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古典诗词的简单鉴赏题,来检测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及中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鉴赏。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邓文 《中学文科》2009,(4):103-104
古典诗词是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因为如果能够鉴赏的话,古典诗词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首首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诗歌,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他们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则是与现代生活距离遥远的枯燥文字,学生也会觉得难学、难懂、难记。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审美艺术,对鉴赏的顺利展开与不断深入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鉴于此,近几年来对于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可以讲是方兴未艾。但是,对于古典诗词的教法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平读、乏味的诠释与条分缕析,仍然是当今古典诗词教学的普遍方式。这种教法,把一首完美和谐的诗词分析得七零八碎,直接破坏了作品原有的艺术魅力,也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弱德之美"是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在其多年的诗词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的。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但是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将用"弱德之美"这一理论来指导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能体味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当前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悦读"理念,立足课堂,引领学生品味诗歌语言,体悟诗词优美的情境,进行诗化的积累,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中国古典诗词题材众多,意蕴丰富,脍炙人口.教学时,运用多维鉴赏策略,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事半功倍地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探究、鉴赏古典诗词之丰富内蕴、幽深意境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长河中沐浴先哲智慧与品格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些简单的古典诗词鉴赏题,来检测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及中考复习时加强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总而概之,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做鉴赏。做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并兼顾去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由此可见,鉴赏古典诗词一般从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则是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做恰当确切的语言表述也就是赏析,第二方面则是要赏析它的表现手法。本文尝试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的技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精练、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千百年来为人们传唱不衰。古典诗词贯穿于整个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每个学期,数目超过100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基于古典诗词文学功能和审美特点,兼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大小考试不轻的分量,众多一线老师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上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体现在考试上,涉及该部分的内容学生得分率非常之低,古典诗词阅读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首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些简单的古典诗词鉴赏题,来检测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及中考复习时加强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总而概之,任何一首古典诗词,都可以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做鉴赏。做到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并兼顾去赏析一首古典诗词才算是对它全面的学习和把握。由此可见,鉴赏古典诗词一般从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则是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做恰当确切的语言表述也就是赏析,第二方面则是要赏析它的表现手法。本文尝试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的技巧方面展开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当时都达到了颠峰,即使到了科技与明相对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读之吟之,诵之歌之,依然口舌生津,回味无穷:另外古典诗词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熟读了将会终身不忘,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笔在多年的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把握吟育、激情、引导三个环节,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亚川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91-91,94
高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除了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外,随着近年来新观念、新方法的引入,古典诗词的课堂应该是路径颇多境界翻新。一首作品可以从文艺心理学入手讲解,也可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鉴赏;可以用原型批评,也可用审美“格式塔”。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方法而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也能经常品尝鉴赏的新鲜滋味。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窃以为还缺少一条路径——从创作入手深化鉴赏。提高古典诗词的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与鉴赏活动中的"点化"技巧,是指学生在探究古典诗词文本时苦苦思索但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而非常希望得到教师指点迷津的"愤悱之境"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恰到好处的方法指导或思路点拨等,使学生顿生豁然开朗之感,并进入一个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崭新境界。换言之,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点化"技巧,就是学生在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的领会、顿悟和内化  相似文献   

13.
趣从诗中来     
古典诗词的学习已成为初中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却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致缺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作者认为只有引导学生挖掘诗词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词,欣赏他们的魅力,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苏义孔 《广西教育》2011,(23):41-42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现行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课本总共编录了四十多首古典诗词,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笔者谈一些教学体会,以一孔之见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感情朗诵,体味诗韵之美黑格尔曾说:"诗词中必定包含音节或者韵,因为章节与韵是诗原始的唯一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它比华丽的词藻更为重要。"因此诗歌的音乐特征较为突出,诗词的节奏主要是为了迎合舞蹈与吟唱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与人的生理节奏以及生活、自然节奏相统一。人情感的不断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弛度都决定了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美主要在于音律之美,学生在朗诵时可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16.
寻找诗趣     
古典诗词的学习已成为初中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却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致欠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只有引导学生挖掘诗词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词,欣赏他们的魅力,学生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仅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品味古典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典诗词营养,探索古典诗词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视它的美学价值,进行审美教学,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的绝美之境,只有真正走进了那个境界,才能得到深刻的领悟。在我看来,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指的是古典诗词,更是指其中的精华和灵魂,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把握的部分。近当代的诗词由于使用了白话文,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太高,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教学成为老师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中学阶段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自有其现实意义。借助古典诗词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应当遵循古典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从文学背景、字词疏通、语句理解到全篇赏析,贯穿始终。这样的诗词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古典诗词主要的美学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懂得美是什么,培养学生广泛的审美趣味,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中职语文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文化基础较弱,语文总课程时间偏少,所以诗词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笔者认为,针对这一教学难题,可以尝试从"诗词教学生活化"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对于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