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车祸等高能量损伤,由于股骨颈骨折漏诊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故此类骨折愈加引起重视。这类骨折治疗上有各种内固定方法,但均未得到共识。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间收集的6例患者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Hangman骨折是发生在第二颈椎即枢椎椎弓部的骨折,亦称悬吊骨折或绞刑骨折。由于骨折发生在高位颈椎,故此病人在瞬间即可因高位颈髓损伤而死亡,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少见。我院自1975年至1995年共收治颈椎骨折病人143例,仅1例为  相似文献   

3.
颜冰冰 《华夏医学》2012,25(5):749-751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端以远部位的骨折,发生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中老年人,可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在1814年Colles首先描述了桡骨远端骨折,远折端向背侧移位,故其名字被称为Colles骨折。1847年,Smith描写桡骨下端横行骨折,其远折端向掌侧移  相似文献   

4.
西立峰 《海南医学》2006,17(11):120-120
pilon骨折是指波及负重关节面的胫骨远端1/3骨折,常合并腓骨骨折,此类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往往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临床处理十分棘手,预后不佳.作者1999-2005年共手术治疗pilon骨折2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扳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该症患者9例。结果: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2个月,平均4年6个月。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股骨颈骨折8例愈合,1例末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少见、伤情复杂。应用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利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0例。结果根据术后1至5年,平均3.15年。发现其中8例愈合良好,1例不愈合骨坏死,还有1例愈合畸形。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相对较少,漏诊较高。因此医师和患者都应该注意,在治疗时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位置和股骨颈骨折的位移程度来确定内固定的方式,并定期检查愈合程度。  相似文献   

7.
万云虹  谢晟 《当代医学》2014,(29):31-32
目的探讨骨折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骨折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曾发生骨质疏松症病史将其分为初次骨折组(n=63)和再骨折组(n=35),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影响骨质疏松患者再骨折的原因包括高龄、女性、曾发生椎体骨折、BMD-T值〈-3.5以及CCI级别低者。对初次骨折患者随访2年,初次骨折组有4例(6.15%)发生再骨折。结论高龄、女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是骨质疏松症再次骨折的高危人群,临床应对这部分患者加强预防措施从而预防骨质疏松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3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4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3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合并股骨髁上骨折,采用LISS-DF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2例采用钢板固定2~3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4.6%。1例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股骨头置换术,其余1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9年本院收治同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干骨折患者15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加长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干锁定钢板(LCP)固定同时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3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相对较少,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胫腓骨骨折、腰椎骨折、肱骨骨折、锁骨骨折、尺桡骨骨折等患者260例,手术者约占89.87%。  相似文献   

11.
祁志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39-13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1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结果术后随访0.5-8年,平均5.0年,所有病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4周。结论股骨干骨折损伤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的治疗方式,降低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和手术复位晚导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法治疗指骨骨折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吴守成  沈向前  叶坡 《浙江医学》2007,29(11):1193-1194
手外伤中,手指骨折占很大比例。根据骨折部位分为近节、中节及末节骨折,骨折类型又分为横形、斜形、螺旋形骨折。以往都采用克氏针固定,但后期常导致手部功能欠佳。我科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对15例手指近、中节的骨折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髋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 对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13例合并同侧髋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髋部损伤类型、早期诊断情况、治疗方法选择等。结果 7例股骨干骨折发生在中1/3,所有股骨颈骨折均发生在基底部,而粗隆部骨折类型无明显规律。11例股骨干骨折和9例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0~25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发现有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结论 高能量所致股骨干骨折患者应常规拍摄高质量骨盆前后位X线片。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损伤是一种较理想方法,能同时稳定股骨干和髋部骨折,且较少破坏骨折部位血运,有利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胫腓骨折是骨科临床中较常见的骨折之一 ,治疗方法很多 ,我院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克氏针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 5 2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35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39.6岁。骨折部位 :胫骨上端骨折 11例 ,中段骨折 2 6例 ,下端骨折 15例 ;单纯胫骨折 2 9例 ,双骨折 2 3例。骨折类型 :横型骨折 14例 ,短斜行骨折 2 1例 ,螺旋形骨折 13例 ,粉碎性骨折 4例。闭合骨折 4 5例 ,开放骨折 7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单侧腰麻 ,成功后取平卧位 ,在X线透视下行手法复位 ,以胫骨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前臂尺、桡骨骨折内固定以后,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时,去掉内固定不久在原骨折位置发生再骨折7例。本文对前臂去掉内固定后再骨折发生的机制和预防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贤芳  肖庆华 《中外医疗》2011,30(12):21-21
目的探讨小切口直视治疗关节内骨折结合经皮治疗其他骨折部位的MIPPO技术及双钢板法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月,采用该方法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26例,V型10例,VI型16例,术后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6例获得6—24个月随访,术后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连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小切口直视治疗关节内骨折结合经皮治疗其他骨折部位的MIPPO技术及双钢板法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效的支撑固定,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肩胛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37例。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20-60岁,平均38.7岁。肩胛体骨折12例,肩胛颈骨折9例,关节盂骨折5例,肩峰骨折3例,喙突骨折1例,肩胛冈骨折1例,复合型骨折6例。结果 37例均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9月(2-69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8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病例。采用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2%。结论对肩胛骨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坠落伤不断增多,高能量损伤的Pilon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特别是Ruedi—AugoweⅢ型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我们2005年8月-2009年2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Ⅲ型Pilon骨折2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海南医学》2007,18(7):116-116,34
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上168例胫腓骨骨折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 结果 168例全部获得随访1年,所有病例骨折完全,功能恢复效果好. 结论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 ~2010年 16例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12个月内愈合,3例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1年后复查出现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行二期切开植骨手术,术后2年随访骨折愈合.1例应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者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股骨头置换术.结论 采用合理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