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多用户信息共享机制备受关注,然而当用户将个人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与不同用户共享时,未经授权的用户和不可信的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会窥探这些隐私数据,对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多用户共享机制还存在访问控制不灵活、用户撤销和动态管理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属性基加密与广播加密技术提出一种动态广播加密机制。该方案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利用不经意传输协议,实现了接收者的匿名,保护了用户隐私。此外,该方案还支持新用户随时动态加入系统,且不影响原用户在系统中的解密能力,并实现了用户撤销和快速解密。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较已有方案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联社交网用户交友匹配时隐私泄露的问题,利用无可信第三方服务器的安全协议匹配方法,提出一种交友匹配的隐私保护方案。通过将不经意传输协议、simple和cuckoo哈希算法以及Feistel密码结构相结合,设计一种隐私集合交集协议,保证车联社交网用户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防止车联网用户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3.
传统区块链交易中,隐私保护都是在匿名机制下加密用户的敏感信息,引入公正的第三方对交易明文信息进行验证,然而一旦第三方受到攻击,用户的交易信息便会被泄露,且在理性状态下不存在真正公正的第三方.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区块链交易中存在的隐私问题,针对交易者非匿名状态下的交易金额保密验证问题,采用PVC数字承诺协议,将交易金额隐藏在承诺中,并构造公开可验证的零知识证明方案,使验证者能在不获取交易敏感信息的情况下对交易的合法性进行保密验证.同时,利用椭圆曲线同态加密特性加密金额,进而解决交易者密文账本的更新问题.对所提出的隐私保护方案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具有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安全性强、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认证密钥协议对于在公共网络上安全通信至关重要,它使通信方能够在恶意攻击者当前安全地设置共享会话密钥.基于证书的密码学(CBC)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的证书撤销问题、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和无证书密码体制中安全信道建立困难问题.现有的基于证书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大多都采用了昂贵的双线性配对,不适合计算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本文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的基于证书的AKA协议,该协议用假名技术实现用户身份匿名.该协议提供了前向保密,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安全性分析.与以往基于证书的AKA协议相比,该协议在计算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等优点, 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前沿技术, 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用户可利用区块链发布匿名交易, 有效隐藏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 但双方交易完成后传输交易相关数据可能破坏匿名性。这是因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 为了保证双方通信安全, 往往使用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认证双方身份, 计算会话密钥建立安全信道。由于传统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涉及双方的长期公私钥对信息, 所以将泄露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虽然区块链匿名密钥交换可基于交易双方的历史链上交易完成密钥交换, 有效保障交易双方的匿名性, 但现有区块链匿名密钥交换协议主要基于国外密码算法设计, 难以适用于国产区块链平台, 不符合我国密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为丰富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在区块链匿名密钥交换方面的研究, 满足区块链交易后双方匿名安全通信的需求, 本文以 SM2 数字签名算法和区块链为基础, 构造非交互式和交互式两种区块链匿名密钥交换协议。并在 CK 安全模型中证明非交互式的协议满足会话密钥安全, 交互式的协议满足有前向安全性的会话密钥安全。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编程实现结果表明, 本文协议在没有比现有协议消耗更多的计算开销与通信代价的前提下, 可适用于国产化区块链平台。  相似文献   

6.
针对XML签名规范在解决业务链的多方通信过程中XML敏感数据安全问题的不足,提出基于XML的多方数据通信安全模型,能够实现发送方加密和整体签名,接收方解密和局部验证的功能,设计了XML整体签名的结构与处理规则,实现了多方数据通信系统,用于保证XML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7.
辫群上的不经意传输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给基于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问题的密码协议带来严重威胁。为了研究抵抗量子分析的密码协议,基于非交换的辫群提出了一个2取1不经意传输协议,并将其扩展为N取1不经意传输协议。在共轭搜索问题和多重共轭搜索问题难解的前提下协议能同时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隐私性。  相似文献   

8.
李树全  李锐  朱大勇  熊超  刘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8):2437-2441,2445
提出了一种采用用户网格和两级缓存技术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法采用基于第三方可信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在用户提交服务查询请求时,将用户的真实位置以正方形网格区域代替并发送给匿名服务器;在匿名服务器中,将地理空间以最小匿名区域为大小的固定网格划分以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使用四叉树存储固定网格区域,加快k-匿名区域的生成速度;在移动终端和第三方可信服务器中同时引入缓存机制,减少用户与第三方可信服务器以及位置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交互次数,有效提高了查询响应速度与用户隐私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中的用户身份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用户、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采用属性基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式,使用属性证书、数字签名和门限机制,实现了用户的付费访问、细粒度访问控制和匿名访问,并保证了数据传输机密性和查询命令完整性。协议分析和协议比较表明,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较小,方便实现用户和传感器节点动态加入,能更好地适应付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面向隐私保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细粒度访问控制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中的用户身份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用户、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采用属性基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式,使用属性证书、数字签名和门限机制,实现了用户的付费访问、细粒度访问控制和匿名访问,并保证了数据传输机密性和查询命令完整性。协议分析和协议比较表明,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较小,方便实现用户和传感器节点动态加入,能更好地适应付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络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使得用户在网络应用中要不断的进行身份认证来保证自身数据的安全。然而重复进行身份认证过程繁琐,同时也存在数据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了统一身份的认证系统。本文主要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进行介绍,并对kerboeros网络认证协议的认证过程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赵川  蒋瀚  魏晓超  徐秋亮 《软件学报》2017,28(2):352-360
不经意传输作为现代密码学的一个基本工具,在安全协议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功能性更强的不经意传输变种被提出,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提出一个新的不经意传输变种,称为cut-and-choose双向不经意传输;基于同态加密给出该原语的一轮高效协议构造,且在半诚实模型下形式化证明该协议的安全性.将cut-and-choose双向不经意传输运用到基于cut-and-choose技术的安全协议(尤其是安全两方计算)中,可以更具模块化地描述协议高层框架,降低协议交互轮数.此外,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底层基本工具,该原语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搜索加密技术在不解密的情况下搜索加密数据.针对现有的可搜索加密技术没有考虑数据用户细粒度搜索权限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因云存储的集中化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区块链上基于云辅助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该方案利用可搜索加密技术实现加密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安全搜索,利用基于属性的加密技术实现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确保关键字密文的安全.在该方案中属性基加密技术用来加密关键字,区块链上存储关键字密文,云服务器上存储关键字密文和数据密文.基于困难问题假设,证明该方案能够保证关键字密文和陷门的安全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密钥生成阶段、陷门生成阶段、关键字搜索阶段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安全多方乘积计算是一类特殊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用于共享多个参与方进行乘积计算的结果。针对现有安全多方乘积协议频繁调用安全两方乘积协议造成的通信代价高,数据量大的问题,在半诚实模型下,利用同态加密技术,提出了适用于复杂网络环境的串行安全多方乘积协议和理想通信环境下的并行安全多方乘积协议,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协议的正确性与安全性。通过已有协议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提出的两个协议在通信代价和执行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通信,三方密钥交换协议得到广泛关注。结合对称加密算法、异或运算,将口令与身份进行简单复合,提出了一种三方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具有前向安全性,并能抵抗在线字典攻击、假冒攻击等。  相似文献   

16.
P2P匿名通信系统带来了良好的可扩展性,然而要兼顾匿名和效率仍然是个难题。匿名技术在使用户获得良好匿名性能的同时,往往增加了通信延时及成员负载,牺牲了效率。在分析现有匿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控路长的P2P匿名通信协议LCPACP(Length Controllable Protocol for P2P Anonymous Communication)。LCPACP采用嵌套加密来保证强匿名性,利用转发概率递减的策略来有效控制重路由路径长度,以取得高效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协议能显著缩短路长,保证良好的传输性能,同时能提供良好的匿名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的计算机安全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威胁,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应用先进的技术来保证计算机安全,为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更高的保障。本文将针对计算机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无信息泄漏的比较协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秦静  张振峰  冯登国  李宝 《软件学报》2004,15(3):421-427
关于安全多方计算的研究是目前国际密码学界的研究热点.如果能够安全地计算任何函数,就掌握了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实际上任何一个密码协议都可以化归一个特殊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特殊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又是当前人们致力研究的课题.基于φ-隐藏假设以及同态公钥加密体制的语义安全性假设,给出了一个特殊的安全双方计算协议--无信息泄漏的比较相等协议.该协议具有公平性:一方知道最后结果的等价条件为另一方也知道这个结果;安全性:除了最后结果以外,不泄露有关双方输入的任何信息;有效性:借助于茫然第三方协助完成计算任务,使协议简单有效,但这个第三方不知道最后结果及参与方的秘密,也不能与参与方串谋作弊;并对协议的正确性与安全性进行了理论证明.该协议在网上投标(拍卖)、网上商业谈判、电子选举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两方向量优势统计是一类特殊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用于统计两方在不泄露各自私有向量信息的前提下,满足大于关系的分量数目。但现有的安全两方向量优势统计协议都依赖于茫然第三方,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较低。为此,在半诚实模型下,利用同态加密算法和向量叉积协议,提出一个无需茫然第三方支持的两方向量优势统计协议。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无需茫然第三方即可提高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的通信轮数为2,通信代价较低。在此基础上,将该协议应用于安全两方向量分量和的排序,也能显著提高排序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