识别出沉积盆地,并给它以“地槽”概念的霍尔(J·Hall,)就认为沉积盆地是在沉积物负载的重力作用下生成的。最近十几年来,虽然随着板块理论的发展给沉积盆地成因的研究增添了许多新认识[1],但由沉积物和水体负载导致的均衡作用还始终被认为是沉积盆地生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一因素不易被人们所觉察,所以在具体考察某一沉积盆地的成因时便往往被忽视,或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尼泊金酯的合成及催化剂选择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对乙醇、丙醇、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尼泊金酯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固体超强酸 SO2 - 4 /Ti O2 Al2 O3是合成尼泊金酯的良好催化剂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醇酸比为 4∶ 1 ( mol比 )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 4 % ,反应时间为 5h。上述条件下 ,尼泊金乙酯的产率为 85% ,尼泊金丙酯的产率为94 % ,尼泊金丁酯的产率为 92 %。  相似文献   

17.
乌尔禾油田乌33、乌36井区毗邻世界著名风景区-魔鬼城,为保持风景区的原始地貌,保护旅游资源,该区块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为了缩短单井见产周期,提高采油时率,对射孔、压裂、转轴等作业采用了一体化管柱技术,为乌尔禾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here for predicting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from the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s. The method employs fuzzy modelling which is a linguistic paradigm based on fuzzy logic, rooted in the theory of fuzzy sets. The essentials of fuzzy modelling are explained using an example in whic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alues of a sandstone are predicted from five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attributes. Fuzzy modelling can be accomplished in five steps:
  • (i) 

    Identific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variables. In this paper, the inputs are five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parameters, namely: relative amounts of ductile grains, rigid grains and detrital matrix, to gether with grain size, and the Trask sorting coefficient. The output is either porosity or permeability.

  • (ii) 

    Fuzzy clustering of output values.

  • (iii) 

    Formation of membership grades of input data.

  • (iv) 

    Generation of fuzzy rules; and

  • (v) 

    Prediction via fuzzy inference.


Compared to statistical modelling (i. 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uzzy modelling is not only assumption-free but is also tolerant of outliers. Fuzzy modelling is capable of making both linguistic and numeric predictions based on qualitative knowledge and/ or quantitative data. Thus, fuzzy modelling is not only appropriate for the problem discussed here, but is also desirable for many geological problems characterized by non-numerical knowledge and imprecis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剩余寿命评估及延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在用压力容器延长使用寿命的发展情况后,论述了进行剩余寿命评估及延寿分析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剩余寿命评估的基本方法以及带缺陷容器和不带缺陷容器的延寿措施。  相似文献   

20.
火成岩遮挡油藏特征及滚动勘探开发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成岩在东部第三系地层中较为发育,对应的火成岩油藏具有“小而肥”的特征,已成为目前老区滚动勘探与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尤其是火成岩遮挡类型油藏,但由于其空间分布与成藏特征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高效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是其成功的关键.以火成岩遮挡油藏模型及其对应的地震T0模型与地震解释模型的建立为基础,研究总结了火成岩遮挡类油藏的典型特征.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于高81块火成岩遮挡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取得了初期的勘探、1998年的滚动开发、2000年的油藏精细描述有突破,实现了该块原油生产能力的提高.高81块的勘探与开发程序及研究方法对东部老油区、尤其是“小而肥”的火成岩遮挡类型油藏的进一步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水平具有现实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