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20t/h煤粉锅炉的煤粉仓改造及将一层常规煤粉燃烧器改为浓稀相燃烧器,使燃烧稳定,适于低负荷运行,达到节油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庆石化总厂热电厂,在410t/h固态排渣煤粉炉上,采用了与浙江大学燃料利用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大量程度负荷浓稀相燃烧器,节约了低负荷稳燃用油,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1锅炉下层四角直流燃烧器改为大量程变负荷浓稀相燃烧器为了适应电网调峰的需要和节约锅炉用油及降低飞灰含碳量,1996年10月山东黄岛发电厂与浙江大学采用了浙江大学燃料利用研究所“大量程变负荷浓稀相煤粉燃烧装置”专利技术对2号炉的部分燃烧器进行改造,并于...  相似文献   

4.
双稳可调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在410t/h锅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作丹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煤粉炉是410t/h四角喷燃高压煤粉锅炉。1999年5月应用双稳可调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对中、下层燃烧器进行改造,改造后运行情况良好,低负荷锅炉效率从89.92%提高到91.15%;在40%-50%负荷下不投助燃油能稳定燃烧;煤种适应性较广泛,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E-420-13.7-560KT锅炉低负荷燃烧器及小油枪点火技术改造情况,通过对运行情况的分析,认为对置翼型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及小油枪点火技术的改造有利于煤粉锅炉的启动、停止以及低负荷下的稳燃,可达到节油的目的,值得在同类型锅炉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660 MW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直流煤粉锅炉在30%负荷下无法长时间稳定燃烧的问题,选取多种富氧配风方式对其进行低负荷下富氧燃烧改造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该电厂30%负荷下空气工况及改造后3种富氧配风工况下炉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氧浓度场等各项模拟参数。结果表明:在30%负荷下,通过开启不同层一、二次风喷口及在中间层通入富氧二次风的配风方式,使得煤粉燃烧特性得到明显改善,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增加,燃烧器浓、淡侧煤粉气流都能及时地着火燃烧,主燃烧器区温度维持在1 750 K以上,较初始工况提高了近200K,为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提供了有利条件,工况三是该墙式切圆锅炉低负荷下较为理想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7.
煤粉锅炉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150t/h煤粉动力锅炉存在的高温腐蚀、结焦、热效率低及无油助燃低负荷稳燃能力差等问题,利用膜法富氧技术,首次开发了局部富氧助燃技术,设计了膜法富氧局部助燃系统,进行了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应用于煤粉锅炉的工业试验。实践证明,大渣及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锅炉热效率提高了2.5%以上;降低了NOx排放浓度,在120~150t/h负荷下为627~768mg/m3;提高了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可以在50%额定负荷下断油稳燃;有效解决了炉膛结渣和高温腐蚀等问题,为煤粉锅炉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技术特点和煤粉细度调整优化试验。该型磨煤机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响应负荷变化速度快、调节范围宽、对煤种适应性强、系统布置紧凑。但在某电厂的运行中发现,煤粉细度偏粗,导致煤粉燃烧不充分,锅炉的效率低。通过对磨煤机的试验调整,降低了煤粉细度,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9.
CFBC锅炉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澈  姜秀民 《热能动力工程》1995,10(3):158-161,185
本文论述了由CFBC锅炉炉膛下部密相区内循环燃烧技术与炉膛上部稀相区空间循环燃烧技术所构成的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的原理与结构。应用本技术所设计完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磨损轻、动力消耗低、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负荷调节范围广、煤种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想炉型。长期的运行实践证明,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是适用于矮小燃烧空间的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阶段电站煤粉锅炉在低负荷(40%额定负荷以下)及超低负荷(20%~30%额定负荷)下出现的燃烧稳定性变差、水动力安全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升高和机组经济性下降等运行技术问题和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精细化燃烧调整等相应措施后锅炉可实现超低负荷稳燃;直流锅炉在30%额定负荷以上运行时水动力较安全,随着负荷的降低,汽包锅炉水动力安全性升高,运行经济性指标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应着重关注NO_x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1.
易海清 《节能》2002,(12):26-28
针对 35t h煤粉锅炉燃烧低挥发分无烟煤时 ,燃烧不稳定、锅炉热效率低、不能在额定负荷下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问题 ,通过分析 ,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综合技术改造 ,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郭广领 《锅炉技术》2004,35(1):57-60
通过对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煤粉炉三次风带粉量大对锅炉低负荷燃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安全性和经济性 2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锅炉在低负荷阶段制粉系统合理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热电厂2号锅炉旋流燃烧器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秦皇岛热电厂2号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在旋流燃烧器一次风出口加装齿形煤粉增浓器,可以实现浓淡分离燃烧,提高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和效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应用于旋流燃烧器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热电厂670吨_时锅炉旋流燃烧器改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秦皇岛热电厂2号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在旋流燃烧器一次风出口加装齿形煤粉增浓器,可以实现浓淡分离燃烧,提高锅炉的低负荷稳燃烧性能和效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并应用于旋流燃烧器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装置,重点说明了它的稳燃原理及其在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的工业试验,对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器的风量,煤粉量的调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应用于国产670t/h褐煤锅炉中,能在运行中对空气和煤粉分配进行调节,实现了风粉分配由不可控制到有效控制,使锅炉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由原来70%降低到45%。达到了大幅度降负荷运行的目的,并且由于燃料在炉内燃烧被分为过浓燃烧和过淡燃烧两部分,使NOx排放量低于469mg/m^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了1.958%。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和低负荷运行的能力。图9表3参2  相似文献   

16.
无烟煤锅炉NOx的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烟煤锅炉NOx的排放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煤粉浓度、一次风速、炉膛配风方式、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及锅炉负荷等与NOx排放的关系,同时对热力型NOx的生成和飞灰中的含氮量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已运行的无烟煤锅炉实现低NOx优化运行方式。图8表3参8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一次风气流中煤粉浓度较低、燃烧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组合式一次风管的设计。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和污染物排放模型,对某660 MW锅炉分别进行改造前后40%THA工况(THA表示额定工况)和30%THA工况的燃烧模拟和NO_x摩尔分数模拟。对比分析了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对锅炉空气动力场、着火稳燃情况和NOx摩尔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时,只要燃烧器喷口改造合理,对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较小;炉膛整体温度提高,特别是燃烧器区域,着火燃烧稳定性提高;大大降低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炉膛出口NO_x摩尔分数,提高了锅炉低负荷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白马600 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我国第一台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也是世界上在役运行最大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分析了该锅炉炉内温度分布、主蒸汽参数以及污染物排放随负荷的变化。研究发现,炉内温度沿高度方向分布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且密相区温度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稀相区温度随负荷的增大而升高。在锅炉的滑压运行范围内,锅炉的主蒸汽温度稳定在570℃左右,而主蒸汽压力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当负荷低于495 MPa时,锅炉处于亚临界状态运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随负荷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SO_2的排放浓度随负荷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NO_x的排放浓度随负荷的增大有轻微地增大,而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随负荷的增大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瑞明电厂#1炉采用小油量气泡雾化燃烧直接点燃煤粉启动锅炉技术,并通过在锅炉启、停和低负荷稳燃中的实际应用,着重讨论瑞明电厂#1炉小油枪改造后的运行优化调整,提供节油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成庆刚  王晓东 《广西节能》2000,(3):14-16,18
YG65/3.82-M1。型锅炉热效率低,低负荷稳燃能力差。采用SIT-Ⅲ型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造后,锅炉启动速度快,锅炉热效率提高4.612%~5.276%,煤粉粒子燃尽率提高3.270%~3.919%,燃烧器着火燃烧稳定性好。煤种适应性强,最低稳燃负荷为5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