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纯碱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其粒度大小对玻璃的熔制存在明显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熔化、澄清实验研究纯碱的不同粒度以及颗粒级配对玻璃熔化、澄清质量的影响 ,从而确定符合生产需要的纯碱颗粒级配的优化范围 ,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过粗的纯碱颗粒不利于玻璃的熔制 ,其上限应控制在 2 6目左右 ,而纯碱细粉的含量则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林健  姜宏 《玻璃与搪瓷》2001,29(1):18-21,34
纯碱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其粒度大小对玻璃的熔制存在明显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熔化,澄清实验研究纯碱的不同粒度以及颗粒级配对玻璃熔化,澄清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符合生产需要的纯碱颗粒级配的优化范围,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过粗的纯碱颗粒不利于玻璃的熔制,其上限应控制在26目左右,而纯碱细粉的含量则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徐凯 《玻璃与搪瓷》2004,32(3):27-29
白云石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优质玻璃的生产.分析了白云石的颗粒度和化学组成以及含铁量对玻璃质量的影响,提出合适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原料中TiO2的含量对超白玻璃颜色及透过率的影响。指出在超白玻璃的生产控制中,不仅仅要降低原料中的铁含量,还要控制原料中TiO2的含量,对保持超白玻璃的生产及质量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浮法玻璃生产中,玻璃原料中超细粉含量高是影响玻璃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玻璃原料粒度标准的比较、玻璃原料中超细粉的来源、对玻璃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找出对玻璃原料超细粉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楠 《硅酸盐通报》1997,16(2):65-67
我国浮法玻璃在质量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的较大的差距,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原料控制上还没下狠功夫,尤其是对原料颗粒度的严格控制,而这一点也正是影响窑炉壁热室寿命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一个概念:为了玻璃质量上档次,为了提高窑炉寿命,必须要象控制原料成份一样,严格控制原料的颗粒度。  相似文献   

7.
石灰石粒度对平板玻璃熔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健  姜宏 《玻璃》1999,26(2):12-15
石灰石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其粒度对玻璃熔化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熔制、澄清等实验含不同颗粒度石灰石的配合料的熔制过程,谷找出优化的石灰石粒度范围,并人理论上加以探讨。较粗的石灰石颗粒有利于玻璃熔制,但8日筛上颗粒的存在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20目筛下的石灰石颗粒的存在不利于玻璃的澄清。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2年11月福耀集团接管通辽玻璃责任有限公司以后,浮法二厂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热能单耗明显降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所使用的原料的粒度组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想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其产质量之目的,必须合理地控制好各种原料的粒度组成,这是先决条件之一。我们不妨来做一下分析:假如大颗粒原料过多时,会影响到配合料的质量,造成熔化困难,最终会形成夹杂物等缺陷而影响玻璃质量。但是超细粉过多,尽管熔化速度与原料大小  相似文献   

9.
林健  贺蕴秋  马福定 《玻璃与搪瓷》1999,27(3):14-17,62
白云石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它的颗粒度级配对本合料的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应用高温熔制,澄清,均化实验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具有不同白云石颗粒级配的配合料的熔制过程,从中找出优化的白云石颗粒级配方案,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硅质原料的质量是影响生产优质高强度铝硅酸盐玻璃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严格按照高强度铝硅酸盐玻璃硅质原料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合理有效地对硅质原料的选择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和储存过程控制成为提高玻璃产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吴晓红 《玻璃》2006,33(4):18-20
综述了配合料各种原料的颗粒度、水分和温度、均匀度和含铁量对玻璃熔化质量的影响,并分别说明了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林健  贺蕴秋  马福定 《玻璃与搪瓷》1999,27(5):21-24,35
长石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一种难熔原料,其粒度大小对配合料的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应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具有不同长石粒度配合料的熔制、澄清过程,从而确定符合生产需要的长石粒度的优化范围,同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过粗的长石颗粒不利于玻璃的熔制,其上限应控制在40 ̄60目;而长石颗粒过细也会加剧配合料结团,其下限应控制在180目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金尾砂烧结微晶玻璃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璐 《中国玻璃》1997,22(1):8-11
本文叙述了以金尾砂为主要原料,采用CaO-MgO-Al2O3-SiO2玻璃系统,制备了烧结型微晶玻璃花岗岩,讨论了烧结和析晶的关系,分析了玻璃颗粒尺寸,分布及形状对烧结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颗粒级配及烧结温度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玻璃原料粒度的现状玻璃原料对玻璃的熔融过程与玻璃制品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欲生产优质的玻璃制品,除了严格控制原料的化学成份外,还应该重视对原料粒度的控制,并进一步修订和充实原料化学成份和粒度组成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马永 《中国玻璃》2005,30(2):31-32
本文针对平板、瓶罐、器皿玻璃等钠钙硅酸盐玻璃,结合作者多年来在玻璃工厂设计、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结论,着重从玻璃原料的成分、粒度和COD值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效玻璃生产对玻璃原料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强调了硅质原料粒度在玻璃生产中的作用。介绍了浮法玻璃硅质原料使用现状,硅质原料粒度与玻璃熔化的关系,硅质原料粒度的要求,粒度的表示方法与筛网的标准要求,粒度的控制与检测方法等。提出了更方便、快捷、准确的粒度控制与检测方法,提高硅质原料质量的可靠性。本文中通过了大量的现状分析、实验、实践的摸索及标准的理解,提出平板玻璃行业早已意识到硅质原料粒在玻璃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也制定了控制方法和标准,但在具体执行和落实上差异很大,一些传统做法和标准要求衔接不一致,造成粒度控制不理想,不能确保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有些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能适应平板玻璃行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例如粒度检测标准的完善,玻璃行业使用的金属丝编织网结构尺寸标准,网孔和日数的对照统一等。玻璃生产企业也要努力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硅质原料粒度要求的质量控制,认真学习有关标准,提高贯标意识,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及时更新观念,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原料粒度的检测和控制水平,从而使硅质原料粒度质量满足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的需要,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玻璃质量的整体水平创造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蒋洪方 《中国玻璃》2001,26(5):21-27
本文主要从分析玻璃硅质原料中的Fe2O3含量对生产优质浮法玻璃质量的影响出发,对原料的采选、配合料配制及熔制等几个工序进行剖析,提出了对硅质原料中Fe2O3含量的目标控制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玻璃化学强化过程中,KNO3熔盐的活性对离子交换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高品质的光波级KNO3是玻璃强化的现实需要.氯化钾与硝酸铵复分解法生产光波级硝酸钾技术中,氯化钾质量对生产工艺及硝酸钾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实验室研究与生产实践,从氯化钾的无机盐杂质含量、有机杂质、晶态以及粒度大小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氯化钾质量对复分解法生产光波级硝酸钾工艺及产品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光波级硝酸钾品质的可行性方法.可为合理选择原料氯化钾应用于光波级硝酸钾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进一步提升硝酸钾品质及离子交换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影响玻璃窑炉熔化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技术水平与管理现状、玻璃化学组成(配方)的易熔性、原料的颗粒度和原料级配、配合料的均匀度、碎玻璃的比例、玻璃的颜色、窑炉的鼓泡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工艺制度对粉煤灰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峰 《粉煤灰》2003,15(6):11-13
以废玻璃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发泡剂、助熔剂、稳定剂制备出了粉煤灰泡沫玻璃。通过改变玻璃颗粒、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等工艺因素,研究了泡沫玻璃的性能与工艺制度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泡沫玻璃质量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