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陈茂庆 《石油机械》1997,25(11):40-42
试验分析表明,油料输送泵在输送油料时,会产生静电并会逐渐积聚起来,但不可能达到放电能量,也不具备燃烧与爆炸的条件,所以采用昂贵的铸造锡青铜叶轮以避免撞击火花已无必要。为此,对油料输送泵叶轮材料进行了研究,采用高强度锌铝合金ZnAI27替代铸造锡青铜。经试验与使用,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而高强度锌铝合金的成本仅为铸造锡青铜的30%左右。若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油品静电的产生和积聚,静电放电的类型及条件。通过对静电事故的分析,提出预防静电事故应从减少静电产生、静电荷积聚、足够的火花能量和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着手,完善操作规程,采用防静电的新技术、新装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油库油品静电的产生机理、分类、积聚与放电的条件及影响,分析了预防油库静电的重要性和清除静电放电条件中任一项的预防思路,从油库工艺和管理控制两方面说明了预防措施:控制装备流速、改进装油方式、做好静电接地与跨接、油罐内壁使用导静电涂料、在管道口安装静电消除器;避免不同物品相混、加强通风、做好油品静置、增加空气湿度、在油品中添加微量抗静电剂以及做好人体防静电等,尽量将静电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论油库静电的危害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油库的特点叙述了静电的产生、消散泄漏与积聚,静电的放电和引燃条件。以及静电事故的预防。指出在静电放电的三种类型(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和刷形放电)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火花放电。预防石油库静电事故的发生要从静电的产生和消散泄漏入手,控制输送油品的流速。避免喷溅式装油,做好金属油罐、管路、装油罐车等静电接地和防雷电接地,在爆炸危险场所应设人体排静电装置。  相似文献   

5.
石油产品在其储运工艺流程及工艺环境中,当形成油气爆炸极限及产生静电放电时,极易发生石油静电灾害。本文通过对石油产品在储运工艺流程各主要环节中静电产生的过程分析,阐述了石油产品在输油工艺、装油工艺、储油工艺、油品运输等储运工艺过程中,防止石油静电产生、积聚和放电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对石油产品在储运工艺环境中静电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分析,提出了在储运工艺环境中,控制静电灾害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车辆加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静电危险因素和静电放电的危险,开展了试验研究。首试验在建立的一套接近大型车辆加油现状的模拟试验系统中进行,对油品电荷量、油箱静电电位、孤立导体静电电位等参数进行检测,其中使用带有塑料框架的金属防盗网作为孤立导体。从试验数据对比和试验结果来看,当大型车辆油箱管线存在孤立导体时,油箱与地绝缘情况下,孤立导体与油箱间的静电电位可能达到5.8k V,有极大概率引发静电放电,引发静电事故。为此提出了避免静电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油料流动会产生静电,静电超过一定极限将直接影响油库安全。目前,用油单位从油库提取油料时大多数使用油罐车,为了及时消除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常使用专用接地线。目前,大多数油库使用接地夹将油罐车与大地连为一体以防静电积聚。1998年曾用万用表抽查了1000多辆油罐车的接地电阻,从中发现80%的接地电阻为无穷大,20%的接地电阻小于100Ω。造成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接地夹与  相似文献   

8.
致密砂岩和页岩油气藏因其岩性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等特点给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针对低渗油气资源,液相高压脉冲放电致裂岩石技术是提高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总结液相高压脉冲放电致裂岩石技术的实验装置研发、影响因素和岩石裂缝规律,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液相介质电导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脉冲放电冲击波强度;放电电压越高、放电能量越大,致裂岩石效果越好;岩石裂缝的起裂主要受张剪性应力影响,裂缝扩展存在对称性,有转向、分叉和波形特征。该文可为液相高压脉冲放电致裂岩石技术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对非常规油气藏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油品灌装过程中,由于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摩擦、静电,随着油压不断升高,最终出现了静电放电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爆炸事故。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防静电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性以及防止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提出对控制室的静电防护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静电放电的特点;人体为控制室内最主要的静电放电源头,人体的静电模型(HBM)是IEC标准中控制系统静电抗扰度的测试模型;控制静电源和及时消除防静电工作区内产生的静电荷,是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泄漏是静电防护的首选方式,为了控制静电的泄漏速度,必须要软接地;防静电的等电位体的实施主要依赖于防静电地面的设计;如何计算静电防护工作区(EPA)的静电泄漏电阻和带电体的静电衰减时间。提出制定控制室静电防护工作区的设计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浮顶储罐雷击事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于浮盘与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装置内的高浓度油气混合物和导静电片与罐壁之间的放电间隙是构成浮顶储罐雷击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了浮顶储罐雷击事故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影响因子隶属度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风险评价矩阵,评价浮顶储罐的雷击安全等级。对某10万m~3外浮顶储罐雷击安全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给出了预防雷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引起聚烯烃颗粒料仓爆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料仓爆炸是因静电火花放电,引燃了含可燃气的聚乙烯粉尘而引起的。采用离子风粉体静电消除器对进入料仓的物料进行静电消除处理,减少颗粒物料中可燃气的浓度,消除静电放电中突出物的放电,并增加监测手段与救火防火措施这几种方法,使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静电的积聚和放电两方面分析了加油站静电灾害产生的原理,综述了形成静电灾害的条件和原因,提出了加油站静电灾害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油库是储存油料的基地,油料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客观正确地评价油库安全状况的前提是准确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油库安全的各主要因素的权重,从结果可以看出员工的身体状况和业务素质是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油库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同时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从而确保油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油库中,油罐是储存散装油料的主要容器,也是油库的主要储油手段。由于用火不慎、违章操作、静电火花、雷击及自燃等因素易导致油罐泄漏,从而造成燃烧爆炸事故。原油化学成分复杂,燃烧速度比轻质油慢,火焰呈现时高、时低的现象。对于泄漏事故,首要任务就是切断泄漏油料的来源。对已经形成的大面积地面流淌性火灾,采取围堵防流、分片消灭的灭火方法;在流淌火扑灭之后应继续使用泡沫覆盖流淌原油的整个油面,防止发生复燃或再次爆燃。经过实践的验证,沙土覆盖法在油品类火灾的扑救和预防泄漏原油燃烧爆炸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油站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着火源管理与控制、设备和生产工艺安全、静电接地、外来因素以及职工消防知识培训,防火管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加油站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储罐中油面上的最大电位和储罐内静电放电有很大的关联,因此研究该电位的变化规律对安全加油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加油过程中储油罐内电荷密度的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罐内已有油量、油品电导率、装油速度和储罐形状等因素对电荷密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因素和油面最大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储罐中油面上的最大电位和储罐内静电放电有很大的关联,因此研究该电位的变化规律对安全加油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加油过程中储油罐内电荷密度的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罐内已有油量、油品电导率、装油速度和储罐形状等因素对电荷密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因素和油面最大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油库工作人员人体带电易发生静电放电,普通化纤伞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物体摩擦易产生静电。人体以及伞体静电放电一旦发生在油库危险场所,有可能酿成火灾或发生爆炸事故。为此,成都万图石油储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根据现代人体工学及安全工学,研制开发出WS98型防静电油库用伞。此项产品技术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防静电伞由防静电伞布、抗静电塑料伞把、伞体导静电装置(由导静电环、导线、伞杆、伞尖锥形接地极  相似文献   

20.
电火花震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的技术改造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火花震源是VSP施工中的一种震源,但由于电火花震源的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同轴放电电缆易损坏、故障率高,放电电极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使得电火花震源安全隐患大、效率低、重复性较差;子波不是十分稳定,激发频带不稳定,且劳动强度较大。文章通过分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变同轴放电电缆为单芯放电电缆和研制新型放电电极,有效地解决了电火花震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